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理论与魔芋对话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金子守  页数:244  译者:张企,崔晓倩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老朋友张企教授在崔晓倩教授的协助下将我的书Game Theory and Mutual Misunderstanding(Springer,2004)翻译成中文,让这本书有更多新的读者,对此,我诚挚地感谢他们的帮助。首先,我想提及翻译的过程。这本书最初是以日文的形式在2000-2002年间撰写的。由于在2000年的时候,我恰好50岁,我尝试依照柏拉图的想法改变我的研究风格,而且尝试以对话的形式写下一本书。这本书出版后,我在Ruth Vanbaelen女士的大力协助下将它翻译成英文。由于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其中的某些部分与日本的文化有很大的关联,这增添了我们在翻译成英文时的困难,因此,英文版的某些部分与日文版不尽相同。或许,将英文版翻译成中文时,张教授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幸运地,崔教授精于日文,她在筑波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时,我是她论文答辩时的口试委员。当他们遇到困境时,崔教授会比较英文和日文的版本,再选出一个恰当的中文翻译。纵使如此,我相信他们仍旧遇到许多困难。然而,根据我中国朋友的说法,这是个上乘的翻译工作,我很高兴并以能有这个中文版而骄傲。其次,我之所以以对话的形式书写,除了个人对于柏拉图的钟爱外,也是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这本书。在述说这些理由之前,我要提一下这本书的本质。或许,它看来与教育相关,就操作上而言,我们可以让本科生或研究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实际参与讨论,所以这本书具有教育的功能,但是它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求、探索博弈理理论和经济理论的新领域。选择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与博弈理论和经济学所探讨的议题有关。这是两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们必须与经验相关。对于经验科学,我们有个要件,就是它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结果必须能在经验世界,或更直接地,经由实验检视。诚如书中所谈的,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两门学科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词汇来达到这个要求,我并不那么乐观。因此,我们改以仔细审查它们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及它们使用的方法来检验现有理论的基础,经由这样的检视,我希望能提出更好的词汇和更多的概念来讨论许多希望了解的社会问题,这是选择以对话的方式书写的主要理由。另一个理由类似但跟我的研究策略有直接关联,就是考虑人们为什么及如何会有、或可能有人际之间的思维以及不同的人格,社会角色是了解人类社会这些层面的关键。编写一段对话,需要思考每一个角色特有的性格和人格,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借由对话形塑了每一个个体不同的个性、特质。我需要考虑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的许多不同的面向,比方说,人们会因不同的社会或家庭背景而形成不同的人格和习性。在博弈理论和经济学的文献中,我们都不曾见到有关这些方面的讨论,若这些学门亟欲处理的议题与人类社会相关的话,这些讨论应当十分重要。我致力于归纳博弈理论(inductive game theory)的研究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书中的前言和第五幕也触及到这个部分。或多或少,这本书是我约于2000年时在这个理论上研究的成果,它继而对我在归纳博弈理论近来的研究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个理论的研究,我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Jeffrey J.Kline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此我将在前言中说明。借着角色扮演去思考人际概念的部分特别值得一提,对话和角色扮演提供了这项研究重大的启示,因此,对话的写作和研究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最好交由读者们来判断我的目标是否达成,无论如何,我相信读者都会喜欢这本书的。

