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岑峰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从第三人角度对李开复在不同场合的言辞进行解读的书。在此之前,李开复已出版了、、、等对中国年轻人影响颇大的书籍,这次,笔者采用日志体例,以李开复对职场人的启示为出发点进行写作。李开复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他是中学老师眼中的数学天才,他在大学与奥巴马同班,他读博时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当今语音识别领域的基础,他是卡耐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最年轻的副教授,他曾获得《商业周刊》“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奖项,他是比尔·盖茨最信任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他曾在苹果、SGI、微软、谷歌这几家伟大的公司担任高管,他是众多中国青年的偶像和人生导师,他创办了创新工场。更为令人感动和景仰的是,他还十年如一日地通过演讲、著书撰文、网上答疑等方式帮助中国年轻人成长,这也是本书着力于探讨他对职场人的启示的原因。从优等生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再到优秀的创业者,具备国际视野、多家知名企业从业经历,这一切足以吸引我们的眼球。对于很多刚刚步入职场的中国青年来说,虽然李开复的职场经历难以复制,但其中有着诸多可资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李开复的成功取决于很多方面。例如开明的父母对他的影响、从小奠定的基础、师长给予他的支持和鼓励、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不利局面下的坚持……那么,我们应该从李开复那里学点什么呢?他的勤奋、他的沟通技巧、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他对个人品牌的塑造?
内容概要
李开复曾是一个极富魅力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先后担任微软、谷歌两大跨国公司的全球副总裁,从研发人员转型为高级经理人,其职场经历堪称传奇。他热心指导年轻人,以青年导师的身份,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士。他创办了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工场”,是年轻创业者的坚定支持者。 本书分为十二章,每月一个主题,从成功之路、职业规划、工作态度、沟通与交流等方面解读了李开复的职场经验,并用生动的背景分析和精炼的行动指南展现了李开复独到的职场智慧。
作者简介
岑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HBA,早年接触互联网,1998年起在格兰仕、TCL等知名家电企业从事外贸和电子商务工作,有多年大型企业营销管理经验。后从事互联网咨询工作,在搜索引擎、网络营销、网络广告等领域有深刻的认识与丰富的经验。合著有《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书籍目录
李开复小传前言 向李开复学习什么一月 成功之路 第一周 星期一 名利之外的其他 星期二 成功是因人而异的 星期三 创造力与成功人生 星期四 衡量成功的标准 星期五 自信、积极的态度 第二周 星期一 多元化思维 星期二 超越自我 星期三 智商、情商与灵商 星期四 成功不是刻意模仿他人 星期五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三周 星期一 成功取决于人 星期二 勇气、胸怀和智慧 星期三 兴趣是成功的钥匙 星期四 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 星期五 从失败走向成功 第四周 星期一 抓住成功的精髓 星期二 把快乐放在成功之前 星期三 成功的口∞格 星期四 成功不是零和游戏 星期五 一生的价值二月 职业规划 第一周 星期一 瞬问进发的热情 星期二 用足够的时间做职业规划 星期三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星期四 第一份工作与未来发展 星期五 综合考虑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第二周 星期一 听从自己的心声 星期二 寻找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工作 星期二 聆听企业的需求 星期四 未来比今天重要 星期五 达到目标也要讲方法 第三周 星期一 不断修正 星期二 人生的蓝图 星期三 脚踏实地 星期四 勇于挑战 星期五 从行业到就业 第四周 星期一 不断调整职业规划 星期二 抓住实践的机会 星期三 考虑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星期四 职位和薪水并非最重要的 星期五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三月 态度 第一周 星期一 态度决定一切 星期二 积极主动 星期三 批判性思维 星期四 最坏的莫过于等待 星期五 宽容的心态 第二周 星期一 勇气 星期二 从错误中学习 星期三 目标导向 星期四 勇于承担责任 星期五 自省 第三周 星期一 不要让成见成为自己的包袱 星期二 挫折和努力 星期三 终生学习 星期四 同理心 星期五 做好准备,创造机遇 第四周 星期一 轻成绩,重能力 星期二 摆正心态,从基层做起 星期三 勇于行动 星期四 求同存异 星期五 执著四月 沟通交流 第一周 星期一 重视沟通 星期二 不会表达等于没有思想 星期三 让上司看到你的成绩 星期四 倾听与坚持 星期五 沉默不是金 第二周 星期一 职场沟通要言之有物 星期二 开放式交流 星期三 急人所需 星期四 善用非语言表达 星期五 上下级沟通 第三周 星期一 表达技巧可以培养 星期二 合理利用和表达信息 星期三 真诚沟通 星期四 