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99-0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国宏 页数:5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经济社会学》除绪论外共分七篇。第一篇导论部分主要从思想史和学科史的角度讨论经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演变。第二、三篇主要讨论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和劳动力与作为经济过程四个环节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第四篇主要讨论了作为经济组织的市场、企业、网络和非正式经济。第五、六篇探讨了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变迁和经济体制,第七篇主要分析了经济与非经济的关系。最后书末附有主题词索引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作者简介
朱国宏,1963年生,福建漳州人。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经济学系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哈佛帝国》(2002)、《朱国宏学术随想》(2000)、《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主编)(1999)、《经济学视野里的社会现象》(和李志青合著)(1998)、《社会学视野里的经济现象》(和桂勇合著)(1998)、《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编)(1998)、《可持续发展:中国现代化的抉择》(1997)、《人地关系论》(1996)、《中国的海外移民》(1994)、《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1994)、《世界人口通论》(和潘纪一合著)(1991)。
书籍目录
绪论一、 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二、 经济社会学研究什么7三、 为什么研究经济社会学四、 如何研究经济社会学五、 本书的设计和编排第一篇导论本篇导读第一章经济学、社会学和经济社会学第一节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分工及其比较一、 经济学及其学科发展史二、 社会学及其学科发展史三、 经济学与社会学: 学科史的比较四、 经济学与社会学: 理论和方法论的比较第二节经济思想史上的社会研究一、 古希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 重商主义: 国家、财富和权力三、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 斯密及其他四、 “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思五、 “方法之争”中的德国历史学派六、 美国制度学派: 凡勃伦的制度分析七、 马歇尔和新古典学派八、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国家干预九、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第三节社会思想史上的经济研究一、 社会学的创始期: 孔德的工业社会观二、 涂尔干: 作为社会事实的经济现象三、 帕累托: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理论耦合四、 韦伯: 社会经济学的庞大体系五、 波兰尼: 新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发轫第四节经济社会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一、 正名: 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经济学二、 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社会学及其形成与发展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研究一、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兴起和发展二、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经济社会学研究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的崛起一、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互动二、 新经济社会学的学术渊源三、 社会网络分析与新经济社会学第三节 经济生活的新社会学一、 新经济社会学二、 新经济社会学的三个命题第四节 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及特征一、 新经济社会学的意义二、 作为社会学分支的经济社会学三、 经济社会学与主流经济学的比较小结思考题第二篇生 产 要 素本篇导读第三章 资本第一节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资本一、 资本概念的形成二、 物质资本三、 人力资本四、 资本的经济属性第二节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一、 社会资本概念的始作俑者:莱达·汉尼芬二、 现代意义的扩展: 雅各布斯、布迪厄和洛里三、 社会资本概念的当代规范: 科尔曼、普特南第三节 会资本的理论渊源一、 早期思想渊源二、 社会学渊源三、 经济学渊源第四节 济生活中的社会资本一、 社会资本概念的意义二、 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三、 社会资本的特征第五节 会资本的测度一、 社会资本测度方法的回顾二、 社会调查的主题三、 社会资本测度的总体框架第六节 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 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二、 社会资本与微观经济产出第七节 会资本理论的局限一、 测量与比较问题二、 概念的含义问题三、 资源还是结构小结思考题第四章 动力第一节 济学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一、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二、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理论第二节 济社会学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一、 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二、 新经济社会学的劳动力市场研究第三节 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一、 劳动力的背景二、 雇佣决策三、 组织环境第四节 动力市场中“关系”的作用一、 弱关系的力量:格兰诺维特的探索二、 