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如来藏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谈锡永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一直以来想写一本通俗说如来藏的书,特别是出版了几本说“了义大中观”的翻译、著作之后,反应相当多,都说如来藏教法听起来简单,实际上牵涉佛法的内容太广,千丝万缕,很难通达,我就更感觉到一本通俗的书的确很需要,否则便始终无法令如来藏思想有益于人。  如来藏思想的修学,不但令人可以出世,其实还可以令人正确地入世,因为它可以引导人“慎思明辨”,也即是能不钻牛角尖而能见到事情的真相。这似乎是很玄的事,其实不是,如来藏的辩证,已决定了它有这种功能。至于如来藏是佛说的最究竟思想,那就当然更有出世的功能了。所以汉传佛教的禅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律宗;藏传佛教的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曩派,无不修学如来藏,在藏传即称为“大中观”,持龙树的甚深中观见来修弥勒的瑜伽行。即使修学未深,也可以解决人生的一些困惑。  譬如说学佛的态度,依如来藏思想,就可以说,入学佛,应该不遗弃世间而出世,由是在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中,两方面都积极,并不因学佛而成孤寂。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以系统阐述佛家如来藏思想的精髓为主的书,上篇《甚深秘密如来藏》主要解释如来藏思想的起源和内涵,指引众人以“智识双运”的境界来看待禅修外的日常生活,观察世情;中篇《暂学东》主要谈及如何以如来藏思想看待世界,包括与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的比较,下篇《白螺珠》,讲能且具体实修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简介

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矍》、《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矍》(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J垂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敦珠法王传授《大圆满心髓修习明灯》,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 近年发起组织“北荚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及《汉藏佛学》年刊。 【图书介绍】 在此教法中, “自显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是“自显现”才可以“自解脱”。 “六中有”法门,正是“寂静忿怒密意自解脱深法”,强调“自解脱”,所以非把“自显现”的概念说清楚不可,否则,于生与死的禅法便无可供抉择之处。 “六中有”法门,正是凭借着“自显现”这个抉择见来观修的道法。所以,并不是将识境除灭,然后待智境显露,而是通过观修生起决定,现证识境为智境的自显现,由是于识境中自解脱。 所以,我们绝不是设法将心中的污垢挖出来加以清除,亦不是进入一种出神的无意识状态来令了别不起。可是,这两种教法,却恰恰是目前流行的“大圆满”教法。学人追随着它,可能觉得情绪稳定,甚至有救赎的感觉,只可惜,这却正是为轮回建立因素。

书籍目录

自序上篇 甚深秘密如来藏  前言——关于如来藏  一 何谓如来藏?    一个譬喻    无处不在的生机    智识双运界    “双运”譬喻一双手    在“智识双运界”中生活    小结如来藏  二 识境随缘自显现    随缘自显现    先谈“自显现”    再谈“随缘”  三 成立如来藏    为何要成立如来藏?    佛家的“四理”    法身功德的三分    佛法身周遍    真如无差别    具佛性有情    小结法身三分功德  四 如来藏与缘起    说缘起义    “恶取空”与“善取空”    缘起内义  五 四重缘起——如来藏的现证    空性与缘起    四重缘起观      (一)总说      (二)业因缘起      (三)相依缘起      (四)相对缘起      (五)相碍缘起中篇 哲学东西  用如来藏评价西方哲学  一 苏格拉底  二 柏拉图  三 亚里士多德  四 彼罗、伊壁鸠鲁  五 芝诺  六 一千年的欧洲黑暗时代  七 普罗提诺  八 笛卡尔  九 斯宾诺沙  十 洛克、贝克莱与休谟  十一 伏尔泰与卢梭  十二 康德  十三 黑格尔  十四 叔本华  十五 尼采  十六 边沁  总结下篇 四重缘起庄严 白螺珠  前言    缘起与超越    由“八不”说缘起      (一)青目“四门”      (二)相碍缘起      (三)相对缘起      (四)相依缘起      (五)业因缘起    证般若体性  一 赞礼    赞礼缘起果    赞缘起道    赞基道果  二 缘起    总说      (一)龙树说缘起      (二)弥勒说缘起      (三)结语    别说      (一)别说相碍      (二)“四门”离相碍  三 归结    结成    喻结余论跋又跋后记(一)后记(二)(邵颂雄)