直接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星期五 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四周 星期一 敢于说话的勇气 星期二 从说服客户中学会沟通 星期三 表达自己的想法 星期四 沟通与反馈 星期五 克服自己对沟通的恐惧五月 团队精神 第一周 星期一 共同的目标 星期二 扮演团队合作协调者 星期三 团队愿景 星期四 找准定位 星期五 只要对的 第二周 星期一 情商和团队合作比成绩重要 星期二 团队无小事 星期三 要管人,先做人 星期四 团队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星期五 以身作则 第三周 星期一 合理授权 星期二 批评与自我批评 星期三 不拖团队的后腿 星期四 平等、开放 星期五 用好的体制培养团队精神 第四周 星期一 群体决策 星期二 共同进步 星期三 承认他人的贡献 星期四 避免团队成员“负面”竞争 星期五 1+1>2六月 职业道德 第一周 星期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星期二 区别怜悯心和职业道德 星期三 面对灵魂的追问 星期四 言行一致 星期五 诚信不是愚忠 第二周 星期一 你是人才吗 星期二 人品决定价值 星期三 有道德地野蛮成长 星期四 一诺千金 星期五 公私分明 第三周 星期一 商业责任 星期二 利益回避 星期三 拒绝冒险 星期四 讲道德,讲利益 星期五 取之有道 第四周 星期一 克制自己 星期二 当家要知柴米贵 星期三 要考虑到职业道德 星期四 平衡的准则 星期五 信用比金钱更重要七月 人际关系 第一周 星期一 人际关系:在职场成功的钥匙 星期二 人际关系的内涵 星期三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星期四 不要在逢迎、斗争上浪费时间 星期五 信任 第二周 星期一 为对方着想 星期二 宽容的心态 星期三 了解别人对你的看法 星期四 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影响圈 星期五 建立人际关系网要有目标 第三周 星期一 人际交往如“将将” 星期二 在人际网络中招聘 星期三 与人交往要讲究细节 星期四 人际网络是长期投资 星期五 质量胜于数量 第四周 星期一 简单的人际关系 星期二 社交能力培养比履历重要 星期三 善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星期四 信任比沟通和才华重要 星期五 团结有能力的人八月 领导力 第一周 星期一 领导力是一种独特的艺术 星期二 前瞻与规划 星期三 愿景与目标 星期四 分享愿景 星期五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第二周 星期一 做一项掌控全局的工作 星期二 从发号施令到营造氛围 星期三 软技能 星期四 培训你的员工 星期五 领导力的另一面 第三周 星期一 平等 星期二 信任是领导力的基础 星期三 授权 星期四 使众人行 星期五 有勇气作出决定 第四周 星期一 自控 星期二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星期三 打破常规 星期四 人人可拥有领导力 星期五 多元化的领导力九月 理解企业文化 第一周 星期一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对行为方式的规范 星期二 做该做的事 星期三 企业文化与个人发展 星期四 激情与趣味 星期五 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点 第二周 星期一 平等的精神 星期二 企业布置与企业文化 星期三 自我管理 星期四 自己动手 星期五 创新加实干 第三周 星期一 自我约束 星期二 快速反应 星期三 自动自发 星期四 相互合作又竞争的氛围0 星期五 文化冲突 第四周 星期一 企业文化来源于过去 星期二 企业文化不是演戏 星期三 企业初期文化建设比扩张重要 星期四 用其所用 星期五 脱掉西装十月 敬业 第一周 星期一 热情是工作的灵魂 星期二 珍惜时间 星期三 自我调整 星期四 合理安排工作 星期五 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 第二周 星期一 工作与业余兴趣 星期二 对工作一视同仁 星期三 敬业与乐业 星期四 认真处理离职信息 星期五 工作是人的天职 第三周 星期一 苦中作乐 星期二 扶上马,送一程 星期三 理得大事,做得小事 星期四 主人翁心态 星期五 感恩、信心、怀念 第四周 星期一 承担压力 星期二 保持良好的职业状态 星期三 公司为重 星期四 专注 星期五 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奋斗目标十一月 创新 第一周 星期一 创新并不神秘 星期二 有用的创新最重要 星期三 创新不是表面文章 星期四 颠覆式创新 星期五 持续创新 第二周 星期一 创新无止境 星期二 实践支持创新 星期三 创新从小事做起 星期四 创新的激情 星期五 先用户一步 第三周 星期一 需求是创新之母 星期二 全面创新 星期三 创新求突破 星期四 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星期五 市场变化激发创新 第四周 星期一 使命感与创新 星期二 创新也要入乡随俗 星期三 授权才能创新 星期四 大企业也要创新 星期五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十二月 创业 第一周 星期一 认识你自己 星期二 先实践,后创业 星期三 为客户创造价值 星期四 未思成,先思败 星期五 为创业打好基础 第二周 星期一 着眼未来 星期二 把点子落到实处 星期三 团队比点子重要 星期四 创业为何 星期五 资金相对简单 第三周 星期一 创业需要专注 星期二 打工还是创业 星期三 创业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星期四 创业需要激情 星期五内部创业 第四周 星期一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星期二 创业不是赌博 星期三 不能只为感觉而创业 星期四 给创业热泼一瓢冷水 星期五 创业者的特质后记 中国互联网行业职业经理人的黄金时代
章节摘录
