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恐龙做成大餐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邢立达  页数:215  
Tag标签:无  

前言

恐龙,我吃给你看    宁财神    这几天,我一直在幻想这样一个场景:我与著名美食家沈宏非、殳俏等聚会,蹭吃蹭喝,席间听他们讲美食。酒过三巡,我问诸位:“平生吃过的最稀奇的食物是什么?”大家得意洋洋地回忆了一溜,无非是些熊掌、松露、鲸鱼肝而已,我轻蔑地笑了笑:“美食家也不过如此嘛。立达,告诉他们,你吃过什么。”“没什么,猛犸肉而已!.,    是的,四五千年前的猛犸肉,被科学家从西伯利亚的冻土层里挖出来,放进冷库后,千辛万苦带回日本。其中一位研究者偷偷割了一小片,带到加拿大,与弟兄们分享——煎,十成熟,加盐。开饭前,他们各吃两粒抗生素,挥手道别。随后,法国人吐了,做了一宿噩梦;日本人骇了,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激动万分;中国人,也就是本书的作者——邢立达先生,冒着“生命危险”为广大网友写下了食评:“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味道。”最后,那锅煎过猛犸肉的油也没浪费,用来给他的宠物狗炒了个鸡蛋当夜宵。这件事,在微博上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纷纷扼腕,对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大加谴责。对于他们的反应,我认为可以总结成五个字:羡慕嫉妒十艮。    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美食,不断地挑战自我,每一次尝鲜,都是一次华丽的冒险。蘑菇、生蚝、大闸蟹,这些可以刺激味蕾的字眼,对第一个尝鲜的人来说,都蕴含着不可名状的危险。现在想来,第一口,也许是因为饥饿,也许是因为好奇,也许是因为他们听到了食神的召唤吧。我更倾向于相信最后一个理由,温饱之后,对美食的欲望自动浮现。这种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可以无视脂肪肝和“三高”的危险,可以选择性忽视日益壮大的肚腩,只为了一次次去感受美食与味蕾接触时,那股奇异而动人的电流。如果某天,人类终于能够把脑神经解码,用电流刺激大脑,让我们凭空体验各种感觉,我相信,美食与性高潮的电流,一定是同一个频率。    作为一个重口味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伸出舌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远古世界。在他的笔下,恐龙不再是一具具惨白的尸骨,不再是谁也看不懂的学术名词,而是一块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肉。看完这本书,你会祈求上苍,赐我们时间机器吧——脸盆一样大的生蚝、新奥尔良烤翼龙翅、金黄娇嫩的托斯特巨蛸烧、硕大的溏心恐龙蛋……我要去白垩纪,想尝鲜的朋友跟我走,从第一章出发!

内容概要

  软腻幼滑的溏心伤齿龙蛋、外焦里嫩的熏邓氏鱼、脆生生又鲜美动人的瓦蛤刺身、肯德基香酥炸暴龙,再加上一道醇香顺喉的白果炖小盗龙汤,最后来几个爽口弹牙的鱼龙肉丸,好一顿史前恐龙大餐!
  这是一本恐龙时代的菜谱,用美妙的食物香味吸引你走进史前恐龙的世界!作者一边教你料理各种恐龙食材,一边讲述好玩的恐龙故事,幽默的文笔和渊博的知识让你恨不得马上回到侏罗纪抓只恐龙大快朵颐!

作者简介

  作者/邢立达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研究生、80后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学松鼠会资深成员,专注于兽脚类恐龙以及恐龙足迹学。已出版古生物科普书籍约60本,同时为《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或设专栏,多次在CCTV各频道为公众介绍古生物知识,被《美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最畅销的恐龙书作家。
  美食顾问/王国栋
  凭着对美食的执着爱好,在旅居新西兰、日本、美国的多年里,不停学习各种美食,目前为多家美国本土杂志撰写美食专栏,作品多见Better
Homes and Gardens、Men's Uno、 Food & Wine等杂志。
  科学顾问/ 菲利普?柯里教授
  世界上兽脚类恐龙研究方面最有经验的权威、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恐龙专家Alan
Grant的原形。目前为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席、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教授,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书籍目录

