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0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宝荣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跨入了21世纪。展望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前景,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这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哲学转向的一大特征。哲学交叉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组新兴学科群,它包括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宗教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人生哲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生态哲学、心理哲学、语言哲学、逻辑哲学、艺术哲学、管理哲学等学科分支。21世纪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世纪,恐怖袭击、两极分化、知识经济这些复杂的问题使近代以来传统的学科分类无能为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学科交叉,哲学交叉学科正是代表了这一国际、国内哲学发展的最新趋势。1996年,复旦大学哲学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我们研究了国内外28所大学哲学系课程设置,发现交叉学科是国外大学普遍开设的课程,而在国内则几乎是空白。尤其是牛津大学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对我们触动很大。牛津大学哲学系有七个交叉方向,包括哲学与生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现代语言、哲学与数学,但是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哲学与政治、经济,选择这一方向的占全体学生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当代最重大的交叉是哲学与政治、哲学与经济的交叉,这正突现了哲学在解决政治与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
内容概要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供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学等工作者、教师和学生参考与阅读。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意识论 第一节 意识现象的理论说明 一、西方古代的意识学说 二、中国古代的意识学说 三、西方近代的意识学说 四、意识现象的科学理解 第二节 意识的层面与要素 一、赫尔巴特的“意识阈论”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地形学” 三、荣格的“心灵三分说” 四、汤浅的“双层意识论” 五、意识层面的综合理解 第三节 最高的意识形态——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形成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第四节 “神秘”意识状态及其哲学分析 一、做梦 二、催眠 三、灵感 四、意念 五、超感知觉第二章 心身论 第一节 中西古代的“心身论” 一、从毕达哥拉斯到韦萨利 二、从稷下学者到范缜 第二节 中西近代的“心身论” 一、从笛卡儿到黑格尔 二、从方以智到章太炎 第三节 当代学术界的几种“心身论” 一、心身同一论 二、多元相互作用论 三、二元相互作用论 四、突现的相互作用论 五、突现的唯物论 六、唯物的心身一元论第三章 智能论 第一节 有关“智能”的理论探索 一、天赋论 二、白板论 三、建构论 四、智能理论评析 第二节 智能结构学说 一、独立因素说 二、二因素说 三、群因素说 四、三维结构说 五、层次结构说 六、两态结构说 第三节 智能载体探微 一、功能一结构一载体 二、智能载体——生物大分子 三、智能转移的最新研究及其哲学评析 第四节 智能模拟 一、智能模拟的由来 二、智能模拟的现状 三、智能模拟的前景 四、智能模拟的价值第四章 认知论 第一节 研究“物到观念”的三条路径 一、反映 二、反射 三、表征 第二节 客体信息传递加工的微观机制 一、感觉登记 二、模式识别 三、认识系统中的两种加工形式 第三节 人脑中知识的表征与检索 一、概念表征 二、命题表征 三、脚本与故事结构表征 第四节 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能动性分析 一、认知因素的能动性分析 二、非认知因素的能动性分析第五章 言语论 第一节 言语获得的理论探索 一、人类言语起源之谜 二、个体言语形成之争 第二节 言语反映与表达 一、言语反映 二、言语表达 第三节 言语与思维的辩证理解 一、彼此独立论 二、相互作用论第六章 方法论 第一节 西方心理学派的研究思想 一、构造派的思想方法 二、行为派的思想方法 三、格式塔派的思想方法 四、精神分析派的思想方法 五、现代认知派的思想方法 第二节 现代科学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一、系统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二、信息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三、“黑箱”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四、功能模拟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五、反馈控制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 六、模糊数学方法对研究“心理”的方法论意义中文参考文献外文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自我调控自我调控是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社会意义,并从内化的权力与职责、义务感和责任感、荣誉感与道德感等观念出发,善于主动地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言行。自我调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在现实中,它除了有利于坚定自身的行为方式,以达到预定目标外,对自身的影响至少还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减弱人的受示性。受示性是一个人易于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暗示或影响的倾向。现实生活中,能自我调控的人不容易接受暗示,凡事有主见;反之,则易接受暗示,受人摆布,轻意改变行为目标,盲目地从事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和信仰的行动。其次,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克服自己的情绪冲动,抑制消极行为,表现出应有的忍耐性。人的情绪、情感是随时随地能产生的,只是强度不同而已。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一方面取决于引起情绪、情感的现象对人的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大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的自我调控的能力。面对相同的事件,有的人情绪、情感发生得十分激烈,有的人则相对比较平稳,这与个人的自我调控有关。由于情绪、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行为自发地形成的动力,因而自我调控对于情绪、情感的作用,最终体现于行为上。表现为能控制自己行为,抑或让行为放纵自由。一个具有良好自我调控的人,无论受到外界事件的多大刺激,始终能把握着理智的方向盘,并遵循理智的要求,实现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制驭。反之,缺乏自我调控的人即使受到外界的微弱刺激,也可能因情绪、情感起伏而失去应有的理智,产生出一系列消极行为。再次,良好的自我调控有利于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