三月态度第四周星期一 轻成绩,重能力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最重要的不是学到的具体的知识,而是提高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这将是你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阶段,之后你会变成一个很好的自学者。所以,即便你所学的不是生活里所急需的,也要认真看待大学里的每一门功课,就算你会忘记学习的技能,学习的能力是你将受用终身的。——摘自2009年10月李开复《给女儿的一封信》背景分析李开复在自传中曾提到过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时与系主任赫伯曼教授的第一次对话。赫伯曼教授对李开复说:“虽然我要求你做一篇你的领域里最好的论文,但是你要带走的不是这个,这也不是你读博士的最终目的。你要带走的是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95%的学生在做完了他的博士论文后就换领域做别的东西了,真正应该沉淀在你脑里的是,如何再做一项新的、独立的、思考的研究,或者是一篇新的论文,甚至去独立地思考,去想一个问题。”无论在学校还是在职场,相比所获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一场长跑,不到最后不见输赢,一时的成绩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如果把成绩看得太重,就会使之成为自己的包袱,限制自己才能的发挥。行动指南抵制虚荣心,摆正态度,注重能力的提高,坦然面对他人的看法和荣誉。星期二 摆正心态,从基层做起在座也有许多学管理的,但千万不要认为你学了管理就马上可以做管理。大学毕业后你进入公司,一定是资历最浅的,要有从最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这才是成为管理者的最好方法。
后记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的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巨头在各个行业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双方各有胜负。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如家电行业),中国企业已经取得了优势:在技术含量高一些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的计算机制造商也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而汽车业和精密控制业则依然是洋巨头的天下。在中国,互联网是第一个以高科技含量为特征而被中国本土企业取得了全面优势的行业。有人总结说,这实际上是因为在经过了十几年的计算机热后,互联网已经成为由大量技术蓝领支撑的新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玩笑说法有着一定道理,但归根结底与互联网的轻经济的特征有关。与传统行业通过固定资产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推动行业的发展不同,推动互联网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知识的积累,而知识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起点上与国外同行们的差距不是那么大,并可以凭借对市场的熟悉,快速作出反应,占得市场先机。如果说传统行业中通行的竞争定律是“大鱼吃小鱼”,那么互联网行业中的竞争定律应该是“快鱼吃慢鱼”。在中国,这种“快鱼吃慢鱼”的特点尤其明显,那些征服了世界的互联网巨头们,却往往在中国吃了苦头。2010年3月22日,随着谷歌南渡香江,跨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大陆已经没有任何可称得上成功的案例。不知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幸事,还是不幸。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才是能独立做好一摊事的人;能带领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能审时度势,具备一眼看到底的能力,制定战略的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即“做事-能力增长-做更大的事”。 ——柳传志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是不是人才,关键是看一个员工做什么、怎么做、成绩如何。你认为你的员工都是人才,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得像个人才。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做好,就是合适的员工。如果失败也很正常,因为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不管工作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既然做这份工作,就要做好,并且把能学到的东西学到手,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首先,学历有上限,不是越高越好;其次是动手能力强;此外,人际关系还要和谐。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编辑推荐
《李开复职场日志》:他曾是微软、谷歌两大跨国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发现人才也培养人才!他是青年导师,鼓舞了千万大学生和职场人士!从普通员工到明星经理人再到创业者,数十年拼搏,他有什么职场心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