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皮尔•弗里斯  页数:143  译者:苗婧  
Tag标签:无  

前言

  就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而言,中文与外文(主要为英文)学术圈各自相对独立,尽管现在信息交流与人员往来已经较为频繁,两个学术圈有所交叉,但主体部分仍是明显分离的。相互之间对彼此的学术动态可能有所了解,但知之不详,如蜻蜓点水,缺乏实质性的深度交流,中外学者在这方面都颇有感触。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史研究,相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更为有限。关于海外中国研究、外国人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制度经济学等,由于相关译丛的努力,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中国学术界。由于欧美、日本与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史、社会史等研究日趋成熟,其前沿性成果更需要我们及时获知,以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史的学术动态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研究中国产生了兴趣,一则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则因为如果不了解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度的历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人类发展,他们希望与中国学术界有更多的交流。  就有关中国的史料与数据而言,中国学者对英文的原始史料涉猎有所局限,遑论荷兰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等,这些语种中有关华人与中国的记载,是在中文正史与野史中几乎看不到的世界。而这些史料,在中西方的比较研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待开发的史料还有域外汉文文献资料,包括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的汉文古籍,以及东南亚、美国等地华人的文献与文物。仅从这个角度而言,引介和翻译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显得日益重要。就学科而言,由于专门化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日益深入,各学科形成自身的特定概念、范畴、话语体系、研究工具与方法、思维方式及研究领域,对此但凡缺乏深入而全面的把握,相关研究就很难进入该学科体系,而其成果也难以获得该学科研究人员的认可。而专业人才培养、评审与机构设置等制度更强化了这种趋势。专门研究是如此精深,以致许多学者无暇顾及其他学科与研究领域,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学术视野因此受到局限,甚至出现学科歧视与偏见,人类追求知识的整体感与宏观认识的需求亦得不到满足。  同时,不同学科的一些特定话语和方法,其实许多是可以相通的,学术壁垒并非如想像中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旦打通障碍,架起沟通的桥梁,游走于不同学科之间,其收获有时是令人惊喜的,原创性的成果也常在跨学科的交叉中产生。如从历史源头与资料中原创出经济学理论,或以经济学方法与工具研究历史问题获得新思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克斯、弗里德曼、哈耶克、库兹涅茨及为人熟知的诺斯、福格尔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因此,“社会经济史译丛”的宗旨与取向为:第一,在学科上并不画地为牢局限于经济史和社会史,也将选择与之相关的思想史、文化史,或以历史为取向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成果,更欢迎跨学科的探索性成果。第二,在研究地域和领域的选择上,将不局限于译者、读者、编者和市场自然倾斜的中国社会经济史,本丛书将力推西方社会经济史的前沿成果。第三,译丛除一般性论述的著作外,也接受史料编著,还精选纯理论与方法的成果。在成果形式方面,既选择英文著作,也接受作者编辑的论文集,甚至从作者自己的英文论著中翻译或加工创作的中文成果。在著作语种的选择上,除英文作品外,还特别扶持其他语言论著的中译工作。  我们希望本译丛成为跨越和沟通不同语种成果、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与中外学术圈的桥梁。

内容概要

世界史学家越来越强调跨社会比较的价值和必要性。对某个案例的简单一瞥和对不同案例的多视角研究,后者比前者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其解释也更具说服力。作为经济史学者,本书作者一直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没落的清王朝时代的中国饱有兴趣,作者试图通过本书的书写帮读者解决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两个帝国的历史比较,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潜在机制,是国家制度、科学文化,还是另有其他?

作者简介

皮尔·弗里斯(Peer H. H. Vries)是维也纳大学经济社会史学院教授,著述广泛,涉及历史学、历史编纂学和近代早期历史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方向主要为国际经济史,特别是近代早期的全球经济史,涉及“西方的崛起”和“大分流”的相关讨论等。对此,弗里斯教授发表过多篇文章,见诸Itinerario以及Journal of World History等学术刊物。

书籍目录

导言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  英国:高度市民化的开放社会  文化造成的差异  科学技术的作用  摆脱马尔萨斯理论的羁绊东线无战事:关于中国历史的陈规旧说观察清代中国的新视角  资本主义在中国?  告别“东方专制主义”  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  孔子无罪  高生产率,匮乏的科技动力和现代科学的缺失  受限于马尔萨斯理论?结论启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英国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作用  有一种甚为流行的解释认为,英国早在18世纪就已经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了。然而这种解释的前提其实是不正确的,其中的不正当性很少被人提及。该解释的前提必须是当资本主义发展成熟至一定阶段时,将或多或少的自动卷入工业化经济。资本主义的定义可谓不计其数,在这里我将给出我自己的定义。在我看来,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其特征是私有制占主导的生产方式、自由的私有制企业、商品化以及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体系。商品化所指代的是这样一种情形:产品和服务都被视为商品并具有交换价值。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扮演了中心角色——无休无止地寻求利润,进行投资以谋求新的利益,且不受干预。依照此种定义,没有人会否认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争论的焦点变为: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的讨论,两种解释框架引人注目。一种强调市场机制的逻辑,纯粹的供应、需求和供需互动机制;另一种则强调权力关系,及其对市场运行机制干预,产生的影响。那些最先使用市场机制和“看不见的手”等术语来解释说明18、19世纪英国经济史的人,我将把他们简称为“斯密派”(Smithians),而那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强调权力和“看得见的手”的人,我则将其简称为“马克思派”(Marxists)。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为什么近代史西方崛起,而不是中国?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不是中国?为什么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一败再败?这些问题,困扰中国史学家由来已久。近些年流行起来的比较经济学,比较历史学,经济史学家和历史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本书作者试图从制度和文化层面切入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作者的答案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   本书试图对国际史学界所谓“加州学派”进行反驳。后者认为,欧洲与中国在18世纪之前的发展难分伯仲,而中国似乎更好,西方之后取得发展是偶然现象,制度差异等因素无关紧要。本书对此进行了反驳。
  •   可以,我我朋友买的,
  •   给别人代购,啥也不说,朋友喜欢
  •   深入浅出,达到了专业与科普的双目的。
  •   书不厚,薄薄的一小本,要收26块。真贵。毕竟还是翻译的别人的书么,为什么如此定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