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洋 金寿福 页数:413
Tag标签:无
前言
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大学历史学专业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课程教学的需要。多年以来,本书编写者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并不指定使用教科书,这是因为编写者深信,大学历史科目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尤其是历史文献和持有不同观点、体现不同风格的研究著作,而不是抱守一本通常较为枯燥、貌似客观公正,但却观点陈旧的教科书。编写者也担心,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一本指定教科书会让许多学生如获至宝,而不去体会广泛涉猎的乐趣。然而最终我们还是认为有丛要编写一本教科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入大学学习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关于世界古代中世纪历史的基本知识,在连基本的历史线索都不甚明了的情况下,难以理解与把握历史文献和研究著作。不过编写者仍然强调,教科书不能代替对前者的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世界历史各专业的合并与压缩,即使是在大学历史学专业中,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课程的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压缩,以至于不可能覆盖全部的内容。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编写者决定,本书不求全面,而将有限的篇幅集中于本课程重点讲授的部分,即世界古代各主要文明和欧洲中世纪文明的历史,而忽略课程无法详细讲授的部分,如古代美洲文明、早期俄罗斯的历史、日本和朝鲜古代的历史等。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编写者对这些地区的早期历史缺乏研究的缘故。 对于任何试图编写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科书的人来说,如何构建一个整体框架都是一大难题。虽然现在有人大胆提出,人类历史从一开始就是整体的世界史,但古代世界的各个文明主要还是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很难找出共同的历史事件或线索将它们的历史串联在一起。虽亦有如《全球通史》这样注重整体线索者,但却因为过度简略而对了解各个文明的具体特征并无多大帮助。而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关联,仅仅对各文明分而述之,亦不能使读者明了人类历史发展之大势。
内容概要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侧重于文明史的视角,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叙述了世界古代诸文明及欧洲中世文明的兴衰历程,并揭示其主要特征。作者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并吸收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执教和研究心得,对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进行了系统而简明的阐述。《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辅以近SO幅精美插图以及用于解释专有名词的文本框,章后附有大事年表,书未开列以中文出版的阅读文献,便于学习使用。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供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与相关系科教学使用,也是一般读者了解和研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黄洋,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91年获伦敦大学古典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希腊史研究,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性专著有《古代希腊土地制度研究》(l995年)等。 赵立行,1996年获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欧洲中世纪史,尤其专注于欧洲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和文艺复兴史的研究,发表相关领域论文20余篇,代表性专著有《西欧商人阶层的形成与西欧社会转型》(2004年)等。 金寿福,1991-2001年就读于德国海德堡大学,2001年获埃及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埃及史研究,曾多次赴埃及参加考古挖掘和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代表性专著有《法老——戴王冠的人间之神》(2003年)等。
书籍目录
前言导论 文明的兴起附 史前历史大事年表第一编 人类的早期文明第一章 两河流域文明第一节 历史发展线索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第三节 文字、文学与艺术第四节 法律与社会附 两河流域文明大事年表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第一节 历史发展线索第二节 法老政治第三节 宗教信仰与墓葬习俗第四节 文字、文学与艺术附 古代埃及文明大事年表第二编 人类的轴心文明第一章 古代印度文明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第二节 吠陀文明第三节 新兴思潮与佛教的兴起第四节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附 古代印度文明大事年表第二章 古代希腊文明第一节 希腊人的神话和早期历史第二节 希腊城邦制度的确立第三节 希腊古典时代第四节 社会、经济与宗教生活附 古代希腊文明大事年表第三章 古代犹太文明第一节 以色列人的早期历史第二节 以色列人的国家第三节 早期犹太教附 古代犹太文明大事年表第四章 波斯文明第一节 波斯的兴起第二节 扩张与帝国第三节 宗教与艺术附 古代波斯文明大事年表第三编 古代帝国第一章 亚历山大的帝国第一节 亚历山大东征第二节 希腊化王国第三节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附 希腊化时代大事年表第二章 罗马的霸业第一节 罗马建城与王政时代第二节 罗马共和国:征服与调整第三节 从共和到帝制第四节 罗马帝国附 罗马历史大事年表第四编 中古文明第一章 古典文明的挽歌第一节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第二节 拜占庭帝国第二章 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兴起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的基础第二节 克洛维的皈依第三节 丕平与教皇国第四节 查理大帝第五节 分裂与转折第三章 伊斯兰阿拉伯文明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创始第二节 伊斯兰教信仰与仪式第三节 阿拉伯帝国第四节 阿拉伯文化与教育第五编 中世纪文明第一章 庄园与封建制度第一节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第二节 庄园的管理制度第三节 封君封臣制第四节 农民的生活第二章 教会的扩张第一节 “教权至上论”的形成第二节 政教斗争第三节 东西教会大分裂第四节 异端与宗教裁判所第三章 社会生活第一节 贵族制度第二节 骑士的生活第三节 婚姻与家庭第四节 修道生活第四章 知识生活第一节 中世纪的教育第二节 经院哲学第三节 艺术样式第四节 文学类型第六编 中世纪转折第一章 商业与城市的兴起第一节 城市复兴的背景第二节 商人阶层的形成第三节 城市的地位和管理制度第四节 庄园的商业化趋势第二章 十字军东征第一节 东征前的西欧社会第二节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第三节 十字军东征的继续第四节 十字军东征的影响第三章 王权与教权的盛衰第一节 城市与王权第二节 教会的失势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形成第四节 新文化的萌芽附 中世纪大事年表主要阅读书目
章节摘录
第二节宗教与信仰 众神的产生以及神与神和神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属于乌贝德文化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神庙建筑的痕迹。这说明两河流域的居民在氏族部落阶段就已经拥有崇拜神灵的固定场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始者是苏美尔人,所以古代这个地区居民所信仰的许多神原来是苏美尔神,在后来的其他民族的信仰中,这些神只是在名称或者形状上发生了些微的变化。 苏美尔文明时期,属于同一个种族并且使用共同语言的城邦之间相互联系并展开竞争。每个城邦都是以一个中心城市联合周围村镇的形式构成。这样的政治格局使得许多神与特定的城邦结成特殊的关系并且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一个城邦里可能有若干个供崇拜不同神灵的神庙,但是其中属于城邦主神的神庙及其祭司集团的地位最高。无论是在起源上还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城邦的主神都与他们所在的城市密切相关;有些城市的主神原来属于苏美尔人共同的神系中的一员,后来因为我们至今无法弄清的原因与某些城市建立了特殊的关系。 至迟在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叶,几乎所有的城邦都拥有一个享受特别待遇的主神:埃利都的主神是恩奇,尼普尔的主神叫做恩利尔,安和他的配偶伊南娜在乌鲁克被奉为主神,南那则是乌尔的主神。 神庙不仅是一个城邦宗教活动的中心,而且还在城邦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主要表现在神庙所拥有的土地的数量上,如拉加什城邦的神庙占据整个国家土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些土地按照它们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土地用来保证神庙祭祀活动所需的祭品,一般由奴隶或者因丧失公民权而依附于神庙的自由民耕种;第二类土地分给神职人员(包括高级祭司和一般神庙管理人员)以及归属神庙的手工业者作为口粮田;第三类土地由神庙出租给个人,收取以谷物或银子形式支付的地租。 除了耕地以外,神庙还拥有大片的渔场和牧场,并经营手工业和商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