内容概要

“魔芋对话”是日本传统落语表演艺术的一个段子,讲述了一个和尚和一个卖魔芋的人因误解了双方的姿势而闹笑话的故事。那么博弈理论与魔芋对话又有什么关联呢?    一方面,博弈理论研究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学科学者之间的讨论往往是魔芋对话;另一方面,博弈理论当中也存在魔芋对话的现象,而对此,现有的博弈理论却无法描述和处理。作者指出,当今方兴未艾的博弈理论事实上已经陷入危机:博弈理论尚未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迄今缺少突破性进展;而目前众多博弈理论研究不过是以重复的方式阐述同样的概念,生成的是“一堆产业废物”。    因此,博弈理论亟需对其基础进行反思,对完全理性、共同知识、纳什均衡等概念重新进行梳理。而在博弈理论中引入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将开辟一条全新的进路。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金子守  译者:张企  崔晓倩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前言:博弈理论的背景与现状序幕人物与场景第一幕 经济学中特殊化与一般化的逆转  第一场 圣彼得堡博弈  第二场 悖论  第三场 经济学与博弈理论的一般化  第四场 特殊化与一般化的逆转第二幕 魔芋对话与博弈理论  第一场 魔芋对话  第二场 囚徒困境与两性战争  第三场 不完全信息博弈  第四场 《罗生门》第三幕 愤怒的市场经济  第一场 市场均衡与社会的困境  第二场 市场失灵与广布外部性  第三场 完全竞争的知识面  第四场 完全竞争的制度面  插曲一 乌云笼罩着经济学及博弈理论  插曲二 面临危机的博弈理论第四幕 决策制定以及纳什均衡  第一场 新近的研究课题  第二场 纳什均衡的诠释  第三场 无限递归与共同知识  第四场 混合策略  第五场 静态均衡第五幕 个人与社会  第一场 个人主义  第二场 主义  第三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场 个人的内在心智结构尾声致谢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般认为,有关博弈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最近的发展相当不同。市场均衡理论从一开始就以完全竞争这个概念为基础,对于所探讨的问题的了解范围相当局限,它被认为是一个视野狭窄、比较僵化的领域。同时,与这个理论相关的研究工作只专注在数学的一般化及精炼化,所以也备受批评。相反,博弈理论被认为对于许多不同的社会一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所助益,而且博弈理论确实对于经济学、政治学、电脑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甚至于生物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目前,人们期盼博弈理论能同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若我们仔细地检视博弈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我们会发现这两个理论在数理结构上只有些许不同。其中有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异,那就是博弈理论对于一个结构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诠释,而市场均衡理论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其实,博弈理论拥有的自由度往往导致魔芋对话的现象。市场均衡理论被认为陷入危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我最近认为博弈理论也陷入危机,虽然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博弈理论是如何陷入危机呢?因为对于一个概念,有大量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重复诠释它,这些累积得像山一样高的文章,很快地会风化成产业废物,这些产业废物遮蔽了研究者的视野,阻碍他们见到新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者不再去思考如何超越这成堆的文献,在他们的词汇中,或许已经没有“超越”这样的概念。我的主张如下:市场均衡理论是个成功的理论,但是它已经达到阶段性的成就,目前暂时失去活力;相反,博弈理论在还未达到阶段性成就时,就面临严重的危机。当有人想谈论博弈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的未来时,我们应该回到这些理论的源头。这些理论的创始者在草创之初,一定经过很多尝试错误的过程,他们可能也比当时众多探讨相同问题的研究者有着更宽阔的视野和见识。因此,回溯源头将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新的可能性。在这个报告中,我将介绍博弈理论的源起以及思索这个理论未来应当的走向。我必须在规定的短暂时间之内完成这个稿子,所以我的表达或许不够细致,我的论证也可能不够圆满。1.虽然博弈理论是以社会-经济现象为研究的目标,博弈理论的起源并不是社会科学而是数学。这个起源甚至可以归结到20世纪初,罗素发现康托集合论的悖论而引起第三次数学危机的那个时间;物理学约在同一时间也产生危机。这些危机不仅与思考过程有关,也同时与各自的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重要的学者参与处理这些危机,他们不仅重新思考已经存在的想法,也从最根本处重新思考入类的推理过程。2.为了战胜第三次数学危机,有三个数学的学派创立起来:(a)希尔伯特(IIilbert)形式学派或公理学派,(b)布劳威尔(Brouwer)直观主义学派,(c)罗素•怀特海(Russell-Whitehead)逻辑主义学派。在20世纪10、20年代,这些学派对数学的基础有过长时间、严厉和尖锐的争论。3.20世纪20年代的后半段,年轻的冯•诺依曼是希尔伯特形式学派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大约在那段时间,这个学派希望以希尔伯特的证明理论证明数学系统可以免于矛盾,当时,这个方法被认为可以拯救正陷入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数学领域。4.希尔伯特的证明理论原是用来探究数学的基础,最终变成是一个数学活动(推理)而不是一个具有数学内涵的理论。换言之,它是一个研究“理想数学家”的数学行为的数学理论。冯•诺依曼受到这个启发而创造了博弈理论,这是一个以数学的方式了解社会上人类行为的理论。5.从一开始,冯•诺依曼就借用了许多在数学基础争论时所发展出的结果来建立博弈理论。在1932年(发表于1937年),冯•诺依曼重新证明了他的最小最大定理以及使用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证明市场均衡的存在。布劳威尔是直观主义学派的倡导者,在数学基础争论的时间,他是希尔伯特的敌人。6.在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顿共同发表了他们伟大的作品:《博弈论与经济行为》。7.由于第三次数学危机和物理学的危机,使得科学家必须从根本处重新检视那些已存在的、不论是科学的或理论的想法,这引发许多新的思潮。20世纪有很多伟大的理论及科技就是拜这次危机所赐而产生,这些成果有部分仍然成功地继续留存,也有许多己被遗忘。8.博弈理论是第三次数学危机之后所诞生的许多理论之一。而计算理论,就是目前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也源自于这次危机,冯•诺依曼对计算机科学的创始,贡献良多。以计算理论为基础,在他的最后作品《自复制自动机理论》中,他展现出对于生物学、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学深刻的见解。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见解几乎仍然和博弈理论无关。9.冯•诺依曼同意将概率运用在博弈理论上,这使他能够证明最小最大定理。然而,对于概率这个概念的看法,如同以往一样,仍然含混不清。P120-122

