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莉 页数:344
前言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顺利推进城市化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化要发展,交通、环境、教育、社会保障这些方面的公共服务必须跟上;一系列的城市财政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包括城市政府究竟应该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怎样筹集资金?如何改善城市财政收入结构、提高支出效率、优化决策机制?怎样更好地以财政手段解决各种城市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国不少城市的政府领导者正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从事财政学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课题。 在财政学领域,城市财政学属地方财政学的范畴,但由于其以城市化为研究背景,集中探讨城市的财政问题,所以又不完全等同于地方财政学。多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对国家总体财政状况和地方财政问题的研究都很多,但从城市财政这个视角展开系统研究的却很少见,所以复旦大学杜莉同志编著的《城市财政学》,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认为,对于关注财政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同志来说,《城市财政学》是一本值得参阅的好书,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全书构建了研究财政问题的理论框架。该书共分三篇,导论和城市财政职能为一篇,城市财政预算、支出和收入为一篇,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和城市财政为一篇。城市财政问题多而庞杂,内容关系相互交织,这样的研究框架设计有新意,基本合理,颇见作者的匠心。
内容概要
在我国全面开始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化和农村中小城镇的城市化,对推进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本书作为复旦博学版的“现代城市经济学系列”教材的一部,共设计了总论;城市财政预算、支出和收入;两个典型的城市问题与城市财政三篇。分为城市财政职能、城市财政预算、城市财政支出、城市财政收入、城市交通与城市财政、城市环境与城市财政等七章论述。为配合课堂教学,在每章后还另安排了本章小结、本章基本概念和本章思考题。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1.1 城市的定义 1.2 城市化的进程和基本趋势 第二节 中国的城市与城市化 2.1 中国的“城市”定义 2.2 中国城市化发展概况 第三节 城市财政学的基本问题 3.1 城市财政概貌 3.2 城市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3.3 本书的写作思路和内容安排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二章 城市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 效率、公平准则和市场机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1.1 效率和公平——社会经济福利的基本准则 1.2 市场力量推动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城市中的市场失灵 2.1 市场竞争不充分 2.2 市场不完全 2.3 贫困和失业 第三节 城市财政的职能 3.1 资源配置职能 3.2 收入分配职能 3.3 稳定经济职能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财政职能 4.1 中国财政职能的演变 4.2 中国的预算管理体制和城市财政职能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第二篇 城市财政预算、支出和收入 第三章 城市财政预算 第一节 城市政府的组织形式 1.1 城市的法律地位和职能 1.2 市政府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二节 民主制下的城市财政预算决策 2.1 中间投票人理论 2.2 投票悖论和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2.3 蒂博特模型 2.4 城市财政预算规模的增长分析 第三节 城市财政预算管理 3.1 财政预算的特点和类型 3.2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3.3 政府采购制度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财政预算 4.1 中国的政府结构 4.2 中国的财政预算制度 4.3 中国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四章 城市财政支出 第一节 城市财政消费性支出 1.1 行政管理和公共安全支出 1.2 科研和教育支出 1.3 公共保健和文化娱乐支出 第二节 城市财政投资支出 2.1 基础设施 2.2 公共住宅 第三节 城市社会保障支出 3.1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3.2 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影响 3.3 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 3.4 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筹集方式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财政支出 4.1 城市财政基础设施支出 4.2 城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4.3 城市财政教育支出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五章 城市财政收入 第一节 一般税收收入 1.1 财产税 1.2 商品税和所得税 第二节 收费 2.1 城市收费的经济效应 2.2 城市收费中的定价问题 第三节 补助收入 3.1 补助的必要性 3.2 补助的类型及效果 3.3 补助方案的优化 第四节 城市公债 4.1 城市公债的功能和意义 4.2 城市公债的分类 4.3 城市公债的构成要素 4.4 城市公债市场 4.5 对城市公债发行的制约和促进措施 第五节 中国的城市财政收入 5.1 城市税收 5.2 城市收费收入 5.3 补助收入 5.4 土地收入 5.5 城市公债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第三篇 两个典型的城市问题与城市财政 第六章 城市交通与城市财政 第一节 拥挤和拥挤税 1.1 拥挤的效率损失 1.2 征收拥挤税的理论分析 1.3 征收拥挤税的实践模式 第二节 城市交通方式的优化 2.1 不同交通工具的比较分析 2.2 鼓励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 2.3 对公共交通补贴的效果分析 第三节 城市道路建设与融资 3.1 道路建设缓解交通拥挤的效果 3.2 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交通与城市财政 4.1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 4.2 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财政政策手段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 第七章 城市环境与城市财政 第一节 城市环境问题与环境政策 1.1 城市环境问题 1.2 典型的环境政策 1.3 环境政策的比较分析与政策选择 第二节 环境税理论 2.1 环境税的经济影响 2.2 环境税的设计 第三节 欧盟国家的环境税制度 3.1 绿色税制改革 3.2 几种典型的环境税(费) 第四节 中国的城市环境与城市财政 4.1 中国的城市环境问题 4.2 中国的环境税费政策及其优化 本章小结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思考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经济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定义 1984年以前,我国设立市镇采用的是“切块”方式,也就是将县城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域与原管辖的乡镇分离,单独设立市,镇的设置也大抵如此。统计上则直接根据建制市和镇的直接辖区的行政界限确定城乡。 1984年之后,我国设立市和镇的方式变成了“整乡设镇”和“整县设市”,这种方式所确立的市镇地域中包含了大量的农村地区,于是统计上无法根据市镇直接辖区的行政界线划分城乡。 为了克服“整乡设镇”和“整县设市”带来的城乡界限的模糊,1999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将城区范围确定为: (1)人口密度在1 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辖区行政区域; (2)人口密度不足1 500人/平方公里的市辖区政府驻地,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以及城区建设已经延伸到的周边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 (3)不设区市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以及城区建设已经延伸到的周边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 《试行规定》将镇区范围规定为:镇政府驻地和镇辖的其他居委会地域以及城区建设已经延伸到的周边村委会地域。 《试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划分标准混乱的问题,已经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试行。 三、“市区”的概念 在我国,对于城市还有一个定义:城市包括建制市或建制镇的建成区,即“市区”,市区是相对于郊区而言的,在地理景观上具有严格的城市特征。相对而言,“市区”是更能体现城乡区别的城市概念。但由于城市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市区的边界不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以市区为口径的统计资料很难获得,故绝大多数研究事实上无法以“市区”的标准界定城市。 不难看出,由于在中国当前的政府结构下,县乡属城市管辖,城市统计口径模糊的问题更突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