章节摘录

  在如来藏思想体系中,人应该怎样生活呢?宁玛派的如来藏教法,教人要“境来心应,境去心无”。这便是以“智识双运”见地为根本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是如来藏思想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切识境都只是智境上的自显现,然而这自显现却受因缘支配,所以只需改变一点缘,整个事件的发展就会不同,然而事件的任何发展,却都以佛内自证智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或者更正确地说,有了这个与识境永不相离的智境),人就可以借清净心以为缘,将逆境转为顺境。  所以“境来心应”的心,即清净心。然而,什么是清净心呢?首先是感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如来法身中的识境随缘自显现,因为有这因缘,事件才会发生,事件发生之后,又再牵入因缘的网,倘若我们不断住心于识境,作千般计较,事件可能会发展到无可收拾,现在我们可以借一逆境的出现,及时检讨事件的因缘,那就是认识如来法身上自显现出来的识境,这时,我们就有机会静下来体会如来法身功德(生机中的因缘运作),是故我们应该感恩。其次是忏悔。一切识境的自显现都离不开因果,如今逆境发生了,我们自己到底作过什么因,作过什么缘,因此才出现这逆境。这就要自己深刻检讨,任何事件都不要先怪对方,应该先行自我忏悔,因为自己是因缘的造作者。最后是发愿。当逆境过去之后,自己会怎样端正自己,并且为社会作出点怎样的贡献,或者会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如是等等。这样,经过感恩、忏悔、发愿之后,心就清净了。然后凭着直觉,持着清净心去应付事件,那时候,一定心平气和,处事持平,事件往往就得到解决,甚至可能,这一事件的结局会成为将来得到顺缘的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细说如来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真空妙有,随缘应机,彰显器世,什么如来藏不如来藏,作为学术,不如实修,希望此书可以帮人实际修持,而不是理论上的了解。本书的见地中道,赞叹。
  •   其实对如来藏的理解我,与多维度空间异曲同工
  •   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绝对不会小看佛学思想,并对生活有实用指导意义。
  •   太好了,才看了8页已经觉得受益匪浅,很多难懂的概念,一下子被点破,真想一口气看完!强力推荐!另外书籍装帧非常有品位,光看封面都可以进入一种境界!
  •   通俗易懂的佛家作品
  •   书很好 十分感谢!
  •   顶礼谈大师,期待中
  •   可修身养性
  •   帮师父买的,反馈很好
  •   只是缺少了实修的内容。这不能怪作者,因为根机不对,不可轻传。虽然大师也说了对于根性好、应机之人,必须得传。但是还有有保留。不错,作者对如来藏解释的应该是很清楚了。相当不错。推荐初学佛法的人以一种平常心来读。
  •   不错的书,还没仔细读
  •   正在读,总体来看,还是很有些独特的观点
  •   朋友介绍的一本好书,但我是个外行,看懂有难度,需要时间。
  •   虽封面介绍上说是通俗阐述,但其实是比较深的。没有基础读起来是有点困难。不过其中论述相碍缘起中,多次用金融危机的成因来作为论据。而其观点大致同于与〈货币战争〉的阴谋论。而且其政治观点是反对民主自由这样普世价值的,这点不敢苟同。既然西方的民主自由不如中国的天下为公,那作者为何要从大陆到香港再到美加呢。如果没有西方的多元与开放,恐怕作者也没有今天的成就。
  •   作者只是一个作家的身份,而且写得是前后不相呼应,让人不知其所以然,可能自己就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故弄虚玄,字里行间能看出他的佛性根本就没到,写书也就是撰写稿费而已!
    还那么贵,如果与南怀瑾的书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不合格!其实我可以退掉,但就算是对佛友的一种支持吧,希望没有两下子的学佛之人,不要写书,把别人引错了路自己要上地狱的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