后记

既然数学能在物理学及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数学也应该有相同的功能。就在这个信念下,冯•诺依曼及摩根斯顿提供了一套数学方法来分析社会与社会问题,或从根本上来说,了解个体间互动产生的现象,这就是博弈理论的由来。经过过去六七十年蓬勃的发展,这门学科已累积了丰富的内容,也成为许多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对那些想借着中文来了解博弈理论内容的读者而言,坊间已有些介绍这门学问的中文书籍,纵使量不够多,总是提供了些认识的管道。然而,由批判的角度来谈这个学问的内涵、谈这个学问的研究方法、谈从事这个学问的研究工作者的态度以至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的中文书籍就很少了!这是本批判性很强的好书,读者们当然要用更强的批判力度来读这本书中所写的字字句句,不论同意与否,都要尝试给出好的理由。翻译这本书,我的想法很单纯。作为一个教授博弈论的老师,我希望学生们在记忆、思考、解题之余,要能深层地检视这门学问的发展,培养好的学习、研究态度。然而就博弈理论这门学问而言,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如欧、美、日等地成熟,所以若能有本好书而且认真地与它对话,或能稍稍弥补环境之不足。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英文稿子时,就认为这本书应能扮演这个角色,而有将它译成中文的念头。对于中文文字的掌握能力,我有自知不足之明,所以我的译文不求文字洗练、典雅,只期望能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来精确地表达出原著的意思。然而对我而言,这本书牵涉的知识很广,我担心纵使退而求其次也不可得。这个翻译工作的完成、出版,我要对很多人表示诚挚的谢意。2006年的春天,我开始了这个工作,吴玲君女士、邢亦青先生当时都在新竹,他们参与阅读、讨论、协助我翻译这本书;曾盈智先生读了全部的稿子,也给了许多建议;由于台湾与大陆对某些人名、名词有不同的译法,刘水歌女士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在整个翻译、出版的过程,魏炫女士、陈思廷教授、翟健教授都给予我多方面的帮助;崔晓倩教授,这本书的合译者,由于精通日本语文和文化,对于本书的翻译质量有很大的贡献。当然,我也咨询过许多其他人的意见,限于篇幅,我不将这些人名一一列出。最后,要提到原书的作者一金子守教授,这位我认识多年的朋友,一个对学术诚恳的学者,从他身上我看到、学到很多。也只有他能写、会写这样的书。张企2010年8月3日