序一 恐龙,我吃给你看! / 宁财神
序二 史前厨房的后厨机密 / 殳俏
自序 “吃货”的终极盛宴 / 邢立达
Chapter1 恐龙编年史上的圣餐
他们在恐龙肚子里吃大餐
恐龙编年史上的第一顿圣餐
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大手笔
梁龙雷到了法利埃总统
浪漫巴黎,以古动物之名入菜
Chapter2 前菜
【雷啸鸟肝——史前最强鹅肝】
法国鹅肝的源头在哪里?
美味背后的巨大痛楚
做份史前大鸟肝怎么样?
史前超级大鹅的烹饪秘诀
【恐龙蛋要溏心才好吃】
鸡蛋,最平凡的食材
从鸡蛋到恐龙蛋
最聪明的恐龙留下“完美一蛋”
溏心恐龙蛋的种种诀窍
【吃出浓郁海滋味的熏邓氏鱼】
黑黑亮亮的史前“熏鲑鱼”
史前海世界的狠角色
脊椎动物史上咬合力最强的动物
熏了它!熏了它!熏了它!
Chapter3 汤
【辽西食材之精髓,白果炖小盗龙】
银杏叶上的科学精神
银杏已经走过了2.7亿年
匪夷所思的四翼飞天恐龙
吃完龙肉一定要记得饮龙汤
【奶白色的韩式鹦鹉嘴龙尾汤】
托儿所的恐怖袭击
长着鸟喙的小“石狗”
可媲美牛尾的白垩纪食材
通往奶白汤色的成功之路
Chapter4 副菜:鱼及海鲜类
【鲜嫩肥香的海口鱼炒蛋】
穿梭5亿年的时光
生命史上的最迅速、最宏大、最深远
脊椎动物演化的大幕在徐徐拉开
我们真的逮到了一条鱼!
做一道“前寒武之春”吧!
【费力制作原味烤奇虾】
龙虾一度是正牌的贫民食物
在龙虾州大啖龙虾
好一条奇怪的虾子!
“五”,周桂琴的幸运数字
挖一个大坑埋奇虾
【海味十足的瓦蛤刺身、铁板烧和煲粥】
史上最恐怖的海洋无间地狱
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双壳动物
从开蚝刀开始,拆解大瓦蛤
【东瀛来风,金黄娇嫩的托斯特巨蛸烧】
大王乌贼的恐怖传说
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大王酸浆乌贼
头足动物的分类指南
沦为佳肴的史前亲戚
章鱼烧,大阪第一美味!
【爽口弹牙的鱼龙肉丸】
追寻史前大洪水的铁证
别了,励志形态的玛丽?安宁
最早成功重返大海的爬行类
潮州牛肉丸的启发
Chapter5 主菜(禽鸟肉类)
【HOW ARE YOU TODAY?请来一份炸暴龙】
上帝创造了炸鸡
暴龙,古生物史上的最强偶像
地狱溪的意外发现
《侏罗纪公园》将真实上演?
鸡肉是暴龙肉最好的替代品
【北非风味的酷司酷司风神翼龙胸肉】
发现翼展12米的空中巨怪
连风神也嫉妒的物种
三毛和荷西成婚的地方
【卡郡特色的辛香小炒狗鳄肉】
重获生机的短吻鳄
美国人最喜欢你点鳄鱼肉了!
撒哈拉沙漠的史前鳄鱼帮
挑战美国版的“川菜”!
【火辣辣的馋嘴魔蟾】
青蛙是“益虫”
馋嘴蛙的老花子传说
“准备吃光所有东西”的牛蛙
马达加斯加的魔鬼蟾蜍
馋嘴魔蟾请一定记得加丝瓜
【鲜嫩细滑的似鸡龙肉火锅】
哥斯达黎加云雾岛的加里米玛斯
鸵鸟的Cosplay
似鸟龙类的荤素之争
驱走冬季凉意的是火锅
【生煎猛犸象腿肉片】
“你不敢吃的100种食物”之31号
缔造历史的亚当斯标本
一头身披长毛的幼猛犸象
各种悲剧的加克夫标本
猛犸象的防寒秘诀
*跋 一本穿越时空的菜谱 /黑 衣*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让光阴掠回1853年的除夕夜,伦敦西德纳姆镇郊水晶宫正灯火通明。21位科学界和商界的名流雅士济济一堂,环坐在一个巨大的、未完工的禽龙模型内,一场盛宴正在杯觥交错中欢快地进行着…… 列席的诸位大拿是当时世界上最卓越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者:时任英国地质学会会长的福布斯(EdwardForbes)是其中的执牛耳者;大英自然史博物馆自然史部总监欧文爵士(RichardOwen),他同时也是维多利亚女王和两位首相的朋友,并于11年前创造了“Dinosaur”(恐龙)一词;著名的动物画家、雕塑家霍金斯(BenjaminW.Hawkins),水晶宫的恐龙模型都是他制作的;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兼牧师巴克兰(WilliamBuckland),世界上第一只恐龙的命名人,喜欢在房间里饲养鬣狗和豺作为宠物;世界博览会发起方的名誉代表富勒(FrancisFuller),他是一个摆设。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座位前方的名牌上,悍然写着居维叶男爵(GeorgesCuVier)和曼特尔(GideonMantell)的名字,前者是法国动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奠基人,卒于1832年;后者是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禽龙的发现者、命名者,卒于1852年。多说一句,曼特尔是被欧文一路迫害致死的,属于“你不死,我睡不着”的那种。 当新年钟声敲响时,福布斯站起身来,领头吟唱了他专门为此次宴会创作的歌曲,最后一段还请诸位宾客一起合唱(吼!),这果真是古生物学者迎接新年的绝好方式啊! 水晶宫中的这一幕来自一个有趣的创意。1849年世博会闭幕后,水晶宫被拆除并迁往新址重建。为使新水晶宫更加精美,约瑟夫拜访了大英自然史博物馆的欧文,希望能制作一批恐龙模型装点新水晶宫公园的几个小岛。恐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老生常谈的玩意,而是媒体的宠儿,很是符合世博会的“求新”之精神。欧文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可以让自己出名的机会,在他的力邀下,雕塑师霍金斯开始为新水晶宫制作恐龙模型。 面对这一项前无古人的工作,霍金斯首先参考了曼特尔的禽龙复原图。在曼特尔的复原图中,禽龙就是远古时代的大鬣蜥。当时居维叶和巴克兰复原的沧龙同样也为蜥蜴型,所以曼特尔就按照蜥蜴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套入”禽龙化石,于是,复原出来的禽龙成了一只大鬣蜥怪。它和鬣蜥一样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弯曲的四肢支撑着巨大的躯体,最引人注目的是,这禽龙的鼻尖还长着一个角(后来我们知道那是它的拇指爪)。 水中的鱼龙与蛇颈龙,按霍金斯原先的设计,是要用人工的仿真海潮来产生潮汐,使鱼龙与蛇颈龙能沉浮于其间,但后来因故没有实现。所以,现在公园里的鱼龙和蛇颈龙被复原成海岸旁的“居民”。但与禽龙那个可爱的错误小角相比,鱼龙则有一项前瞻性的正确复原,霍金斯给鱼龙加上了对称的尾鳍,而这在当时还没有发现对应的化石证据。直到19世纪末期,鱼龙尾鳍印痕在德国霍斯马登(Ho1zmaden)被发现后,我们才知道鱼龙确实有对称的尾鳍。 哺乳类的曲齿兽则被复原得像只巨型青蛙,具有强有力的后肢以及短小的身躯。(现在我们知道曲齿兽应该是修长体型。)此外,还配上了俯身悬崖的翼手龙和海边晒太阳的真蜥鳄,等等,好一幅生机勃勃的中生代景观。 最终,霍金斯一共交出了25种史前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模型,这其中包括恐龙类的禽龙、巨齿龙、林龙;其他爬行类的鱼龙、蛇颈龙、沧龙、海龟、翼手龙、真蜥鳄;古哺乳类的大角鹿、二齿兽、曲齿兽、古兽马、无防兽和大地獭等。这些原尺寸大小的史前动物模型,被依序摆置在人工湖边,这个公园也因此被视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主题公园。更重要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对恐龙还没什么具体的概念,霍金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制作恐龙模型的人,第一次具体化了人们对恐龙的想象。 现在,虽然新水晶宫的主体建筑早已在火灾中全毁,但霍金斯的模型却仍然屹立在湖畔,而且在千禧年后,英国政府还专门派人修复并粉刷过,整个场景更胜从前。人工湖周围丛林繁茂,浓密的枝叶簇拥着一个个恐龙模型,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当你步人这个景致缤纷的公园,漫步在木栅栏围住的小径中,可见针叶树遮天蔽日;当你穿过碧绿色的湖泊,可见一个个小小的岛屿散布其中。树丛之中,隐藏着原尺寸大小的绿色的禽龙、巨龙、林龙…… 不知不觉中,那种史前蜥蜴的形象就会悄悄潜入你心底,成为你往后古生物情结的一部分。想当年,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欧文,坐在禽龙饭馆的头部位置,他心里一定非常得意吧!他一直嫉妒的曼特尔已经挂了,恐龙学在他手中创立,水晶宫模型也名声远扬,留传百世。

