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陈建华 页数:28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如何“重写”像茅盾那样的”红色经典”作家?如何重写“革命”文学?这在当下思想与文学话语几乎被“全球都市性”主宰时,是有关拯救历史和记忆的重要课题。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回到历史”,将作品细读与跨学科批评相结合,在1920年代末上海烂漫颓废的市风景线上展示小说中一系列“时代女性”的画卷,揭示出茅盾重构“革命”之旅,交织着世界主义与国族想象、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复杂脉络。 此书对于茅盾早期小说从《蚀》到《虹》的研究,着重分析女性形象塑造与进化史观、叙事结构的关系,描述新文学“长篇小说”的形成与展开过程。通过文本细读与复杂历史脉络——革命与都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妇女解放与性别政治、五四与鸳蝴——的浓描细写,给茅盾及其作品作出新的诠释。所谓小说形式的“现代性展开”,即通过对小说叙事诸要素——人物、情节、结构与修辞一的历史化追溯和比较,指出茅盾对“时代女性”塑造的“陌生化”成就。正如他声称的,其小说的读者对象是“小资产阶级”和“城市青年”,而“时代女性”既以都市日常生活的“新女性”为“模特儿”,却召唤革命的“幽灵”,在形象塑造上深受左拉、莫泊桑、王尔德、陀斯妥耶夫斯基等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
作者简介
陈建华生于上海。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发表著作有《十四至十七世纪中国江浙地区社会意识与文学》、《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李欧梵教授访谈录》、《“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帝制末与世纪未》,及文学创作《去年夏天在纽约》、《陈建华诗选》等。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 小说形式的“现代性”预设 研究现状 “长篇小说”的“现代性”预设 文学“正典化”与研究“范式” “文学现代性”与“文学文化”批评第一章 小说形式与“整体性” 从梁启超到五四 心灵与形式:卢卡奇与茅盾 “整体性”语码 “长篇小说”理论与“进化”意识第二章 “革命加恋爱”与女性的公共空间想象 “新女性”公共空间想象 张闻天《旅途》:“十月革命”与新英雄想象 张资平“恋爱小说”:为何仍属“新文学”? 张春帆《紫兰女侠》:“新女性”的公、私空间第三章 《蚀》三部曲:时间镜框中的女性身体 “我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时代女性”与时间意识 静小姐和方太太:过去时被动语态 慧女士和孙舞阳:革命现在进行时 第四章 章秋柳:都市与革命的双重变奏 为什么“很爱这一篇”? “跟着魔鬼跑”与“左倾盲动主义” 拯救史循:“现代性”企划的破产 却尔斯顿:“现代主义”回光返照第五章 《创造》:“时代女性”与革命公共空间 戏仿娜拉:从“妇女解放”到“社会解放” 错置诗学与空间修辞 重写“妇女解放”:从改良到革命 喜剧效果:颠覆“私人空间”第六章 《虹》:“青年成长”与现代“诗史”小说 在“意识形态”的“战野”上 “从左拉到托尔斯泰” 月蚀之后的“幻美”之桥 “北欧女神”的时间寓言 女体与历史:时间叙述框架的断裂 主体构筑:“东方美人”与“战士” “青年成长”与现代“诗史”小说第七章 “乳房”的都市与革命乌托邦想象 “乳房”:文学关键词 “乳房”话语现代性 传统“酥胸”话语的淘汰 茅盾的“乳房”凝视 都市“性话语” 视像万花筒:模特儿、裸体、曲线美 视觉叙述结构:孙舞阳与《动摇》 “乳房的尸身”吞噬理性结论引征书目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一直期待在茅盾研究上有重大的突破。读完了此书全稿,深为茅盾研究中终于有了这样开创性的成果而欣喜。此书虽以茅盾1927-1930年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但同时也为理解《子夜》等小说提供了很好的钥匙。 ——章培恒 陈建华的这本关于茅盾早期小说的学术著作,是我读过的研究茅盾的中英文书中最扎实、也最有洞见的一本。建华不但对于西方文化理论——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的掌握十分到家,相关的理论他几乎都看过,而且用得恰到好处。此书更有价值的是他对于各种资料的收集和容纳,其功力也是超人一等的。 ——李欧梵 陈建华博士的《革命与形式》,探讨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新见迭出。作者具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广阔的文学史视野,因此能在这部专著中摆脱以往茅盾研究中意识形态的束缚,对茅盾早期小说的“革命”意义、对茅盾早期如何通过小说来探求“革命”,对小说中所展示的身体、时尚和现代都市空间等等,都作了别开生面的解读。《革命与形式》对重新阐释现代经典作家提供了一个范例,不但为茅盾研究开辟了新径,而且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做出了新的拓展。 ——陈子善 陈建华先生的《革命与形式》一书是从“活的历史”出发,虽然以茅盾作为研究个案,却不 囿于文学史视野下的作家作品论,而是在“都市”、“大众”、“身体”和“性别”的交汇处,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小说“现代性”的“展开”,有赖于“后五四”,的语境下“革命”的历史动力从丰富的文学资源中有机地创造出了自我成长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革命文学”的理解。他的研究勾连“理论”与“历史”,打通“内容”和“形式”,横贯“雅俗”与“图文”显示了力图突破“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研究范式的可贵努力和自觉追求。 ——罗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