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程

出版时间:2004-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一川主编  页数:265  字数:30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首部立足当代视野、以全新体例编撰的高校美学概论课程教材。编者从审美沟通这一新视角考察美学问题,在美学对象、美学问题结构、美的价值形态、当代艺术景观等方面表达了一系列新见解,进而对审美媒介、审美文本、审美代码、审美体验、审美语境、审美文化、审美生产与消费、美学批评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还就功利与无功利间性、反审美、无意识的商品化、后情感、惊羡体验、感愤体验、回瞥体验、断零体验、异趣沟通等新概念、新现象方面作出了敏锐而独特的剖析。全书观点新颖,论述细致,个案分析具体,表述流畅,适合于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可以用作高校文学、哲学、艺术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的通识课程或文化素质课程教材,还可供其他美学与艺术理论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一川,四川沐川人,1959年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赴英国牛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访学。近年主要研究文艺美学、

书籍目录

主编的话第一章 美学  一、从审美体验到美学观  二、美学观与沟通  三、美学西来  四、美学在中国  五、美学的两种歧义  六、什么是美学  七、当前美学的学科特征  八、审美沟通及其八要素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审美媒介  一、从媒介到审美媒介   二、审美媒介的演变及其形态  三、审美媒介的作用  四、审美媒介的多态竞争与媒介文化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审美文本  一、审美文本  二、审美文本的特征  三、审美文本的层面  四、审美文本的价值形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审美代码  一、什么是审美代码  二、审美代码的一般特征  三、审美代码的作用  四、审美代码诸形态  五、当前审美代码新趋向  六、审美代码与社会区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审美体验  一、审美体验  二、审美体验的特征与作用  三、现代审美体验形态  四、现代审美精神流变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审美语境  一、审美语境  二、审美语境的类型  三、语境交融  四、语境变迁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审美文化  一、审美文化  二、精英文化  三、大众文化  四、民间文化  五、主导文化  六、审美文化的多元互渗与异趣沟通  七、当代审美文化地形图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八章 审美生产与消费  一、走向审美生产与消费  二、审美生产与消费中的文化机构  三、当代科学技术与审美生产  四、审美形象的塑造  五、当代审美生产与消费中的“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九章 当代艺术景观  一、全球化、消费文化与体验的侼论  二、造型艺术的当代景观  三、表演艺术的当代景观  四、语言艺术的当代景观  五、综合艺术的当代景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第十章 美学批评  一、美学批评  二、美学批评的诸种方式  三、感兴修辞批评  四、感兴修辞批评的操作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美学术语小辞典进一步阅读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按照惯例,美学教程(概论等之类)作为高校主干课程的教材,必以讲清原理为要务;而讲清原理,则必以厘定研究对象的本质为要务。只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人们越来越无法回避反本质主义的挑战,越来越需要正面回应挑战。美学作为现代中国的人文学科,本就是近百年来西学东渐的产物,而本质论是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的学理思路,也可以说是先天从“娘胎”里带到现代中国美学里面来的。现在,“娘胎”里又产出了反本质论,岂不令人挠头?更让人挠头的,还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支撑本质论的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乃至思维方式:主观对客观、心灵对物质、灵魂对肉体、真理对错误、同一对差异、文化对自然、存在对虚无、善对恶、生对死,等等。我们好不容易才接受、消化了这些东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后现代来了,要将我们刚刚从西方那里学会的东西“一风吹”!在这种背景下,美学研究要不要继续跟着西方走?王一川教授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第一位文艺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主编的《新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居高临下,出手不凡,用西方的材料,并不跟着西方走;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精华,又无食古不化之嫌。该书的创新与学术亮点,首先就在于舍弃本质论等传统美学教材的核心知识点,以“审美沟通”作为全书骨架。审美沟通所涉及的七个要素是:审美体验、审美媒介、审美符码、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鉴赏和审美文化;加上极具特色的美学批评,以及言简意赅的第一章美学通论,全书共计九章,语言晓畅,逻辑严谨,一气贯通。从审美沟通这个角度入手谈美学原理,可以说根本上抓住了美与人类心灵养成、臻美心灵过程的密切关系,堪称中国当代学者在美学原理领域的独特贡献。而且,王一川教授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讲沟通,而是具体提出了“异趣沟通”和“冷眼温心”。“异趣沟通”,指的是全球化与多元汇通语境下多种不同审美趣味之间的沟通问题,正是当下美学的关注重心。冷眼是指对个体生存境遇及人际关系中的风险怀着冷峻而务实的眼光,温心是指对世界、世道、世人怀着温情的关爱。该书的创新与学术亮点,其次在于激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范畴,进而创建“兴辞批评”。二元对立是西方的思维模式,西方学者治学,无不致力于寻找沟通对立两级的中介。中国学者为了接受这种模式,不知耗费了多少时日!如今这种模式就要被后现代“一风吹”了,那种感觉有点像花了多年心血学外语,结果却没有派上用场一样。我们是应该庆幸还是埋怨呢?这恐怕会成为当代学术史上的重点课题之一。王一川教授于中国古典美学用力至勤,看准了“感兴”范畴的深刻蕴含:既是审美沟通的关键所在,又能化解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弊病。也许,中国古典美学一直比西方美学更加贴近人生的实际,我们又因种种缘故忽略了自己老祖宗的东西。在意识到古典美学的深刻蕴含并从中取材进行创化的同辈学者中,王一川教授无疑是佼佼者。他在继承“感兴”的基础上创化出来的“兴辞批评”,已经成为美学原理中引人注目的内容了。再次,该书的创新与学术亮点,还体现为具体实践批评的理论化和理论的批评化。比如,该书具体运用“兴辞批评”方法,对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进行了十分精辟的剖析,令读者在感受到理论的巨大力量的同时,更享受到理论之美的魅力。再如“异趣沟通”和“冷眼温心”,该书并非只是提出干巴巴的概念,而是用电影《三峡好人》为例,予以具体阐释,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细腻感人。在学术界对“失语症”现象的叹息声不绝于耳之际,读到王一川教授主编的《新编美学教程》,心情为之豁然开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