后记

一本越时空的菜谱    立达还未到艾伯塔大学去攻读博士学位时,我们几乎天天如一家人般围着一张餐桌吃饭。从北新桥的泡椒牛蛙到金宝街的港式火锅,从豆腐池胡同的马来西亚小厨到四季青桥的日本料理,或者在家风卷残云般扫净我太太秘制的红酒焖牛肉——我们都是饕餮之徒。    餐桌上愉快的交谈往往围绕着立达的研究方向——当时主要是古生物的功能形态学——而展开。比如对某种具有奇特头冠的翼龙类进行空气动力学实验,以及用流体力学模型来比较晚三叠世鱼龙与现代海豚哪个物种表现更优秀……    当然,其间一定还会穿插评论某道菜肴是否选材精良,是否烹制得当。当盘盏中出现带着厚厚皮层的龙趸(巨石斑)切片或者张螯舞爪的澳洲龙虾这类不寻常食材时,话题往往就转入了探讨霸王龙肉能否满足美食家挑剔的口味这类非常不稳重的领域。    一转眼,立达已经远赴北美两年了。一想到他日常餐盘上的可怕内容(我心目中的加拿大对于一个中国老饕来说无异于荒漠),总会念叨上一句“可怜的孩子!”——也许,对于美食的幻想就是这本《把恐龙做成大餐》面世的原因?    在这本书中,老饕的非分之想与古生物学者的严谨推论,就像加勒比咖啡豆与爱尔兰威士忌的携手一样出人意料而又理所当然,就像夫妻肺片与香槟的结盟一样惊世赅俗而又妙趣天成。良厨临俎案,首先是相食材。如果将本书作为一本穿越时空的菜谱来读,其最精妙处就在于这个“相”字。对于早已灭绝的物种,立达通过对化石重建过程的描述,确认其与现生物种在进化链上的关系,分析该物种所处的生态环境并推论其行为模式,近乎完美地展示了一个大厨相食材的技艺。而烹制与搭配调味的精巧手段,亦足以刺激每一位阅读本书的食客想象这一道道虚幻佳肴时的唾液腺分泌。    迪斯尼那部动画片《美食总动员》中,年迈的美食家终于尝到那道法式杂菜煲时,潸然泪下:“这道菜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烹制的菜肴滋味。”美妙的食物,能够唤起我们潜藏在大脑最深处的记忆。而作为一个生存在新生代全新世的人类,当立达用文字将一道道美味珍馐上传到我的右颞叶皮层,越过那张铺着雪白台布的餐桌,我看到亿万年前的太阳正在苍茫大地上迅速落下。于暝色四合之际,辽阔无垠的大平原之上,一群庞然大物正迈着庄严无比的步伐走向远方。    天边有颗流星划过。    老友 黑衣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立达除了活络于我的课堂与挖掘现场之外,在厨房也充满了斗志和创意!如果有朝一日恐龙复活,他一定比谁都兴奋。    ——菲利普·柯里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席    我在5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五花八门的恐龙创意,但把恐龙做成菜还是第一次,东方小伙子的绝妙创意让我惊叹不已!    ——杰克·霍纳古生物学家、《侏罗纪公园》总顾问    独一无二的美味经历,与众不同的舌尖体验——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而是通过美食传递古生物学信息。科学知识以外,你又得到了美味食谱。    ——冰清海外美食专栏作家    那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的古生物的年代……邢立达从鹅肝联想到古老的雷啸鸟,从如何烹饪其肝脏而展开无穷的想象力。他定制了一份来自几百万年前的食单,等待我们展开书卷慢慢品味。    ——婉容美食专栏作家    从远古的那些奇幻食谱,到现代的顶级美食,他可是一点儿也没放过。看下来,我心中只有“羡慕!嫉妒!”这些字在刷屏。但是,就算羡慕到咬手绢也想继续看!    ——林竹美食专栏绘本师    尝试前所未有,想法标新立异。危险地带挖恐龙,书房里研究恐龙,居然还厨房里烹饪恐龙,真是名副其实360度零死角的恐龙达人!    ——罗晓韵知名摄影师