编辑推荐

《博弈理论与魔芋对话》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十六幅漫画,五幕戏剧,三位主角,一个疑问:博弈理论陷入危机了吗?从来没有一本书能以如此生动有趣的形式来讨论博弈理论——它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研究者的生存状态。大幕拉开之时,一切将见分晓!由批判的角度来谈博弈理论的内涵、谈这个学问的研究方法、谈从事这个学问的研究工作者的态度以至提供新的研究方向的中文书籍实在很少!这是本批判性很强的好书,读者们当然要用更强的批判力度来读这本书中所写的字字句句,不论同意与否,都要尝试给出好的理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博弈理论与魔芋对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深入浅出,一下读了很多.
  •   这是根据Mamoru Kaneko于2005年在Springer出版的Game Theory and Mutual Misunderstanding:Scientific Dialogues in Five Acts英译本翻译过来的,中译本恢复了日文原书的题目“Game Theory and Konnyaku Mondo,”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博弈论的内容及其相关局限。2013年1月刊的《读书》杂志有相关的推荐文章(参见:方钦著一文)。
  •   内容还没看,纸质太差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眼拙,看不出这纸的&;ldquo;美好&;rdquo;!!
  •   非常有趣,引人一直读下去。
  •     今天在列车上看了一本挺有趣的书——《博弈论与魔芋对话》。
      
      这本书是个日本学者写的,讨论了很多关于博弈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作者自己的再思考。而且特别之处在于,作者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讨论的。
      
      书中引述了柏拉图的一番话,说一个人,应当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通过锻炼和数学来强健体魄和心智;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活跃的社会活动,加强与人的联系;在四十岁之后就要放弃实际性的事务,代之以自由的讨论与独立思考来锐化思想。
      
      很显然,作者是赞同柏拉图的话的,他认为细致地讨论基本原理「很重要」,他在书中塑造了四个人物——貌似已经过气实则洞察秋毫的教授、博学而内敛的助理教授、机敏而敢言的博士、狂妄却循规蹈矩的「海归」。作者的观点直接借由一个隐藏人物 K 的叙述表达,他认为现在的博弈论表面上一派生机盎然,实则并未比冯·诺伊曼刚提出这个理论时进步多少。很多学者孜孜不倦地「解决难题」,不过是为了发表 paper 而已(这种抱怨多么类似对国内学术界的诘难啊),这种虚假的繁荣,不过是一堆「产业垃圾」而已。
      
      作者认为,若想让博弈论成为真正为社会服务的理论,必须重新检视它的渊源,回到博弈论的「基本问题」上,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经典而变得简单,相反,是人们把它们想得简单了,而第一代学者不充分的思考所给出的结论,被以后的学者轻易继承而不加反思,长此以往,积重难返,形成了如今的混沌局面。要想冲破迷雾,必须返回源头,寻找火种。
      
      必须承认,即使把这本书仔仔细细地看完,我也依然无法理解博弈论的精髓,可是,阅读此书的过程中,作者那执着于问题本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态度让人心生敬佩,作者在书中藉两位老师的口吻表达了对真理的非功利的渴望——这是一个研究者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P.S.这本书让人很自然地想起托卡拉斯的《怎样解题》,只是后者的出场人物更多,读来更显晦涩罢了。
      
      从心里敬佩这些敢于把艰深的理论写成话剧的数学家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