对弱关系命题的回应和修正三、 找回强关系第五节 系网络: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因素一、 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的前提与条件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网络因素小结思考题第三篇 济 过 程本篇导读第五章 生产第一节 生产的经济学意义一、 生产过程二、 生产函数三、 生产目标第二节 生产的社会学解释一、 马克思的社会过程论二、 帕森斯对生产子系统的论述第三节 生产过程中的组织一、 生产组织的性质二、 生产组织的构成及功能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交换第一节 经济学视野里的交换一、 斯密经济理论中的交换二、 经济学家对交换的解释三、 新政治经济学对交换概念的扩展第二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交换一、 社会交换的几大命题二、 社会交换原则的应用第三节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关系一、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区别二、 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联系第四节 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本质一、 波兰尼: 交换与市场二、 韦伯: 交换的社会学本质三、 经济交换的社会学意义小结思考题第七章 分配第一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一、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含义二、 经济流量、存量与经济分配第二节 经济分配机制一、 要素间分配二、 个人间分配三、 国家间分配第三节 经济再分配一、 经济再分配的理论模型二、 政府的经济再分配第四节 经济分配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一、 洛伦茨曲线二、 经济分配的社会后果三、 经济再分配的社会后果四、 公平与效率小结思考题第八章 消费第一节 消费的含义、类型和形式第二节 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一、 经济学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二、 消费行为的经济学第三节社会学对消费经济学的批评一、 消费经济学建立在诸多假定条件之上二、 消费经济理论的缺陷三、 社会学研究消费行为的概念工具第四节 消费行为的社会分析一、 社会因素分析二、 文化分析三、 批判分析小结思考题第四篇 经 济 组 织本篇导读第九章 市场第一节 市场现象第二节 经济学中的市场:从斯密到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市场二、 边际主义学派的市场三、 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四、 凯恩斯对市场定律的批判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市场理论第三节 经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一、 马克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二、 韦伯:市场中的权力与斗争第四节 市场社会学研究的复兴一、 波兰尼: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市场二、 帕森斯与斯梅尔瑟:社会体系支撑下的市场第五节 当代社会学的市场研究一、 斯维德伯格: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市场二、 结构理论视野中的市场三、 经济学与社会学对市场的不同理解小结思考题第十章 企业第一节 经济学中的企业一、 古典企业与现代企业二、 现代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三、 经济学企业理论的发展第二节 作为一种“嵌入”结构的企业一、 企业、制度与社会结构二、 社会学的企业分析:从理性官僚制到“嵌入”结构第三节 企业社会学研究一、 群体动力学与企业内部关系二、 目标、权力与公司控制三、 企业间的关系网络:网络型组织与组织间网络四、 企业与社会小结思考题第十一章 网络第一节 社会网络与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一、 社会网络的含义二、 网络研究的两种视角第二节 新经济社会学与网络研究第三节 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一、 嵌入问题二、 过度社会化和社会化不足三、 嵌入、信任与破坏行为四、 市场与等级制第四节 网络现象研究一、 入口与机会网络二、 权力与影响力的网络三、 企业与协议网络四、 生产网络小结思考题第十二章 非正式经济第一节 非正式经济的概念界定一、 现实的例子二、 非正式经济:贫困的代表VS.真正的市场力量三、 非正式经济的内容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非正式经济的动力机制与制约机制一、 国家: 非正式经济的动力机制二、 社会: 非正式经济的制约机制第三节 “不可测度”的测度:对非正式经济的测量方法一、 劳动力市场方法二、 宏观经济差异方法三、 微型企业方法四、 家庭消费方法第四节 非正式经济与移民:一个经济社会学的视角一、 正式经济与移民问题的界定二、 非正式经济与移民的关系三、 移民在非正式经济中的行业分布四、 移民社区中非正式经济的不稳定因素及其消除小结思考题第五篇 经 济 变 迁本篇导读第十三章 经济发展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一、 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的论述二、 李嘉图—马克思的经济增长观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熊彼特和罗斯托四、 一般均衡理论的平衡增长模式五、 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 制度与经济发展一、 制度学派对传统理论的批评二、 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三、 制度创新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与经济发展一、 国家理论二、 意识形态理论三、 文化理论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国际维度一、 帝国主义理论二、 依附理论三、 世界体系理论小结思考题第十四章 经济与现代化第一节 现代化的经济条件第二节 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节 现代化与西方化小结思考题第六篇 经 济 体 制本篇导读第十五章 资本主义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由来一、 “资本主义”一词的来源二、 市场与资本主义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含义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二、 