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运熙,顾易生 页数:99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照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代前中期、近代七编,说明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过程。全书内容系统,对于诗文、小说、戏剧各文学领域的理论批评,对于历代比较重要的批评家及其论著,均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本书在撰写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观点稳妥,叙述平实;同时注意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在一些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看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运熙,男,1926年6月生。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合作主编并参加其中《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合作主编并参加撰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中国古代文论管窥》、《文心雕龙探索》
书籍目录
上册 第一编 先秦两汉 绪论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中所反映的文学观念 第二节 孔子(附《易传》) 第三节 孟子 第四节 荀子(附《礼记·乐记》) 第五节 老子、庄子 第二章 汉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诗大序 第二节 司马迁 第三节 扬雄 第四节 班固和王逸 第五节 王充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 绪论 第一章 魏晋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曹丕、曹植 第二节 陆机 第三节 晋代的赋论和总集的编纂 第四节 葛洪 第二章 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笔说 第二节 声律论 第三节 裴子野、萧统、萧纲 第四节 颜之推、苏绰 第三章 刘勰《文心雕龙》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基本思想 第三节 论内容、形式和体制 第四节 论风格与文风 第五节 论文学与自然景物、时代的关系 第六节 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钟嵘《诗品》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论五言诗的思想艺术标准和历史发展 第三节 论五言诗作家及其流派 第三编 隋唐五代 绪论 第一章 隋和唐代前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隋代文论和唐初史家、政治家的文学观 第二节 陈子昂等 第三节 刘知 第四节 李白 第五节 殷瑶与《河岳英灵集》 第二章 唐代中期的诗论 第一节 杜甫和元结 第二节 皎然、高仲武 第三节 白居易 第四节 元稹 第三章 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前驱者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柳宗元 第四节 韩门后学 第四章 唐代晚期和五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杜牧、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 第二节 司空图及其他 第三节 五代的文学批评 第四编 宋金元 绪论 第一章 北宋的诗文批评 第一节 宋初的诗文批评 第二节 欧阳修(附梅尧臣) 第三节 王安石(附李觏和曾巩) 第四节 苏轼(附苏洵、苏辙、张耒) 第五节 黄庭坚 第二章 南宋的诗文批评 第一节 吕本中和张戒 第二节 陆游、杨万里和姜夔 第三节 朱熹和理学家的文学观 第四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和戴复古、刘克庄 第三章 宋代词论 第四章 金元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金元的诗文批评 第二节 戏曲批评的萌芽和金元曲论 第三节 小说批评的萌芽及罗烨《醉翁谈录》下册 第五编 明 代 绪论 第一章 明代的诗文批评 第一节 明初的诗文批评 第二节 李梦阳、何景明(附徐祯卿) 第三节 李攀龙、王世贞及其他 第四节 唐宋派 第五节 公安派与竞陵派 第六节 陈子龙与艾南英 第二章 明代的戏曲批评 第一节 明初的戏曲批评 第二节 嘉靖、隆庆时期的戏曲批评 第三节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论争 第四节 王骥德和晚明其他戏曲批评家 第三章 明代的小说批评 第一节 历史小说论 第二节 吴承恩及谢肇涮 第三节 李贽与叶昼 第四节 有关《金瓶梅》的批评 第五节 冯梦龙及其他 第六编 清代前中期 绪论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钱谦益、吴伟业、冯舒和冯班 第二节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第三节 侯方域、魏禧(附廖燕)、汪琬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文论 第一节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槐、姚鼐 第二节 汉学家的文论、章学诚《文史通义》 第三节 阳湖派 第四节 阮元与清代骈文理论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诗论 第一节 王士稹 第二节 叶燮《原诗》 第三节 沈德潜 第四节 宋诗派及厉鹗 第五节 袁枚 第六节 翁方纲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词论 第一节 陈维崧及阳羡派 第二节 朱彝尊及浙西派 第三节 张惠言、周济及常州词派 第五章 清代前中期戏曲批评 第一节 金人瑞的戏曲批点和清初的曲论 第二节 李渔 第三节 洪升和孔尚任(附刘廷玑、吴仪一) 第四节 地方戏繁盛时期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小说批评 第一节 金人瑞 第二节 毛纶、毛宗岗父子与张道深 第三节 蒲松龄、纪昀与有关《聊斋志异》的评论 第四节 曹雪芹、脂砚斋及其他 第五节 “卧本”《儒林外史》的评点 第七编 近 代 绪论 第一章 近代的诗文批评与词论 第一节 龚自珍、魏源及其他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及洪仁歼 第三节 梅曾亮、方东树、姚莹、曾国藩等桐城派与何绍基、陈衍等宋诗派 第四节 梁启超、黄遵宪等“诗界革命”与裘廷梁的白话文体论 第五节 章炳麟、南社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文论 第六节 刘熙载、谭献、陈廷焯等词论及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第二章 近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19世纪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二节 梁启超、姚华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三节 王国维的戏曲理论 第四节 《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和吴梅的戏曲理论批评 第三章 近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第一节 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 第二节 吴沃尧 第三节 徐念慈与黄世仲弟兄 第四节 王国维与王钟麒、黄人的中国古典小说论 第五节 林纾的翻译小说理论 第六节 管达如的《说小说》和吕思勉的《小说丛话》
章节摘录
在这四类诗歌中,白居易最重视的是讽谕诗;因为它反映了国事民生,对政治可以发生美刺作用。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写诗经历。他在五六岁时便学为诗,二十岁后写得很勤。“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朋友见了都加赞美,但自己觉得“其实未窥作者之域”。等到他后来写作了大量讽谕诗时,才感到走上了创作的正路: 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讽谕诗的主要精神,也是白居易特别重视讽谕诗的主要原因。他在《新乐府序》末尾谈到“新乐府”的创作意图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也鲜明地显示了这层意思。又在《读张籍古乐府》中,称其诗“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也是赞美对方的诗歌为事而作,所以不是空文。白居易非常强调采诗制度,他用乐府体来写作讽谕诗,希望它们能被采入乐,为君王所闻知,对推动政治改革发生积极的作用。在《读张籍古乐府》中,他对张籍的乐府诗,慨叹它们因“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同时又表达了“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的希望。白居易把采纳讽谕、改良政治的希望一心寄托在君王身上,这是他的阶级局限的表现。 白居易的《寄唐生》、《伤唐衢》诗也表现了对讽谕诗的重要看法。《寄唐生》有云: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篇篇无空 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伤唐衢》(其二)有云: 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 訾。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这里除掉说明自己的讽谕诗,不为空文和希望为君王所知以外,又表明了它们内容方面的反映民生疾苦的特色。白居易不仅是一般的强调诗歌的风雅比兴,而且进一步提出“惟歌生民病”的主张,突出地规定了诗歌的具体内容,要求诗歌更好地发挥针砭时弊的作用;这是他诗歌理论的一个鲜明的标志,也是古代这方面诗论的一个新的发展。 为了达到作品的积极的社会作用,白居易很重视作品内容和题材的核实。他认为只有“其事核而实”,才能使“采之者传信”(《新乐府序》),使人认识政治社会的真实面貌,从而产生改革现实的要求。他又说:“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