编辑推荐

《蓝狮子•果壳阅读视界5:把恐龙做成大餐》由邢立达编著。作为一个重口味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伸出舌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远古世界。在他的笔下,恐龙不再是一具具惨白的尸骨,不再是谁也看不懂的学术名词,而是一块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肉。希望《蓝狮子•果壳阅读视界5:把恐龙做成大餐》能为大家带来一段混杂着恐龙新知旧识、科学史八卦、世界各地风味美食的休闲之旅。我在茫茫古生物中,苦心寻找最接近于现代食材的动植物,虚拟着“煮只恐龙做大餐”,希望让你真正体会到当古生物学与美食碰撞在一起时的那种奇妙。现在,请随我走进史前大厨房吧。

名人推荐

立达除了活络于我的课堂与挖掘现场之外,在厨房也充满了斗志和创意!如果有朝一日恐龙复活,他一定比谁都兴奋。 ——菲利普·柯里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主席 我在5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五花八门的恐龙创意,但把恐龙做成菜还是第一次,东方小伙子的绝妙创意让我惊叹不已! ——杰克·霍纳古生物学家、《侏罗纪公园》总顾问 独一无二的美味经历,与众不同的舌尖体验——这不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而是通过美食传递古生物学信息。科学知识以外,你又得到了美味食谱。 ——冰清海外美食专栏作家 那是一个充满了未知的古生物的年代……邢立达从鹅肝联想到古老的雷啸鸟,从如何烹饪其肝脏而展开无穷的想象力。他定制了一份来自几百万年前的食单,等待我们展开书卷慢慢品味。 ——婉容美食专栏作家 从远古的那些奇幻食谱,到现代的顶级美食,他可是一点儿也没放过。看下来,我心中只有“羡慕!嫉妒!”这些字在刷屏。但是,就算羡慕到咬手绢也想继续看! ——林竹美食专栏绘本师 尝试前所未有,想法标新立异。危险地带挖恐龙,书房里研究恐龙,居然还厨房里烹饪恐龙,真是名副其实360度零死角的恐龙达人! ——罗晓韵知名摄影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把恐龙做成大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3条)

 
 

  •     看到《把恐龙做成大餐》的书名时,我并没对它产生十足的兴趣。对于那些有关古生物的科普书,我总是习惯性地敬而远之。虽然我以前是学生物的,但一想到那些滔滔不绝的古生物学名词,还是本能地想屏蔽掉这些索然无味的知识。即使我是个吃货,但看到“大餐”二字,我还是提不起兴趣,生怕这是一桌精神大餐,看不到半点珍馐美味的影子。
      不过当开始阅读序言的时候,我便立刻沉醉在文字诱发出的味觉满足感里面。一口气把书读完,嘴里满是口水,而脑中则多了一点对恐龙们的兴趣。科学未必无聊,美食也能学术。此外,这本书的另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体贴地把握了整本书的信息量,使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知识融入生活,而不是塞入生活。
      作者是名严谨的古生物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个十足的饕客。他是Ross Geller和Jimmy Oliver的混合体。他品尝口中珍馐之时,自己脑中那一片学术的细胞依然保持可贵的独立精神,所以作者总能想到口中食物的祖先到底姓甚名谁。正是作者自身的这种“杂种优势”,能让他成功地将一个活生生的远古世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也能让读者像旅游般轻松地到化石挖掘现场去走走看看,像熟人串门子似的与古生物研究者谈谈闲天、聊聊八卦。
      对于重口味吃货们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场文字盛宴。香煎史前大鸟肝、溏心恐龙蛋、熏邓氏鱼、白果炖小盗龙、韩式鹦鹉嘴龙尾汤、海口鱼炒蛋、原味烤奇虾、瓦蛤刺身、托斯特巨蛸烧、鱼龙肉丸、炸暴龙……单是看看名字,恐怕就会把持不住了吧。如果你是美食发展史的爱好者,这本书也是不容错过的,从法国鹅肝到日本的章鱼小丸子,从炸鸡到馋嘴蛙,作者总是能讲出个所以然。作为一个美食DIY爱好者,虽然我并不赞同恐龙肉很好吃,但我看里面的烹饪菜谱时真是情不自禁地手痒呢。
      当然,对于穿越爱好者们来说,这本书也可以当成是一本《中生代穿越者生存指南》。作者不仅能告诉你,倘若一不小心穿越回巨型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时代后,你该怎么填饱肚皮,他还细心地指出,那个时代到底是怎样的危机四伏和险象环生,能让那些大型动物变成化石的危险地方,你可千万不要好奇地想去一探究竟哦,变成石头再穿越回现代可没什么浪漫可言。
      最后,来说说这本书的点睛之笔吧。艾禹的插画散发着一种小清新的文艺感,也不乏实用的动画式幽默感,非常符合整本书的调调。不过让人觉得可惜的是,这些插画本该独霸一张纸,好让我可以把它们扯下来,跟廿一客的餐具包装一道被贴在墙上。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我会这样说:美食与科学缠绵的画面真是分外性感。
  •   这是一本怪异有趣的小书,充满了怪诞的思维,还滴答着吃货的口水。作者用美食技巧和恐龙知识做了一桌好菜,奇异无比、乐趣无穷。溏心伤齿龙蛋、熏邓氏鱼、白果炖小盗龙汤、韩式鹦鹉嘴龙尾汤、海口鱼炒蛋、瓦蛤刺身、托斯特巨蛸烧、肯德基香酥炸暴龙、辛香小炒狗鳄肉、似鸡龙肉火锅、生煎猛犸象腿肉片等等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做不到的。

