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平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首先,第二、三章考察《庄子》作为一个哲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其中第二章集中了解各译本对道家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把握,对道家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著作的总体认识。第三章对《庄子》某些基本哲学概念的英译进行查考,了解不同译名的选择理由及产生的影响。其次,在第四章中,考察《庄子》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了解译本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介和翻译,这一章中还将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与《庄子》有关的内容作为《庄子》译介的一种形式加以讨论,并试图以王尔德对《庄子》的接受为例,了解英语作家对《庄子》的理解和接受。最后,在第五章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译者笔下的三个比较有特点的译本的全面考察,试图发现各个译本的特点与译者的时代、身份、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联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籍英译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节 国内古籍英译研究综述 第三节 《庄子》英译本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书的目标和方法第二章 《庄子》作为哲学著作的译介 第一节 译本对道家产生的时代和哲学背景的分析 第二节 译本对老、庄及其著作、思想的评介 第三节 译本对《庄子》编订与文本结构的认识第三章 《庄子》基本哲学术语的翻译 第一节 “道”的翻译 第二节 “天”的翻译 第三节 “气”的翻译第四章 《庄子》作为文学著作的译介 第一节 译本对《庄子》文学成就的评介 第二节 译本对《庄子》文学特点的翻译 第三节 《庄子》在英语文学世界第五章 译本:原文本的多种化身 第一节 理雅各英译《庄子》 第二节 冯友兰英译《庄子》 第三节 葛瑞汉英译《庄子》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古籍英译研究的新视角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了“文化转向”的趋势。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关注“如何译得对”、“如何译得好”等传统问题,而开始重视一种“描述性”方法:即关心哪些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翻译的成果;考察翻译与各种译本类型之间有何种关系;寻找翻译在特定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内的地位和作用;揭示翻译对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所起的作用。这些新的寻求使人们发现了翻译作为“交流方式”的本质特点,领悟到了翻译远远超出“文本转换”之外的多种意义及可能性。用谢莉·西蒙(Sherry Simon)的话来说:其中贯穿着“文化表现的种种张力”①。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被称为“激动人心”的进展,这一评价并非言过其实——自从“文化转向”发生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大大发展,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今天,“翻译不仅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且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众所注目的地步”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