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田越英 编著  页数:208  字数:192000  

前言

这套丛书从酝酿到出版一晃已是三年时间了,可谓好事多磨。策划并主编这套丛书,首先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徐有智教授。有智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出任总编辑后来京时的一次小聚,就有了这套丛书的构想。    众所周知,共和国十大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华英杰,是在中国革命战争这座大熔炉里锻造出来的一代军中名将,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英雄集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他们政治信仰坚定,执著追求真理,为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历史使命,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百炼成钢,走向辉煌;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统帅雄师劲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他们是时代巨子,他们是历史的馈赠,他们是人民军队的铁血军魂,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元戎。    共和国十大将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存。十大将呈现给我们的是伟大的灵魂,不朽的丰碑,人生的标杆,壮美的凯歌,值得我们敬仰和回味。我们组织这套丛书就是立足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定位于我党建国史与建军史的普及型读物。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不追求大将整个一生的全景扫描,而是选择关键性的战役与典型的事件来烘托大将们的功勋;不进行沉滞的理论论述,而以通俗的情节叙述为主,以情感人;不对人物的功过进行学术探讨,避开一些敏感的历史事件,恪守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确保科学与正确的理论导向,起到青少年受教育以及励志的效果,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和平年代更好地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更是面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通过《共和国将军》丛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饶,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丛书的编纂出版,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关怀,他为丛书写了序言,给丛书的出版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姚计军副局长、军事科学院宣传部包国俊副部长对这套丛书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再次深表谢意。浙江大学历史系杨树标教授、“当代中国”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卷》编辑部副主任都国平研究员、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单秀法研究员在百忙中审读了书稿,使这套丛书更为完善,还要提及的是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黄宝忠副总编辑和各册书的责编们,为了此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此一并致谢。    高红光褚银    2011年7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通过田越英编著的《许光达》,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饶,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
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许光达》展现了共和国将军的风采。