    恐龙,曾经是多么强大的种群,垄断了地球的海陆空一亿多年,最终难逃灭绝的命运。就在我们跟随作者快意“恐龙大餐”|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那么一丝丝的担心:有一天,人类会不会也成为某个种群的“点心”?其实,有人以来、有史以来人类对于自身来源与归处都充满了好奇和疑虑,我们从哪里来?最终都哪里去?这些思考与探索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与发展,创世神话和世界末日等传说或预言正是响应这一需求而诞生的,尽管答案的正确与否都是未知,但是人类的这种探求从未停止。

    这种探求不仅仅表现在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探求上,还表现在对其他种群的关注和研究上,当然,这样的探求与研究更不可能放过那个统治地球1亿6千万年之久的种群——恐龙。虽然大部分的恐龙已经灭绝,但是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龟鳖、蜥蜴、鳄鱼、蛇、鸟等动物的身上找到他们的影子。虽然作者讲述的形式可以戏谑无常,但是古生物研究本身却不容半点妥协。在古生物考古界,恐龙化石造假和偷盗贩卖的事情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往往把古生物研究的方向引入歧途。辽西曾经就有一位伟大的农民,根据一块恐龙化石的前半部分造出了下半部分的化石,很快根据这两块恐龙化石所研究的结果也被登载在了美国的权威杂志上。徐良对这个研究结论心存疑虑便再赴辽西,幸运的是徐良找到了那快恐龙化石的后半部分,错误才得以纠正。像徐良那样能够运地找到化石的另一半从而拨乱反正的事件毕竟是屈指可数,所以严谨求证不仅是对恐龙负责也是对人类自己负责。本书中提到一个关于银杏树叶估计叶面不同的问题,就是严谨求证的一个好例子。戏虐调侃不过是为了增进学习知识的乐趣,看似枯燥无味的古生物考古其实充满了乐趣。
  •   《把恐龙做成大餐》是一本关于古生物和各国饮食文化的科普类读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邢立达先生将看似毫无联系的两种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读过邢立达先生其它著作的朋友都知道,“邢氏恐龙书”的特点就是以历史和趣闻为切入点,让青少年读者把学习古生物知识变成一种兴趣,而不是像对他们的教科书那样,看成一种负担。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便是成年人,大多数站在“恐龙”面前,也是只能感慨自己所知还不如孩子广泛。所以,对待大龄学生和成年读者,以一个绚丽而丰满的历史背景和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特殊领域(考古学)为这堂课的开局实在是不二之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一次,邢立达先生又选择了所有人类难以抗拒的诱惑来将你拉进恐龙世界,那就是美食。

    尽管书名中十分大胆的要以恐龙肉为食物,但是这里并没有缺少对曾经的地球主人任何不敬。在每一章中,作者都会首先从我们现有的经典美食入手,再一步步通过食材的特性与恐龙的某一相似处相结合,最终达到可以以恐龙为食。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轻松掌握三方面知识,第一是美食知识,包括每一道经典菜肴的渊源;第二是相对于本章美食的恐龙知识,当然也不乏对远古其他种类巨兽的介绍,有该种恐龙的体态特征、饮食习惯、习性特点等等;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恐龙与本章美食的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如何将已经消失的和现在存在的两种事物有机结合,这个方面可以算得上是本书的精华所在。理由很简单,前二个方面,任何一个美食家或考古学家似乎都有可能写出来,但是最后一方面,如果最开始没有一个奇思妙想,肯定是难以出现下文的,其次没有一个兼吃货与考古学家于一身而且还会写书的人物存在,显然更不可能发生什么。然而历史总是在创造奇迹,如今邢立达和他的这本书就是个奇迹。

    每个人都可以做奇怪的事,但是如果那些事没有意义,也就真的很奇怪了。但是前面提到的第三个方面,并非无益于世。首先,将恐龙与现存的事物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传承和致敬。纵观地球历史,从没有人类到人类出现,再到未来人类消失,而后新或是别的物种(如果不出现新的物种,当然很有可能是老鼠、蟑螂、蜈蚣、蝎子之类的,原因暂不累述)统治地球,这个你争我夺的人类文明,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如若我们对历史、对地球曾经的统治者和我们的前辈——恐龙,没有丝毫敬意,或是放任自己对其不作为,那么从普遍的价值观来看,这种行为将使我们与我们眼中的低等动物无异。因此,作者变着法儿的让人们了解恐龙、掌握远古的知识,让人们懂得追根溯源、返祖归宗,这种壮举和精神都令我十分佩服。
    其次,本书充分发挥了哲学理论“联系无处不在”的精妙之处,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对恐龙的科学理论搬进了厨房的烹饪实践,把餐桌上的鸡鸭鱼肉换成了远古的猛禽巨兽,同时也给中国中小学枯燥的教学方式提了个醒儿……然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意义,是又一次轰轰烈烈的把恐龙本身推进了人们的视线。

    也许,只存在了2800万年的人类,难以理解在三叠纪到白垩纪这1亿6500万年里,地球上2目7亚目57科350余属800余种形态各异的恐龙(数据来源网络),过着怎样奇妙多彩的生活,更难以想象当时的地球是何等天高云淡、山河壮丽,也许我们单纯的把恐龙看成一种野生动物,如同多年以后我们的接班人看我们一样,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所谓的人文精神。但是,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记住:地球曾经的统治者从未破坏过地球。

