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史学

出版时间:2008-04-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建民  页数:378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活着。”“不会灭亡的,就是生命。”“凡有气的就是生命。”如果我们从中国历史与中国医学出发,什么才是真正的答案?    本书不仅探索历史上个体的生命观与身体观,同时也思考整体文化生命的不息活力,即钱穆先生所谓“生力”、“生原”者;以生命为核心的历史学期待建立中国人古典医学生命力的真实临在,并且促使史学的生机在芸芸众生之中生活化与内在化。

作者简介

李建民,1980年代始就读台湾大学前后十五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8)、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2002~2003),并执教于台湾清华大学与台北大学。现任职于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李建民的研究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医学”的重建与反思,代表作品有《死生之域》及相关论文五十余篇,逾一百五十万言。曾受邀参与《剑桥中国史》的撰写工作,并主编“养生方剂丛书”,推动中国传统医学史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第二章  艾灸的诞生  一、灸法之谜  二、为什么是艾——它的风俗与药理  三、天火信仰与灸法的起源  四、结语  参考书目第三章  考古发现与任脉学说的再认识  一、从黄谷绘《明堂经脉图》说起——问题意识  二、人体中轴线及其宇宙论的基础  三、任脉与房中——“子午”概念的技术化  四、结语第四章  王莽与王孙庆——记公元一世纪的人体刳剥实验  附录:中国解剖史的回应与展望第五章  汉代“移病”研究  一、两个病人——引言  二、病夫易室  三、移病与问疾  四、结语——病夫治国  参考书目第六章  中国古代“禁方”考论  一、问题意识  二、禁方与师资  三、禁方、秘方与禁术  四、结语  参考书目第七章  马王堆汉墓帛书“禹藏埋胞图”笺证  一、前言  二、释胞衣  三、为何要埋胞?  四、埋胞图的内容与结构  五、结语  附录一:历代妇产科著作书目  附录二:《医心方》埋胞资料辑佚(共三十条)第八章  明堂与阴阳——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阴泰阳”为例  一、问题意识一中国医学的数术风土  二、古穴新探  三、腧穴与数术  四、结语  参考书目第九章  《本草纲目·火部》考释  一、问题  二、李时珍对火的分类  三、火部药试析  四、结语  附录一:《本草纲目》君火、相火史料  附录二:金陵本《本草纲目·火部》卷6书影  参考书目后记——念兹在兹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医学史研究的新视野二先秦的医学知识主要是保留在官府。《汉志·方技略》说得很清楚,“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当时官府的医学活动,在《左传》、《周礼》等书略有反映①。其中,《周礼》疾医有治疗不愈而死亡的记录性档案②。但医学典籍大致是战国以下民间私学的产物。具体表现于长桑君、扁鹊与淳于意师徒的知识传授过程。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概念是“禁方”或“禁方书”。禁有秘密的意思,而且带有咒术的色彩。就医学知识的传授而言,师徒之间并没有亲自传授经验而是传授秘书。长桑君为此观察扁鹊长达十数年,私下与他谈话:“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日:“敬诺。”于是,长桑君将所藏的禁方书给扁鹊,之后便消失不见③。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籍在知识传授过程的核心角色,以及受书仪式中“毋泄”的禁令。以授予“禁方书”的知识传授形态也见于淳于意师徒之间。淳于意习医主要受业于公孙光与阳庆二人。公孙光保存有“古传方”,也就是古代的医学文本。淳于意“受方,化阴阳,及传语法”,大概除了接受公孙光的医方书以外,淳于意还亲炙其口传的经验方术。公孙光告诫淳于意:“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淳于意回答:“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意死不敢妄传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命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李建民先生是台湾新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的医史学者。之前因为研究方向的关系,购阅了先生的《发现古脉》,的确是受益匪浅。这次又购买了这本书,依然是很精彩。与其他医史研究者不同,先生使用了很新的方法,同时也拥有大量的一手资料,而且看得出先生做了很踏实很严谨的前期工作,这也正是我们大陆学者需要学习的地方。
  •   历史学研究的新视野,交叉学科
  •   港台学者做学问的态度还是相当严谨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啊
  •   没有想到,这里有与我的工作领域如此对口的书,当当太强大了!
  •   史学,即生命的历史!
  •   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位,看过他的书以后才知道,学习历史有许多方法,从中医学入手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   是本文集,有点失望!
  •   书名取得太大,是一本论文集而不是从头串讲到尾的历史书。
  •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空洞,伪学术。迈过了严重后悔。
  •   这个学期,恰逢李建民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讲课,有幸聆听其现场讲解,更觉精彩。即使不谙中医理论,都可以放心地读他的书,因为大多是遵循历史学的角度讲解中医,让人从另一个很新鲜的角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在中国的知识世界里,所有的学问都是贯通一气的,并不存在明显的学科之分。如果是认真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应该会有这种感觉。李建民先生之所言,既涉及医学,也涉及宗教,让人看到一个更为全面与真实的中国古代世界。或许这样一个世界也在所谓的现代化社会中继续存在着,只是你我日用而不知。
  •   书里很多内容非常牵强,感觉写的很烂。强烈不推荐
  •   虽然是论文的汇编,但是能体现出李先生的治学水准,李建民与北京黄龙祥、廖育群,都是佼佼者,各自风格不同。推荐个大家,可以很好地拓展思路。
  •   不错,有些收益。服务也好
  •   医学史专家的书,强力推荐
  •   此书拿到手,刚翻了一下,封面就掉了。胶装封面质量太差。
  •   书尚未读完,但已感觉到这是一本好书。 从一些医学材料来探讨中国历史里的一些观念,颇给人以启发。书中对日本学者山田庆儿观点的分析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     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中有一段长达八九分钟的手术场景,一位35岁的高龄产妇在针灸麻醉后接受剖腹产手术。当这一幕在灰蒙蒙的氛围之下以一种近乎沉闷拖沓的叙事节奏缓缓推进,我必须承认,它的确让我看得有一些些发愣,尽管那位接受手术的孕妇说话的时候语调平和,但直到这幕场景结束我还是有点缓不过劲来。乍看起来,安大师关心的似乎是这门古老技艺在其时中国的应用,但细看它的解说词其实很耐人寻味:“这种方法很简单,无需昂贵仪器。它建立的是一种更直接的富有人性的医患关系。谁都能学针灸,能用它,就是在偏远的地区,就是那些赤脚医生也都会针灸,而他们是农业中国的医学脊梁。今天尽管西方科学家持怀疑态度,在中国做的75%的手术,在对病人进行初级麻醉时,用的就是这些细针。它们触及神经,切除痛感,甚至医学方法也想表明它们能依赖古老的教导,用简单的工具来超越障碍……”
      
