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 简·莫里斯 页数:568 译者:方军,吕静莲
Tag标签:无
前言
简·莫里斯的作品能够翻译介绍到中国,真好。现代新闻业是在西方自然形成和逐渐发展,它对于中国,却是清末开了国门之后才慢慢引进的新鲜玩意儿。所以,西方跑国际新闻的记者,比中国整整早一大罔。探险精神激扬了记者们的斗志,殖民传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走遍世界的通道,他们蜂拥而出,各显神通。记得小时候,很喜欢父亲买的《非洲内幕》,那是美国记者约翰·根室的非洲采访,我和二哥隔一段时间就轮着会去翻一遍。根室暴走欧洲、亚洲和美洲,可称系列大洲“内幕”专家了。所以,在西方,英国记者简·莫里斯并非开风气之先,也绝非以此成名的孤例。可是,简·莫里斯还是很特别。
内容概要
作为游记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步入耄耋之年的简·莫里斯回顾自己半个世纪的历程,写下《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一书。 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作为媒体记者和游记作家的简·莫里斯的足迹踏遍世界各个角落:见证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到亲历二战后对战犯的审判;品尝了西班牙的贵腐葡萄酒又体验了中国的神奇药膳;从众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到名不见经传的北非村庄,简·莫里斯已经超越了旅游者的身份,而更似一位形貌低调的当地居民。她不写名人政客,只写斜阳下匆匆回家的士司机的会心一笑、街头巷尾值得流连徘徊的小风景,她笔下的那个城市经她雕琢而散发出别样光芒。正如莫里斯在访谈时所说,她常无目的地闲逛以及像狗一样咧嘴微笑在城市里行走,正是这样的一种姿态使得她的游记散文洋溢着斑斓色彩、渗透着智者的哲思。
作者简介
简·莫里斯,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为一身,1926年出生于英国克利夫登。曾担任《泰晤士报》、《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除了有关英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牛津、曼哈顿、悉尼、威尼斯、香港、西班牙和威尔士的记述;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英国布克文学奖。2008年1月,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半个世纪的独特行走——代中文版序序言:这是事实么?20世纪50年代1 珠穆朗玛峰1953年2 一个温和的共和国:美国 曼哈顿 南方 芝加哥 火箭号3 麻烦的国度:中东 埃及 黎巴嫩 约旦 耶路撒冷 伊朗 阿曼 苏伊士事件 巴格达 以色列4 南非白与黑5 天堂的混乱:加勒比 特立尼达 巴巴多斯 古巴6 欧洲:战争结束之后 柏林 巴黎 伦敦 两位大人物7 东方:远东 日本 香港8 威尼斯 1959 20世纪60年代9 艾希曼的审判10 冷战 联合国 莫斯科 列宁格勒 敖德萨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第六舰队 赫尔辛基 的里雅斯特11 南美颤栗 拉巴斯 利马 库斯科12 牛津 196513 澳大利亚 达尔文 悉尼 艾利斯斯普林斯14 一个新非洲 加纳 尼日利亚 埃塞俄比亚15 曼哈顿 1969 20世纪70年代16 快乐之地 克什米尔 特鲁维尔17 前英国领地 新加坡 锡兰 大吉岭 德里18 卡萨布兰卡:变性19 伦敦197520 光荣之后:美国 洛杉矶 曼哈顿21 南非黑与白 20世纪80年代22 充满渴望的心血来潮:虚幻之所 韦尔斯 旧金山 里约热内卢23 悉尼198324 噢,加拿大! 渥太华 多伦多 温哥华 圣约翰25 中国在那儿26 维也纳198327 “Y Wladfa”:另一个威尔士28 柏林198920 世纪90年代29 欧洲的流动 葡萄园 瑞士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波斯尼亚 立陶宛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爱尔兰30 美国光与影 俄勒冈的波特兰 在“微风号” 西点军校 曼哈顿31 悉尼199532 香港:终结结语:满足一个长期被需要的需求索引
章节摘录
2 一个温和的共和国:美国南方 对美国南方的最初印象让我的心情不太轻松。位于华盛顿的最高法院对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作出影响深远的判决,裁定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非法,我恰好在此案宣判的次日到达亚特兰大。当这一裁决宣布时,南方白人们心中压抑地翻滚着的全部不满立时沸腾,痛苦怨恨的言语溢出。一整天我都听到男人女人们的怒骂。他们的辱骂既如此充满戏剧性,又这般翻来覆去,简直让我不能不觉得是从某本歧视惯用语词典中整体摘录的。我在一家咖啡馆里参加了一场对话,跟那儿的经理以及一名自称高级警官的男人。他们用了不少时间来回忆过去的种族骚乱,惬意地谈到“黑鬼”在街头被嘲辱和击打,特别提到一个黑人被一帮暴徒追赶,拼命扑进这间咖啡屋门口,结果只是被推回到人行道上。