    晚饭的时间到了,让我们暂且合上那些消逝的历史与典故,坐到餐桌前,对着一桌子美味佳肴,先为恐龙祷告。

  •   松鼠会出美食书啦!龙帝这本美食+古生物的书看起来就鲜嫩多汁吖,看到当当有货立马下单一本。知道这书的作者邢立达还是因为之前他在微博上说吃猛犸象肉那件事,从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个资深吃货,没想到他这么快出了美食书,而且是拿恐龙做食材的书。
    书的排版很舒服,看起来不累,作者写了好多古生物学界的小故事,虽然对古生物没啥兴趣,读起来却也兴致盎然,嗯,可能是因为美食的诱惑太大了。
  •   吃一次恐龙的大餐《把恐龙做成大餐》

    在所有灭绝的动物中,恐龙应该是最受我们喜欢的动物,因为它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动物的认识,感觉它好像是从另一个世界中跑来的。在上保护动物的课程时事先收集了一些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有度度鸟、斑驴、袋狼,这些我还都多少能看出来,剩下的那些我都认不出来是什么了。不过小学生能认出几个我不敢保证,但是我敢保证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认出恐龙。

    关于恐龙出版的科普书肯定比任何其他还存活的动物还多,从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恐龙热就从来没有降过温,恐龙模型遍布世界,恐龙展览到处都有,连熊猫都没法相比。

    在我看过的很多介绍恐龙的科普书中,这本书并非以图片精美而取胜,但是从内容的角度出发,这本书应该是恐龙科普书中的精品。因为作者真的是一位研究恐龙的学者,而且作者也和我们一样喜欢恐龙。

    这本书在介绍了大量的恐龙知识的同时,还创造性的和一次大餐结合起来,让你尝尝恐龙的味道。作者喜欢恐龙,同时也特别喜欢吃,呵呵两点结合起来的确很有创意。并且围绕着这个两个主题,书也写得很贴切。如果真有一天,有机会把恐龙做成大餐,估计这本书应该是最佳的菜谱参考。作者没吃过恐龙但是作者却真的吃过几万年前的猛犸肉,据说味道一般,因为早就过了保质期。

    书中对恐龙的介绍,展示了作者对恐龙的透彻了解,并且加入了自己研究恐龙的故事,写得很精彩,不过最让人难以忘记的,还是那段好像“侏罗纪公园”的描写,科学家们竟然在恐龙腿骨化石中发现了血管和红血球!这可比那个琥珀中的蚊子血更让人惊奇!现实往往超越了人们想象的极限,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和作者进行一次恐龙的大餐吧,在品味恐龙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很多恐龙的知识,成为一名专家级的恐龙爱好者。也许有一天你会因此喜欢上史前生物学,也能够像作者这样和恐龙亲密接触,或许真的有一天,你会发现真正的恐龙肉,到时候别忘记尝尝到底什么味道哦!
  •   很久不看古生物的书了,这次被封面和一些来自果壳网的章节介绍所吸引,就买了一本翻翻,结果就放不下了,忍不住要上来夸几句。真是本别出心裁的书,它不但重新唤起了我对恐龙的好奇心,还给了我许多前所未有的乐趣,什么溏心恐龙蛋啦,史前鹅肝啦,白果炖小盗龙啦,简直不知道这作者怎么想出来的。

    而且这书可以说老少咸宜的,拿给小孩子看,是很好的启发想象力的读物。我妈六十多岁的老人家了,听我讲起来也津津有味,她爱好厨艺,和她聊聊这个拿恐龙做菜好像很对胃口的说。
  •   终于拿到新书啦,当当的物流还算给力。
    距离上一次看恐龙题材的书好像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像还是少儿时代看的恐龙图鉴之类的东西...看书名以为是科幻题材的书,翻开之后发现竟然是一本把恐龙和美食混搭的书,作者一边介绍各种美食,一边告诉你这要是在恐龙生活的时代,你可以抓一只什么样儿的恐龙做成替代的美食。作者写得很好玩儿,书里的恐龙都很可爱,甚至还有点憨,完全颠覆了印象中狰狞的形象。
    书中的插画还是很有爱的,有一种...朴拙的感觉,哈哈
  •   全心专注地投入恐龙事业,整天在荒山野地里跑来跑去,满地找恐龙化石,一副严谨的科学工作者的态度,但是,有时候又像一个贪嘴的孩童一样天真顽劣,随口一笑话,随手一涂鸦,时不时做点疯狂的事;面对那些珍贵的化石,您以为他在认真地考究其年代,结果哪想着人家在“意淫”,如何把这里面的东东煎了煮了,变成无比鲜口的美食,放到嘴里。文字中满溢的其对美食的欲望,实在是,让人叹服。看着看着,心底发笑,一个正儿八经的科学家,怎么也可以如此无厘头的。不过想想,这才是人性的真实的一面。
    从某种角度讲,很羡慕他的人生,活得如此精彩,执著于自己所追求,乐在其中,享受生命的每时每刻。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生活,也不乏枯燥,艰辛处;而作者却把它变得如此有声有色,恣意盎然,让人神往。
    人生不长,应珍惜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有时候,应停歇下来,像品尝每一道美食一样,慢慢悠悠地品尝你的生活,尝出个中的滋味。
    相信,当作者老了的时候,懒懒地靠在海滩边的躺椅上,望着缓缓落下的夕阳,想着过去的一生,一定是回味无穷的。
  •   从小对研究恐龙的科普书籍就比较感兴趣,这本书依旧给了我不错的感觉,是一种另类的体验。作者如此将恐龙做成大餐,怎能不令读者兴趣陡升?书中还列出了诸多网友给出的参考书名,真是爆笑不已。
  •   经提醒发现这书的封面好有趣!封面和封底展开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一个厨师拿着锅和铲在追一只恐龙。作者是一个古生物学家,肯定也是个吃货,书中介绍了很多好吃的。作者最强大的地方在于能把一样平凡的食物描写得非常非常好吃的样子,比如溏心蛋,看了他的描写恨不得立刻马上去做一个来吃。
  •   一直支持果壳阅读视界 第五本竟然是讲恐龙的 用了种蛮特别的视角来讲述史前的动物们 有意思又有知识 不错不错 真的非常不错
  •   我爱吃,也爱科学,最完美的是吃着就科普了。
    暂时只看了前两章,不得不说,十分有意思。
    这本书里既有恐龙的故事,还有一群跟恐龙有关的人的故事,还有食谱!!
    内容丰富,言语生动,值得一读。
  •   集科学与美食于一身,不过看着看着毛骨悚然,好血腥的对待恐龙哦哦哦哦
  •   记得有部恶搞的电影叫做《被时间遗忘的土地》,里头貌似就有做恐龙餐的情节,真没想到有人把它演绎得那么一本正经地写了本书出来!!!学术范儿也有了,吃喝玩乐也有了。查了一下,还是一位吃过万年猛犸肉的主儿,这这这都什么事儿啊!!!