      这个片段以及它的解说词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我准备为《生命史学》一书写点什么的时候,这个片段以及看到它时的感受不只一次地在我眼前浮现。医与患、中与西、古老的智慧与现实的问题,无论是上述何种组合,乍看之下都是相隔甚远,但是一枚小小银针却可以将它们系到一处,足见针灸乃至其所依托的传统医学之“水”深。由是观之,假如有关中医的讨论仅仅关注于它作为古老“技艺”的一面,则不免会流于表面。就此而言,《生命史学》一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以一种“问题意识”书写中医的历史,更重要的还在于当他在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时引入了一种有关医学史的研究视野。
      
      《生命史学》系医学史学者李建民先生的论文集。他在近年来古典医学史研究中曾提出两个策略:一是重新发掘古典医学的文化分类,例如“脉”“火”“四时”等;二是探讨“正典”与“正典化”的课题,即医学的核心的理论范畴如何建立知识的规范与标准的历史过程。上述两个策略其实均可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之下,即“深入研究不同历史氛围的主导性的思想(或制度)与技术之间所发生的关系”。而《生命史学》一书所收文章则为应用上述策略研究中国医学史提供了范例。
      
      正如作者所呈现的,中国医学是以文本为核心的正典医学。就整部书所收文章的研究来看,中医典籍的作用有三:知识传授;师徒系谱之建立以及学科成员身分之确认;经验诠释,即经典提供了诠释经验的范式与文化分类,而典籍的拥有者则同时也扮演了文本诠释、经验传授的角色。此三者相互交织,并不能截然分开。这样看来,典籍正是中国传统医学形成与传播的载体,其本身之流变正是传统医学史的核心线索。这构成了古典医学的特质之一,也为通过考察典籍的传播来考察中国传统医学史的研究进路提供了可行性。
      
      例如在有关艾灸起源的考察中,正如作者所观察到的,历来追溯起源的学者都忽略了火源的问题。显然,对于关注实际功效多于关心其他的现代人来说,用什么点燃艾草其实并不重要,不过从这一被忽略的角度望去,作者发现,“艾草在古代社会曾作为引取天火唯一的媒介物”,同时,“贯穿历代灸法用火的史料,灸火的火源也是引取天火为上上之选”。如此,艾灸与天火之间颇有一拍即合、唯一之选的意味了,再沿着这一线索一路探下去,则触到了中国传统医学气质的核心地带。艾灸法在今天仍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发挥其效用,而与之相关连的对天火的信仰则在岁月中消失殆尽,甚至少为人知。这种颇有功利意味的取舍,其对错优劣与否之判断并非此书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医学史学者,作者在其研究中所作的是揭开这段不解之缘——“古代的社会习惯(祭祀)、文化符号(阴阳)与技术发明之间,并不只是彼此诠释,而是有着互赖依存的关系”。这一特征一方面决定了中医研究不能隐去其根系及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这也使透过中医考察中国历史成为可能。
      
      这种经由医学史而完成的中国历史考察在汉代“移病”研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汉代政治人物“移病”的案例多达二百余起。不过,比这一数字更为引人注意的是,“传统中国的政治权力与政治行为具有隐匿、封闭性的特征。政治人物有病,隐秘自己的病情毋宁说是正常的,而主动公开、宣称自己的病就非常值得玩味了”。为此,作者选取这一时期的十个“移病”个案加以分析,因此发现尽管以疾病求退、避祸的确是很好的借口,但汉代移病个案则显示出其另一项功能,即以退为进,“以暂时离开权力领域,进而藉由上位者的问疾创造出双方在私领域(如卧塌旁)互动与协商的空间”。由此,在医史中作为主角的医者退至配角地位,而移病者与问疾者——前者之病人身分通过后者之“问疾”活动而得到确认——之间的权力互动则悄然浮出水面。
      
      《生命史学》一书共分九章,除上面提及的几项研究之外,有关王莽时期的人体刳剥实验的考察与分析、对中国古代“禁方”的研究、马王堆汉墓帛书“禹藏埋胞图”笺证等皆选取中国医学史上颇具特色的专题,由问题入手,对相关典籍进行翻查与分析,在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史的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照我的理解,此书所收文章之方法与立场已体现在书名中了:以史学的方法考察中国传统医学,以生命的温度观照历史,是谓“生命史学”;透过对中医的历史考察更可为观察中国历史提供一种不同的角度,即此书副标题所云“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作为一部医学史研究著作,本书所强调的是将中国传统医学置于其原有的文化背景与关系下加以考察,而非依先入为主的“科学”标准所作的预设与求证。二者相较,前者所面对的是活的、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而后者所面对的则是被肢解的所谓中医。这大概也是此书文章归于“生命史学”之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生命史学》李建民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42.00元
      
      2008年11月17日•上海闵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