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三、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运行与变迁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理性化一、 资本主义起源的制度条件二、 制度因素背后的历史条件三、 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第五节 后工业社会:对发达资本主义的诠释一、 概念性图式与中轴原理二、 知识、技术与工业社会三、 后工业社会的内涵小结思考题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概念及其意义一、 “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二、 “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第二节 社会主义思想简史一、 柏拉图的理想城邦二、 空想社会主义三、 科学社会主义第三节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一、 哲学基础二、 社会化大生产三、 共产主义第四节 社会主义:一个代名词一、 社会过渡期理论二、 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三、 官僚集体理论第五节 理性主义抑或超理性主义一、 再分配权: 市场与计划二、 短缺的经济三、 市场化的社会主义第六节 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社会主义转型一、 “市场转型”理论二、 转型前的社会主义中国:再分配与单位体制三、 转型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再分配权力的延续还是变迁?小结思考题第七篇 经济与非经济本篇导读第十七章 经济与政治第一节 经济与政治的经典理论一、 斯密与马克思: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二、 韦伯:政治体系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 凯恩斯: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四、 当代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第二节 国家与经济体系的互动模式一、 公共产品国家二、 稳定宏观经济的国家三、 社会权利国家四、 发展型国家五、 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第三节 国家对市场的建构一、 政府对财产的控制与规范二、 对市场关系结构的规范三、 货币与信用:国家对支付手段的提供四、 政府对经济分配的影响小结思考题第十八章 经济与社会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的经典理论一、 斯密:生产的社会性二、 马克思:经济基础与社会结构第二节 帕森斯:经济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一、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二、 经济子系统的界定三、 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的交换第三节 波兰尼:经济整合方式与社会结构一、 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经济的两种含义二、 作为制度化过程的经济三、 三种经济整合方式及其对应的社会结构小结思考题第十九章 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文化现象一、 经济学视野中的文化二、 文化的一般含义第二节 经济与文化的经典理论一、 康芒斯:习俗对市场的作用二、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三、 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的社会学研究一、 经济生产与文化二、 经济交换与文化三、 经济消费与文化小结思考题第二十章 经济与环境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一、 社会系统二、 生态环境系统三、 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四、 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第二节 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系统一、 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二、 经济增长三、 人口增长四、 工业化五、 增长的极限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一、 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二、 环境意识的发展三、 环境标准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小结思考题主要参考文献主题词索引人名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学教科书。在美国另一所大学--哈佛大学,索罗金(P.Sorokin)不仅推动了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了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学界权威人物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的帕森斯。帕森斯的主要成就是创立了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系统分析。应当提及的还有几乎和芝加哥大学同时成立社会学系的哥伦比亚大学和其创办人吉丁斯(F.H.Giddings)。吉丁斯极力推动用统计学作为社会学的主要方法,并训练了第一代的社会统计学家。到1949年国际社会学会成立,社会学研究已确立了自己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此后的社会学研究基本上和先驱者的研究相对应而发展,如在马克思基础上发展的社会冲突理论,在涂尔干基础上发展的结构功能理论,在斯宾塞基础上发展的社会变迁理论,在韦伯基础上发展的解释社会学及在齐美尔基础上发展的微观社会学等。三、经济学与社会学:学科史的比较从经济学和社会学各自学科发展的定向历程可以看到,同作为社会科学的学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有着共同的源头,这一源头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而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起源,则是社会科学研究分工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分化的。