作者简介

通过田越英编著的《许光达》,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饶,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
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许光达》展现了共和国将军的风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投笔从戎入“黄埔”
·由师范生到“黄埔生”
·与拥蒋分子正面较量
·平定夏斗寅叛乱,第一次获得嘉奖
·“死不退出共产党!”
第二章 南昌起义洒热血
·追赶起义军
·全团有名的“娃儿连长”
·“上刺刀,跟我冲!”
第三章 千里寻党显忠诚
·千里找党到上海
·寿县学兵团的地下斗争
·警察局长放了“暴动头子”
·智取枪支
第四章 奔赴苏区担重任
·上海军事训练班的锻造
·“中央派来的人就是有两下子!”
·参谋长首次作战大获全胜
第五章 英勇血战湘鄂西
·成立红二军团
·“这不是功劳,是耻辱!是红六军烈士的鲜血救了我们!”
·一生中的唯一一次处分
·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瓦庙集战斗,险些要了他的命
第六章 夫妻重逢在延安
·“留着钱做么事,想当资本家吗?”
·贺龙说:“国民党打了你一枪,却救了你一命!”
·抗大的教育长,延安的军事理论家
·有情人终成眷属
·毛泽东说:“光达是信马列的,你可不要信佛哟!”
第七章 晋绥抗日的岁月
·到晋西北去
·“为共赴国难,我们两军应当真诚相处!”
·美军观察组简士少校说:“八路军,了不起,是真正的英雄!”
·“把敌人挤出去!”
·引蛇出洞,打掉八角堡据点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八章 决战西北建奇功
·军调处的斗争
·乌龙铺之战——保卫党中央
·清涧战役活捉国民党中将师长廖昂
·巧妙指挥攻打宜川“活捉老狼”
·“不必刨了,我有办法让他们出来!”
·解放兰州受表扬
第九章 新中国“装甲兵之父”
·组建装甲兵部队
·“我这后半生就交给装甲兵了”
·组织徒手坦克部队入朝作战
·“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
·“在这里,我不是首长,而是你的学员。”
第十章 共产党员的风骨
·毛泽东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明镜。”
·严格的家风
·“政治上我们对他们要信任,用人不疑嘛!”
·将星之陨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一个农民家庭里,排行第五,人称“五伢子”。父亲许子贵、母亲刘氏都是地道的农民。    因为家境困难,7岁的许光达上不起学,成了放牛娃。离萝卜冲不远有个学堂,看着学堂里念书的孩子,许光达很羡慕。他常常到学堂附近放牛,有时情不自禁地站在学堂外边看着学生念书并跟着学。学堂的先生叫邹希鲁,曾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戊戌变法”后,他回到长沙与他的同学徐特立等人搞“劝学会”,主张教育救国,并在家乡办私学。他见许光达如此好学,却因家穷上不起学,便收他作免费的学生。半年后,邹希鲁到许家园小学任教,许光达结束了免费读书生活。为了能让孩子继续读书,父母想尽了办法,最后在大伯的资助下,许光达上了许家园小学。    1919年,11岁的许光达考入榔梨镇高小。1921年,许光达高小毕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多年以后,许光达回忆说:“我家数代没有一个读书的,希望读些书,将来或可谋得一官半职,不为人欺。当时长沙师范学生只出点膳宿费,每学期十二三元,花钱不太多,这些条件使我取得了入学机会。”    许光达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时,正值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建立之际。此时,长沙师范学校也秘密成立了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在徐特立、陈昌甫、曹典琦等人的影响下,许光达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23年4月,因不满日本帝国主义拒不交还租期已满的“旅大”,湖南工团联合会成立了“外交后援会”,组织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却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6月1日,日舰“伏见号”水兵在金家码头向岸上示威群众开枪,当场死伤数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外交后援会决定举行罢市、罢工、罢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许光达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并得到了锻炼。1925年5月,由毛东湖、曹典琦介绍,许光达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春,许光达被中共湖南省委选送报考黄埔军校并以优异成绩被黄埔军校录取,先编人黄埔军校五期新生第二团,后进入炮科第十—大队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以及社会名流、国民党左派等都先后给学员上课或讲演,如李济深、谭延闿、李烈钧、胡汉民、邵力子、宋子文、孙科、陈果夫,如熊雄、萧楚女、恽代英、周恩来、叶剑英、刘少奇、毛泽东、苏兆征、吴玉章、邓演达、何香凝、鲁迅等人都先后在黄埔军校作过讲演。这在黄埔军校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黄埔军校是许光达军旅生涯的重要开端,学校开设的种类繁多的军事术科,如战术、兵器、筑城、交通地形、制式教练、野外实习等,为许光达军事素质和军事能力的培养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不仅如此,他在政治思想上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人的演讲,使他深受启发。他后来回忆说:“除学军事以外,每星期日都到广州农民协会听党所组织的时事报告和党内组织教育,报告人常是周恩来、恽代英等;同时,我阅读了《社会科学》、《共产主义ABC》、《帝国主义浅说》等,进一步懂得了共产主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7月9日,在北伐誓师大会上,许光达和同学们一样心情激动,渴望参加北伐战斗。然而,军校有令,只准第四期学员毕业随军北伐,而他们第五期的学员留校,继续学习。但他的心一刻也没离开北伐战场。他时刻关注着形势的发展和战争的走向,经常翻阅《广州民国日报》、《黄埔日刊》,不时向从前线回来的同学打听消息,了解北伐进程。    1926年8月,叶挺独立团攻占了汀泗桥、贺胜桥,10月,北伐军攻克了武昌,许光达和同学们为之欢呼雀跃,同时也深知胜利来之不易。黄埔学生尤其是共产党员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当时在叶挺独立团担任营、谴职务的蔡申熙、许继慎、彭干臣、孙一中、卢德铭、周士第、蔡晴川、曹渊等,他们身先士卒,为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许继慎在攻打贺胜桥战役中身负重伤,曹渊在攻打武昌时英勇牺牲。北伐的胜利是烈士们的鲜血换来的。    11月末,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大队、政治大队、工兵大队也随之迁往武汉,并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校本部设在两湖书院,许光达所在的炮兵大队则驻在平湖门兵营。12月中旬,蒋介石从南昌来到武汉,全校师生在旧督署门口列队欢迎。许光达站在欢迎的队伍里,注视着这位蒋校长,只见他不停地与前来迎接的人点头、握手,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喔!喔!”声。P3-5

编辑推荐

田越英编著的《许光达》内容介绍:众所周知,共和国十大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华英杰,是在中国革命战争这座大熔炉里锻造出来的一代军中名将,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英雄集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楷模。他们政治信仰坚定,执著追求真理,为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历史使命,出生入死,身经百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百炼成钢,走向辉煌;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统帅雄师劲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他们是时代巨子,他们是历史的馈赠,他们是人民军队的铁血军魂,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元戎。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许光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