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浙江大学 作者:陈刚 页数:62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世纪翻译学R&D系列著作”是为适应全球化发展、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翻译专业化或职业化的巨大需求而策划的一套丛书,其中陈刚主编,杜志峰、陈宁红等副主编的《翻译学入门》是本系列的主打专著(亦为专著型教材),或许是全国同类翻译学著作中最新近出炉的一本。顾名思义,“入门
”既是指进入翻译学科之门,进入翻译专业之门,也是指进入翻译学术之门,进入翻译研究之门,还是指进入翻译学的高阶之门和高境界之门,须知,仅仅通过翻译是学不好翻译的,《翻译学入门》正好为您“传道、授业、解惑”。
本专著由上、下两编组成:
上编的重点是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即翻译观的基础篇、务实篇、专业篇和拓展篇等。
下编的重点是培养实践研究的能力,即实践深化、教学深化、跨学科深化和综合研究深化等。
本书是该系列著作最为重要的分册,其读者群应该是最为广泛的,即对翻译理论和/或翻译实践感兴趣的读者都应(首先)阅读之。本书是专为在校的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含翻译方向)和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而撰写的,而后者包括MTI、非翻译专业或(非)英语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乃至有待新鲜出炉的DTI。
凡对翻译感兴趣的任何读者,凡期望自己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方面有一个质的提高的所有读者,《翻译学入门》应不失为值得一读的新书和好书。
书籍目录
专业化与学术化——学好翻译的关键(新总序)
绪论:敲开翻译学之门
上编培养正确的翻译观
Chapter 1 翻译观(基础篇)
1.1 何为翻译观
1.2 翻译观简评
1.3 全球化翻译观
1.3.1 全球化翻译简释
1.3.2 “翻译与全球化”简释
1.3.3 全球化翻译观初步定义
1.3.4 全球化与翻译简述
1.3.5 全球化定义
1.3.6 当代全球化的特点与特色
1.3.7 全球化翻译观之主题思考
1.3.7.1 全球化的价值观与翻译学科及相关部门的发展
1.3.7.2 中国翻译的挑战与机遇
1.3.8 全球化进程中翻译的30个悖论
悖论1 翻译最困难,亦最容易
悖论2 直译忠实原文,亦背叛原文
悖论3 翻译不可译,翻译亦可译
悖论4 阐译非翻译,翻译含阐译
悖论5 直译错误VS.文体错误
悖论6 翻译天才论VS.翻译实践论
悖论7 人工翻译VS.机器翻译
悖论8 并非文学最难译
悖论9 译无定本,译者无疆
悖论10 理解最难VS.对应最难
悖论11 会语言VS.会翻译
悖论12 翻译反映现实VS.翻译歪曲现实
悖论13 译者对全球化的贡献VS.全球化对译者的忘却
悖论14 翻译消失论VS.翻译转移论
悖论15 自动化VS.本地化
悖论16 自动化VS.利润化与边缘化
悖论17 简单化VS.复杂化
悖论18 翻译人工化VS.翻译电脑化
悖论19 翻译之自动化VS.翻译之复杂化
悖论20 口译如空气
悖论21 翻译文化VS.民族文化
悖论22 民族主义VS.民族身份
悖论23 连锁悖论
悖论24 翻译不是单程车票
悖论25 译者之隐身VS.译者之中介/用户之期望
……
Chapter 2 翻译观(务实篇)
Chapter 3 翻译观(专业篇)
Chapter 4 翻译观(拓展篇)
下篇 培养实践研究的能力
Chapter 5 实践深化
Chapter 6 教学深化
Chapter 7 跨学科深化
Chapter 8 综合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8.1.3 语用转向 前面所提到的这些翻译研究中的先驱都或多或少地对当时的语言学持批判态度,而随后的语言学家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转向语用学,促使翻译研究从语言学和对比文学中解放了出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机器翻译引起了科学领域的兴趣,一场关于翻译的大讨论随之开始。当时的研究人员认为,要得到机器全自动翻译的高质量译文,只要确保机器翻译系统储有详尽的句法规则、广泛的词汇、能高速处理意义不明确的词语就行了。这样的结论在现在看来确实比较天真。还有学者觉得这样不够,认为应该在机器翻译系统中加入人类知识的模型,毕竟翻译不是纯粹的机械活动。在语言学家中这一争论一直持续到1966年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公布其研究结果而告终:机器翻译的研究被认为对翻译实践没有任何提高。 笔者认为,完全的机器翻译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否定它,一些软件及数据库等都能有效地帮助译者,尤其在非文学翻译中,能为译者提供该领域的专业词汇、用法、相应的平行文本及相关资料。而在文学翻译中,将来也可以做一些研究,开发相关软件工具,为译者成功进行二次解读从而更好地完成翻译并提供相关资料支持。 这场大讨论得出的结论不够成熟,其主要原因是当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领域占了主导地位,非文学翻译在当时被明确划为语言学的一部分。乔姆斯基将语言看做一种天赋的能力,认为具体的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能理想化地生成所有的句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相当抽象的语言分析系统。这种方法最多只是分析句子,提供的例子也非常简单,比如:“John hit the ball.”就可以生成“The ballwas hit by John.”等句子。乔式理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翻译学者们并不买他的账。他们认为语言实际上要比乔式的转换生成语法复杂得多,因为语言中有很多比喻,以及看似不符合语法规则但人们都懂的用法。笔者也同意这些翻译学者的观点。举个例子:“你平时在哪吃饭的?”“我吃食堂。”很明显,若严格地从语法上分析,“吃”和“食堂”怎么能作为动宾结构连在一起用呢?但是大家都懂这句话指的是:“我平时在食堂吃饭。” 在乔姆斯基忙着研究他的转换生成语法时,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丁(John Lang shaw Austin,1911-1960)也为我们认识语言开辟了新的视角。他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就是这场语言的“语用转向”中最为强劲的推动力之一。奥斯丁的这一理论认为,表意和行事是言语的两大功能,即:用语言来做事情。例如两人之间的对话,A说:“电话响了。”B回答:“我在洗衣服。”显然,A提醒B电话响了,是想让B去接电话,而B说他/她正在洗衣服,言下之意就是让A去接。他的模式后来在他的学生塞尔(John Searle,1932-)那里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从而促使之后的翻译研究将语言的社会和交际方面包括在内,也促进了篇章语言学(text-linguistics)的诞生,为翻译的过程研究和译文研究提供了更具批判性和更有价值的、全面而跨学科的方法。 对语用转向作出过贡献的主流语言学家有很多,文献资料中也有详细记载。但对翻译比较感兴趣而又间接地影响了翻译研究发展的欧洲语言学家却不多。罗马尼亚籍的尤金尼奥·科谢里乌(EugenioCoseriu,1921-2002)、瑞士语言学家厄恩斯特·雷斯(Emst Leisi,1918-2001)和美国语言学家查尔斯·菲尔莫尔(Charles Fillmore,1929-)就是其中三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