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托马斯•里德著  页数:284  字数:177000  译者:李涤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了击破从洛克经贝克莱发展到休谟那里的怀疑论,推翻休谟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存在的否定,里德追溯到哲学中长期以来盛行的观念体系。为此他逐一考察了五种感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以此为基础他论证说,所谓观念是知识的唯一对象,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事实上我们不是首先获得互不关联的观念,然后再做出关于它们关系的判断;自然界不是在分离中展现这些因素的,因此知识最初的材料和单位是判断,不是观念,简单观念是分解判断的结果;表示某种关系的判断总是伴随着感觉,感觉既向我们“暗示”它和心灵的关系,也向我们“暗示”它和外物的关系,因此心灵和外部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  里德认为感觉“暗示”的信念原理之所以被认为是自明的,倒不是由于它们为人们普遍同意,而是因为人的本性的构造导致我们相信它们。里德把这些信念称为“常识原理”,例如心灵外事物的存在,自己心灵外其他心灵的存在... (展开全部)   为了击破从洛克经贝克莱发展到休谟那里的怀疑论,推翻休谟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存在的否定,里德追溯到哲学中长期以来盛行的观念体系。为此他逐一考察了五种感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视觉。以此为基础他论证说,所谓观念是知识的唯一对象,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事实上我们不是首先获得互不关联的观念,然后再做出关于它们关系的判断;自然界不是在分离中展现这些因素的,因此知识最初的材料和单位是判断,不是观念,简单观念是分解判断的结果;表示某种关系的判断总是伴随着感觉,感觉既向我们“暗示”它和心灵的关系,也向我们“暗示”它和外物的关系,因此心灵和外部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  里德认为感觉“暗示”的信念原理之所以被认为是自明的,倒不是由于它们为人们普遍同意,而是因为人的本性的构造导致我们相信它们。里德把这些信念称为“常识原理”,例如心灵外事物的存在,自己心灵外其他心灵的存在等等,都是有教养的人和没有教养的人同样直觉地或本能地相信的常识。它们是一切推理和全部科学的基础。  

