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陈莉萍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07出版) 作者:陈莉萍 页数:258
内容概要
《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对袁氏作了较细致全面的考察。本书结构合理,探讨全面,在确立宁波袁氏宗族为城南、南湖两支袁氏后,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侧重于内部结构、性质地位等整体概况介绍,中编是学术、教育、科举、交游与婚姻等振兴策略探究,下编是个体研究。全书既有动态的脉络梳理,也有静态的内部结构、策略的考察,不乏新意。
作者简介
陈莉萍,浙江慈溪人,文学硕士,副教授,就职于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曾短暂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在《文艺报》、《宁波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宁波作家研究论文等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留学生文学”,近年来关注地方文化,主持或参与宁波市青年基金课题、省社科联“学科共建”规划课题、省社科联年度课题、省文化工程等课题8项。 陈小亮,江西新余人,文艺学博士,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曾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当代电影》、《浙江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文章。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及中国美学史研究,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译著《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即将出版。
书籍目录
绪论上编 袁氏宗族的总体考察第一章 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概况 第一节 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发展背景 第二节 宋元以来近代宗族的发展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袁氏宗族第二章 四明袁氏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迁居四明声名渐起 第二节 回旋上升至于鼎盛 第三节 风流余韵延续家声第三章 四明文化望族 第一节 袁氏大族的形成特征 第二节 四明望族的文化品质中编 袁氏宗族的分类考察第四章 袁氏宗族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袁氏宗族的学术贡献 第二节 袁氏宗族的治学精神第五章 袁氏宗族的教育活动 第一节 袁氏宗族的教育者阵容 第二节 参与地方教育 第三节 教育观念及方法 第四节 袁氏宗族的教育效果第六章 袁氏宗族的仕宦经营 第一节 科举社会中仕途努力 第二节 政治舞台上的袁氏 第三节 仕途经营成功的原因第七章 袁氏宗族的交游与婚恋 第一节 袁氏宗族的交游 第二节 袁氏宗族的婚姻关系 第三节 袁氏宗族的婚恋观下编 袁氏宗族英杰谱第八章 名士袁燮 第一节 袁燮的生平 第二节 袁燮的学术思想 第三节 袁燮的政治军事思想第九章 状元袁甫 第一节 忠鲠之士——袁甫 第二节 袁甫的实心实学 第三节 袁甫的教育思想第十章 文人袁桷 第一节 袁桷小传 第二节 文学家袁桷 第三节 应用文大家袁桷 第四节 史学家袁桷 第五节 艺术家袁桷结论附录 附录一:《宋史•列传》袁燮 附录二:《宋史•列传》袁甫 附录三:《宋史•列传》袁韶 附录四:《元史•列传》袁桷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按照全祖望的说法,南湖袁氏“本与城南同出”,袁桷称其鼻祖“尝客于上虞,而耳孙分胙于越土,定居鄞水”,七世祖讳毂占籍开封,“试开封以中书守,当官迁祥符县丞”,后安家于此。