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浙江大学 作者:钟学敏//张明德 页数:252
内容概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国际热点此起彼伏,大国关系不断调整,人们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变革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深入,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为了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两课”课程实际相结合、与当代大学生实际相结合、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当今世界实际相结合,编者编写了这本教材,以适应大学生“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教学的需要。全书介绍了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理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理论 第一节 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二、维也纳体系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四、雅尔塔体系 第二节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一、理想主义 二、现实主义 三、新现实主义 四、新自由主义 五、建构主义 六、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一、国家主权 二、国家利益 三、国家力量 四、国际合作第二章 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涵义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两极格局的演变 第二节 当前的世界格局及其特点 一、两极格局的解体 二、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与影响 三、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第三章 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 三、战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政治的新变动 三、全球政治问题的出现和发展 四、全球化下的全球性问题第四章 欧洲的一体化及其对外战略 第一节 欧洲联合的基础 一、欧洲联合思想传统的回应 二、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 三、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 曲折前进的欧洲一体化 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元启动及其意义 三、欧洲联盟相关机构的建设 四、法律建设保障一体化进程 第三节 欧盟的对外战略的演变历程 一、欧盟的对外战略 二、欧盟的战略目标和对外政策 三、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战略第五章 世界超级大国——美国 第一节 战后美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与变化 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美国的政治制度 三、战后美国政治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国家利益 一、美国有关国家利益的理论 二、美国国家利益观中的一些美国特色 三、美国国家利益在全球的地区分布 第三节 美国的对外战略 一、二战前美国外交的历史演变 二、跨世纪美国的总体外交战略第六章 转轨中的大国——俄罗斯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转向 二、苏联的急剧衰落和最后解体 三、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节 俄罗斯转向新轨道 一、经济转轨——俄罗斯经济私有化、市场化 二、俄罗斯政治结构转轨 三、俄罗斯的军事战略调整 第三节 调整中的俄罗斯外交战略 一、俄罗斯外交战略调整的动因 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 三、俄罗斯对外政治战略的基本内容第七章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第一节 战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 一、战后日本的政治民主改革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奇迹 三、走向政治大国的外交战略 第二节 冷战后日本的政治与经济 一、政局动荡与政治右倾化 二、经济不景气与经济结构改革 三、进入21世纪的日本经济 第三节 面向21世纪的日本对外战略 一、冷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取向 二、日本对外战略的基本框架 三、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前景 四、日本实施大国对外战略的困境第八章 中国与世界 第一节 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和演变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二节 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国际分布 一、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的国家政治利益 三、中国的国家经济利益 四、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第三节 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选择 一、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国外交战略的理性选择——“大国伙伴战略” 三、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崛起”的外交新战略 第四节 中国的多边外交关系 一、努力拓展多边外交 二、中国与联合国 三、中国与WTO第九章 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一、“第三世界”的由来与争论 二、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三、第三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一、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政治与政权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成就与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 二、南北关系 三、南南关系后记
章节摘录
(1)国家利益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利益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名词。在社会主义国家,其统治阶级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全体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利益的内在矛盾性主要针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在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阶级利益是对立的,统治阶级通过一定的程序,将其阶级利益以国家利益的面貌出现。因此,其国家利益就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阶级特性。通过掌控国家机器和决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被涂上了全民利益的色彩,进而动员全国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2)国家利益的全民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的全民利益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础。如果国家的整体利益受损,统治阶级的利益也难以保全。因此,统治阶级的利益与全民利益之间常常是重叠的,特别是在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的时期。在对外政策中,掌控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必然在不损害自身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全民利益。例如,面对外敌入侵,统治阶级会动员全体人民保卫自己的祖国;统治阶级也会承担其社会职能,努力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利益的阶级性和全民性的重合度会进一步提高。(3)国家利益的全球性(或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自身的利益。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和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加,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例如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国和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许多国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限制本国二氧化碳排放,尽管这会增加本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毕竟保护大气环境,防止地球变暖,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也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因此,追求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并未颠覆国家利益之上的原则,而恰恰是这一原则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维护共同利益本身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争取自身利益不是为所欲为,要尊重别国利益。随着国际社会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的契合度将进一步提高。
编辑推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