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伯聪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前言
《跨学科工程研究丛书》即将出版了。这套丛书的基本主题是从跨学科角度研究与“工程”和“工程师”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更具体地说,这套丛书的主题分别涉及了工程哲学、工程社会学、工程知识、工程创新、工程方法、工程伦理等许多学科或领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受到我国的工程界、科技界、管理界、工科院校师生和其他人士的欢迎。从古至今,人类以手工方式或以机器方式制造了大量的“人工物”,如英格兰的巨石阵,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古罗马的斗兽场,中国古代的都江堰、万里长城、大运河.欧洲中世纪的城堡等等,直到现代社会的汽车、拖拉机、电冰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计算机、互联网等等。无数事例都在显示:从历史方面看,造物和工程的发展过程构成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物质主线;从人的本质特征方面看,造物和工程创新能力成为了刻画人的本质力量的基本特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内容概要
本书的关键词是“工程创新”和“工程智慧”;本书的基本叙述和研究方法是运用“壁垒和陷阱隐喻”;本书的核心主题是阐述“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 壁垒和陷阱的区别在于:壁垒不但必须花费力气才能越过,而且它们常常明确而有形地矗立在创新者面前;而陷阱则不但是隐蔽的,而且它们常常并不需要花费力气就掉进去了。从正面看,创新的成功皆可归因于能够成功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从反面看,创新的失败皆可归因于未能成功地突破壁垒或躲避陷阱。如果把工程创新过程比喻为一出戏剧,那么,创新戏剧的一种典型情节模式就是——当“主人公”正在为自己突破了一个险峻的壁垒而兴高采烈时,突然发现自己一脚跌入了另外一个陷阱。
书籍目录
理论篇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工程创新 第二节 直面工程活动的“唯一性”和“当时当地性”第二章 王程创新:创新的主战场 第一节 工程创新的性质与类型 第二节 工程创新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 工程创新中的壁垒和陷阱 第一节 壁垒和陷阱 第二节 要素壁垒和陷阱 第三节 集成壁垒和陷阱第四章 工程创新的实质与工程智慧 第一节 工程创新的实质和基本内容:“选择”与“建构” 第二节 应对壁垒和陷阱:工程智慧案例篇第五章 关于王程创新案例分析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案例的选取和写法问题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作用和意义第六章 国内案例研究 第一节 重要历史文物和现代水利枢纽双重身份的都江堰 第二节 钱塘江大桥:我国桥梁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第三节 我国的万吨水压机及其总设计师 第四节 中文印刷业跨人“光与电”的时代——王选和激光照排系统 第五节 续写辉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 第六节 中药新剂型“双黄连粉针剂”:从专利到市场 第七节 “技术落后”帽子下的“小灵通”大显灵通 第八节 在昔日“电子垃圾第一镇”崛起的创新——贵屿电子废弃物拆解业的“成型”和“转型”研究 第九节 突破贸易壁垒:我国彩电反倾销案例分析 第十节 产品工程化中的壁垒与陷阱——以“万燕VCD”现象为例 第十一节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工程伦理维度的遗忘?第七章 国外案例研究 第一节 英法海底隧道工程:两百年梦想终成现实 第二节 电话创新历程及其启示 第三节 协和式超音速飞机之翱翔蓝天与告别蓝天 第四节 “铱星系统”何以只是耀眼的“流星” 第五节 “新可口可乐”之意外结局 第六节 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技术转型——新日铁与首钢“造芯”案例研究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节 工程创新的性质与类型工程创新问题的提出当前,“创新”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济学概念。熊彼特最先确立了这一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建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生产体系中引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引入新产品、引入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①其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引入可以被统称为“技术创新”,并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这样,相对于孤立的发明,技术创新作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就具有了迥然不同的经济学意义。不过,与“技术创新”概念相比,“工程创新”还是一个新近提出的理论概念。那么,有必要创用“工程创新”这一概念吗?工程创新相对于技术创新究竟具有什么独特之处?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工程与技术的关系谈起。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来看,②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对自然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探索、发现、揭示和归纳,讲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技术是以发明创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旨在发明方法、装置、工具、仪器仪表等,讲求巧,追求构思与诀窍;工程是以构建、运行及集成创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是按照社会需要设计造物,构筑与协调运行,讲求价值,追求一定边界条件下的集成优化和综合优化。可见,工程既不是单纯的“科学的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工程活动的基本“单位”是项目。对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发挥“集成”的作用;而对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又是其“基层单位”和“构成单位”。
后记
本书以“工程创新”为基本主题,全书结构分为理论篇和案例篇两大部分。案例篇与理论篇虽然有呼应、有配合,但案例部分自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并不是理论部分的“附属品”。在理论篇中,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八个理论观点:(一)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直接生产力。(二)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研发活动是“前哨战场”,工程创新是“主战场”。“侦察兵”和“主力军”必须密切配合与协同才能取得“创新之战”的胜利;“侦察力量”薄弱或“主力军”战斗力不强都不可能赢得“创新之战”的胜利。(三)必须从“全要素”和“全过程”的观点认识工程创新。工程创新的“全要素”和“全过程”中都存在壁垒和陷阱——包括“要素壁垒和陷阱”与“集成壁垒和陷阱”。创新过程必须突破所有壁垒和陷阱才能取得成功;而一个壁垒或陷阱前的失败就可能导致创新的整体失败。
编辑推荐
《工程创新: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跨学科工程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