袁毂曾孙袁韶年少时受学袁燮,官至同知枢密院事,与权相史弥远的关系密切,任职临安府尹士第,南湖袁氏此时逐渐走向鼎盛。袁韶曾孙袁桷为元初、中期少有的有影响力的入仕南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五次跟随皇帝回大都办公,袁桷的声名支撑起了南湖袁氏的世家余风。南湖袁氏原先也居住于城南,袁韶迁往南湖(狮子桥西),后遂为南湖袁氏。 袁毂与袁毂原为同出,但是袁毂致仕归乡后倡导小宗法祭祀祖先,而袁毂则把家迁往其任职所在地祥符县,两家当已别籍异财。到袁燮一代时,按宋时宗法制度采纳的小宗法,与袁昇家已是属于“五世则迁”的各自有自己的宗子的宗族了。而后为“结为两家之好”,袁韶家当时就与袁燮通谱,排定辈分,以族子就学于袁燮;袁甫与袁韶曾往来,两家通信延续宗族情谊。而入元后,一般关于宗族的世系追认不再局限于“五世则迁”,而多为追远。确实,南湖袁氏的袁桷与城南袁氏的袁裒同学兼同族叔侄情谊,往来密切。可以认定城南袁氏与南湖袁氏间通过这种特殊的联宗方式,又拉近了两个关系疏远的小宗,可算为同一大宗族。 城西袁氏的始祖为从江西南昌扈驾而来的袁子诚,知临安即以鄞城西为家,直到宋末袁镛以身家殉国难为世所称。这点毋庸置疑,戴良的《四明袁氏谱图序》和清人全祖望的《甬上族望表》都说法一致。那么城西袁氏跟上述两支袁氏有无关系呢?在黄宽重依据《江阴袁氏宗谱》所列的《宋代四明袁氏家族研究》谱系表中,明确袁毂同辈的袁震之子袁抗迁江西南昌,似乎可以跟城西袁氏来自南昌的线索吻合,但这一论断尚有诸多疑问未能解开。首先是其间的关系未理清。一是袁子诚是否即是袁抗其后代未能落实。袁抗及其子袁陟均为南昌闻人,其事迹、诗文见于宋代各种文献中。如其后有袁镛般载人史册的人物,应该见于其家世梳理、相关文章。但是现在各种资料均无证明其间的联系。包括袁氏后人、供职天一阁从事史料研究的袁慧的关于西门袁氏的文章,也没有确认这层关系。二是袁抗与袁毂的关系还需要确认。袁毂前面几世的名讳、事迹尚不清楚。其次,支持这两者关系的资料还不是很确凿。目前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资料均来自宗谱。但是袁毂以前各代的情形,相关史料比较缺乏,特别是袁燮、袁甫追述先人往往只到袁毂,只有袁燮的先人墓表提到袁毂父为揆。后人的研究依据的多为宗谱。宗谱为粉饰或隐匿多有不确,有的甚至辈分、次序颠倒,有的事迹为长者讳或夸大其词。就如宁波学者张如安在其《鄞县望族》中所指出的,城西袁氏宗谱本身资料的确切性有待证实,按照常理能找到佐证的资料,恰恰在丰富的地方文献中缺失。从现有的资料看,城西袁氏从江西南昌而来,江西南昌袁氏后世谱系不清、与城南袁氏的关系这两个环节难以解决,则与城南、南湖两支袁氏间的关系还缺乏有效的佐证。因此,本书在讨论袁氏宗族时就暂时将城西袁氏排除在外,以城南袁氏和南湖袁氏这两支家族所结成的宗族为宁波的袁氏宗族代表,来做研究探讨。 (二)有关研究范围的确定 考察宁波袁氏宗族的发展,其鼎盛时期是在宋元时候。袁氏的兴起先是袁毂、袁毂先后进士及第;其后是袁燮父子一代相继中举,无论是仕途还是学术上,在地方乃至朝堂都维持了较强的影响力;到元初时袁桷作为南士中少见的学术型高官,是当时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上的权威人物之一,也是袁氏宗族最后的辉煌。元后明清及近现代袁氏陆陆续续仍有闻人出现,但作为宗族的整体性发展已不如宋元时期那么典型。因此,本文聚焦于北宋庆历以后至元初、中期泰定初年这个相对集中的时段,且以宋代为主,试图通过整体、局部和个体三方面来分析宁波该宗族的兴衰起落。
编辑推荐
《宋元时期四明袁氏宗族研究》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对袁氏作了较细致全面的考察。全书结构合理,探讨全面,在确立宁波袁氏宗族为城南、南湖两支袁氏后,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侧重于内部结构、性质地位等整体概况介绍,中编是学术、教育、科举、交游与婚姻等振兴策略探究,下编是个体研究。全书既有动态的脉络梳理,也有静态的内部结构、策略的考察,不乏新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