作者简介

  托马斯•里德是思想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是苏格兰常识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常识是,至少应该是一切哲学探究的基础。他不同与休谟的“因为知识的局限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觉,不足以成为推断它真实存在的理由”,也不同于贝克莱的“外部世界不过是观念的结合”,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该主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  获得心灵知识的困难 该哲学部门的现状:笛卡尔、马勒伯朗士和洛克 为那些哲学家辩解 贝克莱主教,  《人性论》,怀疑论  《人性论》  所有这些作者的体系是相同的,而且导致怀疑论 我们不应放弃对一个更好体系的希望  第二章 嗅觉  研究顺序,嗅觉的介质和器官 对此感觉做抽象思考 感觉和记忆,信念的自然原则   某些情况下判断和信念先于简单领悟 对关于信念本质的两种理论的反驳,前述内容的结论 为形而上学谬论辩解;无感觉主体的感觉,观念理论的一个后果;此怪论的后果我们的构造暗示了对一个有感觉能力的存在者或心灵的概念和信念,联系的概念并不总是通过比较有联系的观念而获得  物体有种性质或效力,我们称之为气味。在想像中它是如何与感觉关联起来的人性中有种原则,对气味及其他自然效力或原因的概念,都源于此在感觉当中,心灵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章 味觉第四章 听觉  声音的多样性,其方位和距离是靠习惯、毋须推理 就认识的 自然语言第五章 触觉  热和冷  硬和软  自然符号  硬和其他第一性质  广延  广延  物质世界的存在 哲学家关于感觉的体系  第六章 视觉 此能力的优越性和显贵性 视力所见几乎都能被盲人理解,及其原因 对象的视觉表象 颜色是物体的性质,而非心灵的感觉 前述内容的推论 感觉不相似于物体的任何性质 视觉形状和广延 回答有关视觉形状的某些疑问   视觉几何 双眼的平行运动 通过倒像看到直立的物体 同一主题续 用双眼看到单个对象 动物的视觉规律 斜视假想 与斜视有关的事实 习惯在看到单一对象中的作用   波特费尔德博士对单一和双重视觉的说明   在此主题上,布里格斯博士的理论以及 艾萨克·牛顿爵士的猜想  一般知觉  知觉中的自然进程  我们赖以学会知觉视距的符号  用于其他习得知觉的符号  知觉与我们赋予人类明证的信任之间的相似结论——包括对哲学家在此主题上的观点的反思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导言该主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法人类心灵的结构如同人类身体结构一样奇妙而精巧。人类心灵的能力适合其不同的目的时所具有的智慧,毫不逊色于人类身体的器官。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合情合理地认为,由于相对身体来说,心灵是更高贵的作品,处于更高等级,所以造物主在构造它时运用了更多的智慧和技巧。因此,心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主题。如果考虑到与它有关的知识对任何其他科学分支的广泛影响,心灵就更值得探究了。即使在与心灵极少有联系的艺术和科学中,心灵的能力也是我们必须加以使用的工具。我们越是通晓它们的本性和用途、缺陷和失调,我们就越能熟练地运用它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即便在最高贵的艺术中,心灵也是我们处理的主题。画家、诗人、演员、雄辩家、道德家、政客都出于不同的目的,力图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心灵。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把握人类结构的筋脉,就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他们的一些艺术只有建立在人类的构造原则上,才可能有牢固的基础,才能上升到科学的尊贵地位。现在,明智之士都同意或是应该同意下述看法:要获得关于自然万物的知识,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观察和实验。我们的构造使我们具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引领我们从具体的事实和观察追溯到一般规则,并且利用这些一般规则来说明其他结果,或是指导我们如何制造这些结果。这种智识程序是每个人在日常事务中都熟悉的,也是哲学中能做出真正发现的唯一程序。最先发现冷导致水结成冰、热使之变成蒸汽的人,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光的特性一样,遵循的是同一种普遍原则,使用的是同一种方法。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都是常识准则,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被实践;如果用其他的规则来做哲学研究,无论是考虑物质体系,还是考察心灵,都会迷失方向。猜想和理论都是人的创造,它们永远不同于上帝的创造。如果我们要了解上帝的作品,我们就必须聚精会神、谦卑恭敬地求教于它们,不要肆意妄为——在它们所揭示的东西中增添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唯一合理时、正统的哲学是对自然所做的合法解释——被加进的任何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既不足信,也无权威可言。关于地球形成、动物繁殖、自然恶和道德恶起源的所有奇妙理论,一旦超出了从事实中进行合法归纳的限度,就是白费力气,就如同笛卡尔旋涡(vortice)①,或是帕拉塞耳萨斯的生命力(Archaus)②。也许关于心灵的哲学被一些理论掺的假并不比关于物质系统的哲学少。关于观念的理论的确非常古老,而且已被广泛接受,但都不能赋予此理论以真实性,也不应使它免于自由、公正的检验。尤其在如今这个时代,它已经导致了一种怀疑论体系的产生,而后者似乎要压倒所有的科学,甚至要击败常识的命令。我们关于身体的知识,全部归功于解剖分析和观察,只有对心灵进行解剖,我们才能发现它的力量和原则。