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出版时间:200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翠宝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没有哲学,我们会成为只会运转的零件,每一个人的身心也会成为若干零件的组合。那么,什么是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会通俗地告诉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复旦大学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哲学教材,也是一本具有新特点的教科书。在第一章中,凸现了哲学反思的思维方式,介绍了哲学的定义、基本问题和基本形态。以后各章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主线,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和宇宙发展观,更准确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以往的教材把宇宙发展观放在自然观之后、历史观和认识论之前。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宇宙发展观是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三大领域发展规律的一般概括,因此,把宇宙发展观放在最后,这在逻辑结构上显得更合理。  全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是初学哲学者和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入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哲学导论第一节什么是哲学一、哲学的定义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哲学的基本形态第二节哲学的反思一、哲学反思的内涵二、哲学的思维特征和功能第三节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基本方式的关系一、哲学与宗教二、哲学与艺术三、哲学与常识四、哲学与科学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第二节科学的实践观一、科学的实践概念及其特点二、科学实践观的新视野第三节主体与客体一、主体二、客体三、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关系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科技革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第三章科学的自然观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性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二、自然界的物质性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性第二节 自然界的属人性一、属人的自然在人类实践中生成二、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关系第三节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及其历史沿革二、人与自然的和解第四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第二节社会的基本结构一、社会的经济结构二、社会的政治结构三、社会的意识结构第三节社会形态的演进一、社会形态及其划分二、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三、社会形态的演进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五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一、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作用二、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三节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一、科学的本质二、科学的社会功能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四节交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交往及其一般特征二、交往的形式和类型三、交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第六章社会历史的主体第一节人的本质一、人的本质探索的历程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三、人的本质的异化及其克服第二节人的价值一、人的价值及其评价二、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第三节人创造了社会历史一、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二、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三、历史决定论和主体的自觉选择第四节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二、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第七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二、认识的发生三、认识的过程四、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认识的作用五、认识中的认知、评价和审美第二节真理一、真理的客观性二、真理的价值性三、真理的过程性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节思维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法一、思维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二、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第四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第八章科学的宇宙发展观第一节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二、现实世界的永恒发展三、唯物辩证法理论第二节现实世界发展的最根本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三节矛盾规律的展开和深化一、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二、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三、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四、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五、原因与结果的对立统一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七、可能性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后记

章节摘录

  二、科学实践观的新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概念,确立了自己特有的考察现实世界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考察现实世界的新视野,即实践的反思方式。以此形成了以实践为出发点的、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  第一,以实践为视野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由于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解释自然界,他们只是把自然界看作是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直观的对象,只是把自然界看作是先于人而存在,并在人之外的纯客观自然。马克思曾针对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指出:“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①  而一切唯心主义的自然观,都从抽象的精神活动出发去解释自然界,把自然界看作是精神的产物。这种自然观虽然强调了能动的原则,但却否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优先地位,否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马克思曾批评这种自然观是抽象地发挥了能动的原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