    说实话,我这会儿满脑子的炸暴龙,吼吼,去吃啦!
  •   我记得,在小的时候,我们总是很天真说,我的梦想是,我要当一个威风凛凛的警察;我的梦想是,当一个科学家;我的梦想是,我要当一个宇航员,登上月球,遨游宇宙;我梦想是,我要当世界上的第二个比尔盖茨等等,但后来,都渐渐遗忘,回归于现实。为每天的柴米油盐而奔波,为每天琐碎的事情而烦闷;不小心,沦为“房奴”、“车奴”、“卡奴”,在拥挤的公交上,尘土弥扬的街道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中穿梭,有时候,会忘了自己想要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徒于劳作,徒于奔波,忘记了自己起初的出发点是什么…..曾今的梦,儿时的梦,又有多少人会继续执着下去……

    所以,从某一点上,很钦佩作者,从儿时集各种恐龙卡片,看百科全书的知识讲解,听妈妈讲故事,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去不断挖掘它,不断地学习它,将它升至为自己的一门的专业的独有的技能,一份一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这正是自己所热爱的,可以奉之以所有,投之以全部的事业。这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

    多少人,一生虚图碌碌,
  •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产生真的享受恐龙大餐的感觉
  •   不但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还多了解了一些做菜的知识,呵呵。这个星期天又书里看到的小知识,把汤烧的超好喝。哈哈,这也算学以致用了。
  •   配图虽然挺可爱的,但如果加些比较具有科普性比较细致的图就更好了,弥补我们这些不熟悉恐龙的人对文字描述不可感的不足。另,真是吃货的福音。
  •   书还没有看完,刚看了一半。
    文笔非常有趣,喜欢恐龙的一定不能错过。