获得心灵知识的困难但必须承认,对心灵的解剖比对身体的解剖要困难得多。因此我们不需感到奇怪,人类在这上面取得的进展较少。要精确地关注我们的心灵运作,并把它们作为思维的对象,即使对于擅长思考的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而对平民大众来说,这更是件近乎不可能的事。运气好的解剖学家,也许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以同样的精度,考察一切不同年龄、性别和状况的身体;一个身体里缺少的、模糊不清的、难理解的,在另一个身体里可以清晰地、充分地被观察到。但解剖心灵的解剖学家不可能有这样的有利条件——他只能以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和清晰性来考察他自己的心灵。这是他能唯一调查的主体。他可能通过外部符号推断其他心灵的运作,但这些符号大多是含糊的,必须由他对自己的知觉来解释。因此,如果有一位哲学家,他能够向我们条理清晰地描述他自己思维原理(相当于天赋)的所有运作——尽管还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也只是对某一特殊主体的解剖。一旦运用于总体的人性,这也是不够的,而且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稍加思考就知道,虽然我们把所有的心灵看作一个种类,但心灵之间的差别大于我们归入同类的任何事物之间的差别。我们拥有的各种力量和能力中,有一些似乎是自然形成和培育的,因此不需要人的努力。它们是我们与动物共有的,是我们保存个体、延续种类所必须的力量。还有一些别的力量,自然只是在我们的心灵中播下它们的种子,还需要人类文化的培育。只有加以适当的培养,我们才能改进智力、品位和道德,以提升人性,并使之崇高;相反,忽视或败坏它们将使人性变得堕落和腐化。满足口腹之欲,饮清泉解渴,在时机和性欲的驱使下繁衍后代,防止受伤害,时而劳作时而休息,这样的两足动物就像森林中的一棵树,其生长纯粹是自然的。但这样未开化的人,心中已撒下逻辑学家、品位高雅之士、雄辩家、政客、善人和圣人的种子;尽管自然已经在其心灵中播下了这些种子,但若缺乏培养和训练,他们就永远被埋没,很难被他自己或别人察觉。最低等的社会生命会展示隐藏在原始状态下的某些原则:由于他所受的训练、他的同伴和他的生活方式,某些原则,或者是通过它们的天然活力,或者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将会茁壮成长,发展完善;其他原则则莫名其妙地颠倒了它们的天然形式,还有一些受到阻止,或是可能完全被根除。这就造成个体在人性上的千差万别,而就道德和智力禀赋而言,它架构了下层的动物、恶棍与上层的神圣者序列之间的鸿沟。并且,心灵间如此巨大的差异必然使得我们非常难以发现人类的共同原则。哲学家关于心灵的初始能力所使用的语言,太适合于盛行的体系,而不可能适合其他的体系了;就如同一件定制的衣服只适合那个定制的人,衬托出他的优势,但非常不适合另一种体格,尽管有可能显得潇洒和协调。关于心灵及其运作,如果不采用新的词汇和短语,或是不赋予那些已被接受的词汇和短语以不同的意义,就几乎不可能在哲学上做出什么创新。自由,即使在不可或缺的时候,也会造成偏见和误解;因此只有时机得当,它才能得到许可。语言的创新,就如同宗教和政府的革新,总是遭到许多人的怀疑和憎恨,直到人们熟悉了它们的用法,它们才得到法定的许可。 倘若心灵的最初知觉和概念以单一的、纯粹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如同我们最初从自然之手中接收它们时那样,那么习惯于反思的人就可以不太困难地追溯它们;但是,在我们能反思之前,习惯、联结和分离使它们被混合、化合和分解,因此我们很难知道它们最初是什么样的。从这方面来说,心灵就像一位药剂师或化学家一样,原料确实来源于自然。但出于工作的需要,他把这些原料加以混合、化合、分解、蒸发和提纯,直到它们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子。因此我们很难知道它们最初是什么样的,更难把它们还原成最初、天然的形式。此外,心灵的这种工作的完成,并不是靠成熟理性的谨慎行为——否则我们就能够加以回想,而是靠先于理性发挥作用的本能、习惯、联结和其他原则。因此,对于心灵来说,要原路返回,要追溯心灵在最初开始思维和行动时那些使用过的运作,是极其困难的。假若我们能清楚、充分地知道一个婴儿的全部心灵历程:从他的生命和感觉伊始直至他成长到使用理性的阶段,能知道他初生的能力如何开始发挥作用,这些能力如何催生和培育出各种不同的概念、意见和情感(当我们能够进行反思时,我们发现这些东西都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那么,该历程将会成为博物学的瑰宝,对于理解人类能力来说,它比哲学家有史以来的任何体系都更有帮助。但是,祈求我们力量范围之外的自然馈赠,是徒劳无益的。反思是我们审察心灵力量的唯一途径,但来得太晚,无以观察到这力量从其初期培养到完善的自然进程。因此,一个从教育、风尚和哲学的偏见中成长起来的人,要揭示其观念和意见,直到找出其构造的简单、初始原则,需要超乎寻常的细心,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心灵;当然,除了创造我们的上帝外,别无他物能说明他的构造。这或许可以称为真正的人类能力分析;而且,只有完成了这种分析,我们才能指望获得关于心灵的合法体系;该合法体系能展示我们构造的初始力量和规律,并用它们说明各种人性现象。这种探究所取得的成功,不是单凭人的力量想要就可以得到的。不过,如果细心和谦逊的话,还是有可能避免谬误和错觉的。也许线团太过错综复杂,线条也过于纤细,因此不可能追溯到所有的线圈。但如果我们在不能继续追溯的地方止步,并且保住已有的基础,就不会犯错。更犀利的眼睛会适时地推进这种追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托马斯里德的代表著作,翻译的很漂亮,虽然没看过原版。值得购买
  •   本书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遭到忽视的一位哲学家的论著。本书所建立的“常识哲学”,实际上对于英美的哲学思想贡献不菲。
  •   还没读,过两天再慢慢读.
  •   选题好, 尚未细读。 待后评。
  •   英国启蒙的特性比较感性,比较经验。里德的书是一个证明
  •   内容感觉一般。也许是我水平不够。但是如果你陷入怀疑主义并略微开始影响你的生活,你还是可以看看的。
  •   太违背我的初衷了,也可能是我的哲学思维太狭隘,没想到通俗的标题下,隐含着我不想继续翻阅的内容
  •     梁捷:只有常识还在那里
      
