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 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 页数:250 译者:董子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宣称的政策目标之一。然而事实是,通货膨胀有利于新增货币的第一个拥有者——货币的生产者,在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下,也就是各国央行及其政府;其代价则是损害经济体中其他民众的利益。 作者指出,现今的货币银行体制——合法伪造、法定垄断、法定货币法、合法中止偿付——是问题的根源;它所造成的法令性通货膨胀,不只危害经济,更对社会造成文化和心灵的贻害。 关于货币获取和使用的伦理讨论和训诫从古至今不绝于耳,而现在是到了重新对货币生产的伦理问题加以认真检视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
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Guido Hülsmann),出生于1966年,现为法国昂热大学法律、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美国米塞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的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2007年出版的Mises:The Last Knight of Liberalism 是第一本关于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长篇传记,在一千多页的篇幅中,详细叙述了米塞斯的生平,并在历史背景中解读其作品和思想。其他专著还包括:Kritik der Dominanztheorie(1993)、Logik der W?hrungskonkurrenz(1996)、Ordnung und Anarchie(2007)、The Ethics of Money Production(2008)、Praxeological Papers(即出)。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导论第一部分 自然的货币生产原理第一章 货币第二章 货币凭证第三章 市场过程中的货币第四章 关于货币生产的功利性考量第二部分 通货膨胀第五章 通胀概说第六章 地下通货膨胀:伪造货币凭证第七章 政府?了:法律特权下的通胀第八章 合法伪造第九章 法定垄断第十章 法定货币法第十一章 合法中止偿付第十二章 纸币第十三章 法令性通货膨胀的文化和心灵贻害第三部分 货币秩序和货币体系第十四章 货币秩序第十五章 民族国家内的法令性货币体系第十六章 国际银行体系,1871—1971第十七章 国际纸币体系,1971—?结论注释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主题索引译后记
编辑推荐
金融危机之后,为避免实体经济陷入低迷,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来恢复经济和信心。这些政策当中就包括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样做可谓立竿见影,但可能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却不能不让人担忧,一旦猛虎出笼,为害更甚。那么通货膨胀的危害在哪里,根源又在何处呢?对此,《奥地利学派译丛:货币生产的伦理》给出了一个大胆然而彻底的解决方案。一般人们都关心货币取得和使用的伦理问题(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关心货币供应量是过多还是过少,但少有人会对国家发行货币、规定法定货币的行为本身产生怀疑,即货币生产的伦理问题。作者从奥地利学派主张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的基本观点出发,对国家垄断货币生产的伦理正当性提出质疑,指出法定货币才导致了法定或授权的通货膨胀(fiat inflation),这进而导致一系列在社会、文化乃至精神方面的严重后果。作者呼吁变革现有的货币体制,认为解决之道并不是要废弃纸币,而是要废除国家在货币生产上的一系列特权,允许公民自由选取货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