“黑鬼唯一应该呆的地方,”那经理最后说,“就是后门,手里拿着他的帽子。”另一些温和点的亚特兰大人,像任何人一样惊骇于这些残忍的言辞,转而鼓吹其他维持白人至上地位的方式。他们迷醉于“老南方”的多愁善感,会像假装正直的狱卒一样说:“把事情留给我们来处理。我们理解黑人,他们也理解并尊敬我们。毕竟我们已经一起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彻头彻尾地了解他们,相信我,他们的头脑跟我们的不一样。把这一切都交给我们。南方人自己照管南方人。”如果我是一名南方的黑人,我想我大体上更愿意听到高声大吼,而非柔声细语。至于乡间的黑人,他们似乎仍然与那些奴隶制时代旧印刷品上的图样一致;仍然半裸着身体在田地里艰苦劳作,仍然沉溺于色彩和俗艳的装饰物,仍然充溢着歌声,仍然无知且无组织;一个受奴役的民族,令人无比同情。看起来他们几乎没人深入思考过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却时常以一种悲哀的无动于衷想到它。我曾与阿拉巴马州的一名黑人农夫交谈,问他有色人种的状况是否有任何好转。“事情没有变得更好,唔,”他说,“也没有变得更糟,只是保持原样。对有色人种来说,只要我们呆在这儿,情况永远不会变得更好。”这个区域自身的本性也增强了南方的压迫性。一般而言,这是一片广阔、干燥、多尘、委靡不振的乡村;有时美得叫人难以忘怀,但通常是忧郁的;缺乏充沛精力和兴高采烈,也缺乏新鲜与活泼;一个独一无二的非狄更斯式的乡村。比如说,当你在夏日开车穿越南卡罗来纳州,会有无垠的棉花地将你吞没。各处都是凋敝的村庄,积满灰尘、破败倒塌,小块木头拼凑的屋子,生锈的广告牌,几个没精打采的白人和黑人聚集在商店周围。在贫穷白人的未粉刷的房屋外常常停着朽旧的汽车,洗衣机摆在走廊上一堆乱糟糟的东西中间。有时会有一个带弯弯尖塔的白色小教堂。时常见到幽暗发霉的低洼地,阴郁的树木站在水中。种植同的主宅地有时很气派,但大多年久失修,死气沉沉。我拜访了这样一栋房子,跟房主聊了聊,听到的无非是慷慨宏富的往昔的哀伤回音。三代人之前,帕克种植园包含大约10000英亩田地,曾是这一区域的一块大产业。如今萎缩到只有150英亩左右的棉花、烟草、甘薯和玉米。通往那房子的车道是两行松树间的一条窄路,未铺柏油;汽车沿着它开过时,一团烟尘在身后腾起。路边有两间简陋的小木屋,其中一问有人住,外面晾着一排衣服,另一间房子前面,麦秆一直堆到屋檐高。路的最尽头是那间大屋,古典而破败。有四根柱子的门廊宽阔且壮观。帕克太太认为只有华盛顿或托马斯·杰斐逊才真正配得上它,但当我注意到那宽阔的台阶摇摇晃晃,前门的门框松垂下陷,屋顶高处还挂着一个暂无动静的蜂巢,就觉得自己更有资格坐在那里。屋内可真是相当凌乱;主厅从前到后整整齐齐地穿过屋子,里面有一架高寿的脚踏式风琴,乐谱架上搁着一本巨大的圣歌乐谱。种植园主刚刚同他的拖拉机扭打过一番,手上油乎乎,戴着顶假发,穿着件开领衬衣。但像绝大多数南方绅士一样,他有好客的天分,很快我们就坐到门廊的栏杆上,喝起一大杯冻饮,透过松树向外望。他告诉我他差不多是独自一人运营这种植园,只有一个全职雇工帮手。他的孩子们在当地的公立学校念书,妻子负责家务。这块产业上的五间小屋出租给在其他地方工作的几个黑人家庭,而“那条街”——过去给奴隶们居住的两排一模一样的棚屋,如今已然荒弃,行将坍塌。当我们在门廊里闲聊时,一大团尘土从车道向我们逼近,紧接着出现了两匹步履庄严的高大的骡子。它们拉着一种类似雪橇的东西(滑雪长撬与克娄巴特拉游艇的混合物),上面坐着个戴草帽的黑人,老得够呛,满脸皱纹,威仪堂堂。他转过拐角以帝王般的姿态开进来,骡子气喘吁吁,雪橇吱吱作响,尘土在我们周围翻腾;经过门廊时,他抓住帽顶举起帽子喊道:“晚上好,老板,先生;晚上好,帕克太太。”“晚上好,亨利大叔,”他们回答道。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说到英国人的游记,谁又写得过莫里斯(Jan Morris)?莫里斯笔下的欧洲,是百年英国旅行散文的极品读莫里斯的游记,会惊讶于他心细如尘的观察,他的笔墨如最细腻的几根琴弦,会在读者引起绕胸三月的杜比回响。 ——香港文人陶杰 简•莫里斯的世界均是我留恋或向往之地,读过她的书后若再踏上新的旅程,也许就会希冀着与她的不期而遇…… ——数学家、诗人蔡天新 无论莫里斯游走何处,她都会带若双敏锐、热情且不乏细致观察的眼睛,以及对探险的无穷尽的爱跟随莫里斯的足迹是探求世界的不二选择。 ——英国《每日电讯》 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旅游写作以及阅读游记,至少不喜欢那些给人指路导航的书籍。我写书不会告诉读者去一个地方会发现什么,因为每个人的发现都会有所不同。 我有几条准则:一是像福斯特了解亚历山大城那样,去“无目的地游逛”;另一条便是遵从《圣经诗篇》里所言:“像狗一样,咧嘴微笑着在城市里行走”。所以我一生都在无目的地游逛以及像狗一样在城市里行走。 ——简•莫里斯接受BBC访谈实录
编辑推荐
《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莫里斯作品之精华,林达推荐并作序,读完这《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我希望能读一遍所有她写过的书。写作深度固然和天赋有关,也同样与作者的生存困境有关。这两个条件,不管幸与不幸,她兼而有之。我觉得自己和莫里斯在内心有某种暗合。我读到她的片言只语,就默契地知道,她后面没说出来的那一大段,可能会是什么。我知道她记者行动的坚决,以及作者判断的迟疑。我知道她在二者之间切换的彷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