      本文见《财经》杂志 2009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08日
      
      “自然和自然规律隐没在黑暗中。上帝说,要有牛顿。于是,万物皆光明。”诗人蒲柏借用《圣经》语式,如此赞誉牛顿,因为牛顿揭示出物理世界赖以合成的合理结构。洛克和休谟等学者试图沿着牛顿的足迹,将这种方法用于探究心理和情感等内在世界,并希望进一步推广到社会领域。
      
        这些启蒙哲学家都认为,内在心灵中包含了类似牛顿力学中“质点”那样的东西,可称之为“观念”。这些观念清晰、独立、不可分裂。我们可以像化学家拆解物质化学结构一样,把内心观念分得清清楚楚。知觉是分辨观念的能力,内省是审视观念的方法,内在世界从而成为外在世界的副本。要解开这些秘密,科学是惟一的钥匙,而关于人的科学又是其他科学惟一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洛克、贝克莱、休谟、哈特莱等一大串显赫的名字后面,出现了一个不太合群的异类——托马斯·里德。他认为,无论贝克莱、休谟怎么处理心物二元论,最终都免不了带上一些唯我论形而上学的残迹。这是一种道德牛顿主义,他们的研究工作日趋精密,让人意识到很多认知上的不可靠。然而,这样的哲学却离常识越来越远。
      
        里德举例,我们手捧一朵玫瑰花,嗅到它的香味,心中涌起无限联想。先区分开感觉和感知,把由颜色、香味引发的复杂化学反应即联想斩去,只剩下最直接的感知。这时,我们再把玫瑰花放到远处,闻不到香味了,此时,它的香味就消失了吗?不!我感知到的香味消失了,可花本身的香味依然存在。我们说的“香味”既指自身感受到的香味,又指玫瑰花所拥有的香味,两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必区分,因为这是常识的原理。
      
        过去学者所谓观念是知识的惟一对象,只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假设。观念需要通过分解判断才能产生,而某种关系的判断又必须伴随着感觉,感觉既向我们“暗示”它和心灵的关系,也向我们“暗示”它和外物的关系。感觉只是“暗示”,而非真正维系,心灵和外部世界都是真实存在的。正如牛顿之前,隐没在黑暗中的自然早已存在一般。
      
        里德熟读西塞罗等古典名家的著作。正是从西塞罗那里,他学到了sensus communis(即英语common sense),并将其作为终身的信念。他认为,日常语言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射,应当将常识原理置于科学的心理学之上。终极的哲学肯定就是常识哲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洞见,直接影响到日后的两个学派。一百多年后,里德的常识哲学传至美国,皮尔士深有感悟,进而将里德思想融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在两个世纪以后的英国,摩尔(G.E.Moore)和奥斯丁(J.L.Austin)等人厌烦了琐碎的逻辑实证主义,亦是从里德著作中受到启发,慢慢形成了所谓“牛津日常语言学派”。
      
        但是,里德在世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荣誉和尊重。著名化学家、“燃素说”倡导者,也是洛克和休谟忠实信徒的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在认真阅读《按常识原理探究人类心灵》后深感恐慌,因为里德的意图很明显,要整个颠覆前辈学者依据人类心灵建立实证科学的努力。
      
        普利斯特里精心撰写了《哈特莱的人类心灵理论:论观念的联想原理》,专门驳斥里德及常识哲学信徒的言论。此书比里德的著作产生了更大影响,获得英国公众的认可。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中就承认,他从哈特莱处学到了这种思想,可以将幸福视为通过联想整合起来的简单快乐的总和,这就是功利主义的基本原理。道德牛顿主义引导出功利主义,进而是一整套古典经济学,最终成为影响全世界的重要思想。
      
        现在回头去看,将心灵与外部世界系在一起的牛顿主义正是启蒙运动的主线。里德的常识哲学虽能有效批判休谟、哈特莱的认识论,却不能导出积极的行为理论。里德面临的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衔接处遇到的相同问题:如何融合一种确定论的知识理论和一种自由论的行为理论。
      
        里德在最后一部著作《论人的行为能力》中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里德过于冷静和客观。他坚持把知识认作无时间性的静观知识,不同于能够将过去和未来清楚判别开的行为。如果要把握绝对的“知”,那就必须与“行”区分开。
      
        从现代性展开的过程来看,里德与他的常识哲学失败了。但是,我们现在反思现代性时,里德的身影又不断出现。政治哲学家沃格林尝感叹,一个人永远不能忘记,所有的古典哲学都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而没有一种意识形态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孔德或马克思的实证主义,或者黑格尔主义,都不是以常识为基础。只有里德为代表的苏格兰思想流派可称做常识哲学。
      
        各种意识形态烟消云散之后,只有常识还在那里,不会改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