由其历史形成,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1.社会学的起源晚于经济学的起源。从学科名称的出现看,即使不考虑最初的“经济学”术语,以“政治经济学”的最早出现而论,也要比“社会学”学科术语的出现早224年;如以各自的学科祖师而论,斯密也要比奥古斯特、孔德早半个多世纪,而斯密的《国富论》则比孔德的《实证哲学教程》(以第四卷出版的1839年为准)早63年。这种起源的时间早晚对各自的学科发展是有影响的。2.学科发展脉络和主流体系不同。经济学由斯密而始,经马歇尔的综合,发展为现代经济学,其学科发展脉络十分清晰,作为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业已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相形之下,虽然许多研究领域中,现代社会学仍有其源流脉络,但并未形成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或范式。正如特纳(R.H.Turner)所指出,“问题是缺乏起统一作用的理论范式。这个问题被不同学者提及。这样一个范式应能使精力集中于某方面研究,并能累积成果。”①3.学科界限的划分和清晰化。在社会学起源的19世纪乃至以前的历史,经济学与社会学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如马克思既是经济学家又是社会学家,斯密也被认为是“社会科学家”。
后记
对本教材进行修订的原因有三:一是教材出版后受到市场的欢迎,初印本很快告罄,准备重印时,出于教材不断完善的考虑,感到有修订的必要;二是本教材出版后于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研究生推荐教材,按照要求,须在一年后重印或再版;三是教材主编于1999-2000年访学哈佛,收集了大量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文献,可资修订教材之用。此外,在研究“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课题过程中,我们也深感世纪之交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迅猛,大有一日千里之势,新领域不断拓展,新成果不断涌现。反观本教材,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不少章节的内容已有陈旧之感,不修订不足以反映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和全貌。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于2001年暑假开始着手准备教材的修订工作。通过梳理和研究最新的文献资料,我们认为,教材的基本框架仍有足够的张力,能够满足反映经济社会学全貌的需要,主要的缺憾体现在近年发展较快的几个重要领域,如社会资本研究、网络研究、企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研究等,需要对原先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改写,相应地,对新经济社会学发展演变的介绍也需要更新相关的内容。我们组成教材修订小组,反复讨论需要修订的内容,确定了重点修订的章节,分别开展修订工作,修订初稿形成后,于2002年暑假在杭州集中修改,然后,由主编对全书进行整合和梳理,最终于2003年春正式定稿。参加本次教材修订工作的,除主编和副主编外,主要是经济学系和社会学系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们是李志青、黄沁蕾、曾文慧、陆德梅和李小佳。王星莹和杨蓓娜参加了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参考文献的增补和整理工作。教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也是一项永远有缺憾的工作,当我们最终定稿时,新的研究成果又面世了。对于我们来说,必须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发表的学术成果,准备下一次的修订;同时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学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教材不断完善和改进。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第二版后记对本教材进行修订的原因有三:一是教材出版后受到市场的欢迎,初印本很快告罄,准备重印时,出于教材不断完善的考虑,感到有修订的必要;二是本教材出版后于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研究生推荐教材,按照要求,须在一年后重印或再版;三是教材主编于1999—2000年访学哈佛,收集了大量经济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文献,可资修订教材之用。此外,在研究“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课题过程中,我们也深感世纪之交的新经济社会学研究发展之迅猛,大有一日千里之势,新领域不断拓展,新成果不断涌现。反观本教材,虽然出版时间不长,但不少章节的内容L:有陈旧之感,不修订不足以反映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和全貌。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于2001年暑假开始着手准备教材的修订工作。通过梳理和研究最新的文献资料,我们认为,教材的基本框架仍有足够的张力,能够满足反映经济社会学全貌的需要,主要的缺憾体现在近年发展较快的几个重要领域,如社会资本研究、网络研究、企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研究等,需要对原先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改写,相应地,对新经济社会学发展演变的介绍也需要更新相关的内容。 我们组成教材修订小组.反复讨论需要修订的内容,确定了重点修订的章节,分别开展修订工作,修订初稿形成后,于2002年暑假在杭州集中修改,然后,由主编对全书进行整合和梳理,最终于2003年春正式定稿。参加本次教材修订工作的,除主编和副主编外,主要是经济学系和社会学系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们是李志青、黄沁蕾、曾文慧、陆德梅和李小佳。王星莹和杨蓓娜参加了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参考文献的增补和整理工作。 教材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同时也是一项永远有缺憾的工作,当我们最终定稿时,新的研究成果又面世了。对于我们来说,必须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最新发表的学术成果,准备下一次的修订;同时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学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使教材不断完善和改进。 朱国宏 2003年春于沪上一缘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