    看了之后,真心崇拜起作者来了~~~
  •   一本关于恐龙的科普小册,很有趣。不得不说,理工科的思维发散方式真的很喜剧,对恐龙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看看
  •   一看题目,有点唬人。
    不过作者的确有写吃过四五千年前的猛犸肉,吃完后,非常淡定地写下:“和野猪肉差不多,粗糙的口感,邪恶的感觉,有点沙土的味道。”深表其强悍,有为科学“献身”之意。读到作者对他朋友莆田先生吃猛犸肉的描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咬了一口,嚼了五十五下……写上:猛犸肉入口的时候,我想到了残剑横刃;当它接触牙齿的时候,犹如童年的古生物爱好者之梦和我融合;当它抵达味蕾的时候,我看到了猛犸死前的一幕幕……似乎真的穿越了千年!活着真好!”读着心里面,万分紧张,也好奇四五千年的肉跟今人的体质有没有什么奇妙的化学反应……不得不感慨其勇气,自然也足见其对未知领域的强烈的好奇心,对美食的孜孜追求,对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的浓厚兴趣。
    当有人反驳其“近乎疯狂的行为”时,作者说,作为古生物学者,这也属于科学探索的一部分,不无道理。
  •   能这么来介绍恐龙知识,佩服!
  •   先是看到作者的微博,然后找了这本书来看。总是忍不住想起《Freinds》里面那个同样搞恐龙的Ross
  •   如题。
    作者对恐龙的理解和热爱所达到的程度,非常让人敬佩。
  •   刑立达的所有有关恐龙的书收集全了,这本角度不同,有趣。
  •   很有趣的一本书,结合烹饪和考古,以及恐龙的知识
  •   很喜欢,恐龙方面、烹饪方面都了解了一下
  •   不过直觉肉食的那些恐龙肉不会好吃,粗不拉噶的吧。
  •   从小就喜欢恐龙~这本书写的很特别 很有意思 很值得看一下~哈哈
  •   作者,可以是一个很专注的人,面铺得很广,但专于一点。比如说,他喜欢美食,那么,他平日里看小说,读诗歌,就更多地去关注这一方面。提到《尤利西斯》,这本西方现代派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只是因为这本书中写到了仿鳖汤这道菜,让他印象深刻。提到杜甫,也是因其写一诗“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人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生成犹拾卵,尽其义何如”,只为强调与四千万年前的海口鱼口味可能相似的银鱼的鲜美肥嫩。
  •   力荐。有着科学严肃的态度又不失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感受美食的同时学习古生物知识。
  •   人是多重性的集合体。
    作者,研究考古,喜欢探索,爱好美食,欣赏诗歌,乐于享受。
    这一切,都融合得很好。
  •   作为一个古生物爱好者兼超级吃货,怎可不看这本书!
    ……看得我口水都下来了QAQ
  •   书整体非常精美,纸张厚实,还附赠了一幅彩色插画。
    在果壳网上看过介绍,很早就想买了,英文原版的太贵,就退而求其次了。
    非常满意。
  •   好书,读起来趣味横生,既了解了科普知识,又过了品食之瘾
  •   这书本表面上看起来是告诉你即便远古的生物都可以用来想象一下怎么吃,但事实上却是为了“骗你”去了解那些不复存在的生物到底是怎样的一些生物,我们又如何知晓。作者可谓用心良苦,又乐在其中,作为一个吃货他很好地展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饕餮经历,看来只有一个心情,就像封底上竹林写的那样,羡慕嫉妒恨在刷屏。可还是想看!!!
  •   超出预期的好书,虽然果壳的书买过的都没有失望过,但这本水准更好,而且,我会承认我是吃货,并且从小喜欢花花草草动物植物么?很不错,值得推荐的非常好的书!
  •   果壳出品,没啥说的,挺一个
  •   上个月收到果壳的围脖推荐,知道有那么本书,满世界还找不到,那时还没有出版吧,在当当上看到有货了就订了一本,的确是很有趣的......哈哈
  •   很有趣的一本书,本来是卖给儿子的结果自己看的津津有味,一本吃货的科普书
  •   在果壳网看到国介绍,终于买到了实体书,颇有趣的文字,如果能配上大量彩图的话就更好了。
  •   科普的书,要是都能写出这样,也不愁没人看。
  •   一本很NB的科普书,推荐,推荐
  •   真正为顾客着想的网店,果壳和这家店联手就对了。
  •   如果一本书能让小朋友读得哈哈大笑,我想,起码是一本快乐的书吧。虽暂时还没有冲动再次看一遍,就冲着孩子看得那么开心的份上,还有,把这本书放进书包带到学校去看的架势,这就应该是一本适合孩子的科普读物。
  •   不用多说,果壳网的出了就买!
  •   打心底里,我很欣赏这位饕餮之徒,貌似玩世不恭,只是更添点生活的乐趣和情趣,他仍有他所坚持的原则,仍有一份审慎心在。他说,不应糟蹋和将就,要尊重和享受食物的要义。这句话,很受用。
  •   很好,相当恐怖的厨房。吃饭时不要看。
  •   刚收到书,翻了翻,觉得里面内容不错的,里面的海报也很精致~
  •   懂生活,懂科学,懂写作。
  •   作为一个吃货,一口气读完,饿了。。。期待续集。
  •   看到作者的文章,包括微博,很有种叫他一声“大师兄”的冲动。虽然在学术上跟他没有任何交集。
  •   很好,同学看完后自己还买了一本
  •   书不错,但是值得得是认真的看,不是纯搞笑,里面有些知识
  •   真的是很有趣的一本书。如果图能再更多并且是彩色的就好了。
  •   有趣的一本书,送了一张画,还有一个小纸条,是补遗用的
  •   书很好,孩子很喜欢读。
  •   刚收到,书的质量很好。
  •   吸引人看
  •   较之之前的一些食品卫生之类的身边通识,这本较为另类。
  •   宅男吃货必备的没溜儿秘籍啊~!
  •   很喜欢看。这本书适合吃货、有好奇心的人来看!
  •   如题,语言幽默又生动,想象力超丰富,男孩子很喜欢
  •   奇思妙想,学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
  •   书不错,很有创意
  •   还可以,孩子还比较喜欢读,增加知识
  •   给弟弟买的,质量好,不错
  •   给女儿的一本书,看着她看的津津有味,抽空我也好好阅读一下。
  •   质量很好,内容很好,相当有趣
  •   没得买。
  •   比较另类的一本书,确实不错!
  •   不错,孩子很喜欢看,边看边咯咯笑的
  •   客官开饭啦!
  •   马上就开始看,只是对于5岁半的孩子还是有些难度的。
  •   另类混搭
  •   儿子八岁,推荐给我看,大人和孩子都好看
  •   不错,值得一读~
  •   新鲜,有趣,很有爱,也让人很有胃口。
  •   确确实实是本好书
  •   绘画很漂亮哦
  •   看完的人表示毫无说教。
  •   宝贝看了觉得有趣
  •   非常有才,还有的恶心还有点兴奋
  •   本来是给孩子买的,读来读去,自己也喜欢上了!
  •   后果自负!
  •   早就迫不及待想看。封面创意也好,内容也好。
  •   呃呃
  •   除了恐龙科普知识,还涵盖了广泛的世界餐饮文化。蛮有趣。
  •   觉得以后孩子也可以看的书 就立面讲恐龙的部分 毕竟作者是研究这个的 不会有什么无差 当科普读来不错。尚未看完,比起深沉的书,这个真的只是轻松读物一类
  •   其实就是写恐龙的科普书
  •   把恐龙吃掉恐怕是任何一个考古学家都不会想的问题。不过这位俨然是个大吃客的作者就想到了。通过“吃”这个主题,给我们普及了不少特别的恐龙知识,也算是别出心裁了。
  •   比较恶搞,看到那些煎炒烹炸的描述,我竟然真的对恐龙产生了食欲
  •   内容看了一下,蛮有趣,把恐龙拿到餐桌上来谈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我把它当做一本美食菜谱!!可是对于菜谱来说、图真是太少了!希望多加点图弄个彩色什么的!
  •   很喜欢果壳出的科普系列。
    这本书还没有翻阅,但内容介绍还蛮吸引我的。送到手上书有塑料外包装,无损坏。
  •   科学松鼠会的成员写书就是幽默,可是又不失严谨。
  •   作者有才,但是比较年轻,感觉看了他书多了,他肚子里的好东西写出来很精彩,但是可惜积累的有点少,撑不起这么多的书。但是我希望他继续努力多积累,这书就是好的尝试,有超出单纯的生物学的一些内容,所以挺有意思。
  •   书到手发现封面折痕很重,而且木有塑封,海报根本没有啊。。。很可能是退货的
  •   作者果然是吃货啊 妙趣横生 学做菜也可参考 如果能配上图片就更好了
  •   很想吃一下书中提到的猛犸象肉呀,流口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