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赖建诚  页数:167  
Tag标签:无  

前言

1984年8月台湾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系,在登报征求师资:我从欧洲写信应聘经济史教师,竟然收到赵冈教授的回信。我早就拜读过,他在台北联经公司出版的《中国棉业史》(1977)和《中国土地制度史》(1982),也正好在期刊上读到《中国土地制度》英文版(198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的摘要。可以想见收到他的回信时有多么惊奇。他也写过《红楼梦研究新编》(1976)、《花香铜臭读红楼》(1979),直到《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2005,联经)才封笔。能和他在同一个系上工作,必然相当有意思。赵冈当时约56岁,和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是身高六尺的博雅绅士;夫人陈锺毅女士高雅内敛,是他多本中文书的合著者。我对清华l的工作机会,完全没有说No的条件。20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选择,决定了我的长期工作,全家人的生活,甚至连儿子都在清华人文社会学院读大学部。1985年1月我到清华报到时,是经济系的第二位教师。赵冈告诉我聘用的原因,是规定的必修科目,包括西洋经济史、西洋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他知道不容易找到教这几门课程的人,只好聘用我。他说得委婉,但我立刻感觉到:这三科是必修课,必然会让学生反感,会用对待三民主义、孙中山思想的态度来看待我。我竟然以这几项科目,作为研究专业领域,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部”撤回必修科目的主导权,改由各校系自由决定,我的感觉才转好。20多年后回想这件事,如果当初没有这项规定,我怎么有机会找到这么好的工作?那时台湾还在戒严时期,不准外出观光,学生对欧洲充满了好奇。我在法国和比利时住了5年多,就靠着穿插欧洲的生活、风景、思潮、制度来诱引注意。那时清华对外打的招牌,是要走数理计量经济路线。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经济史和思想史没有数学模型,也不能用严谨的方式证明,根本就是在垃圾中制造垃圾。我完全没有争辩的能力,充分体会到双重歧视(个人与专业)的滋味。在教学上我也碰到许多困难,主要是教材上的供需失调。以西洋经济史为例,当时在台湾能找到的中文教材,和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接触的差不多。周宪文先生在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了好几册西洋经济史文选,但都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一来这些题材与内容对我们太生疏,二来笔调沉闷,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直接用英文教科书,又有太多的人名与地名学生跟不上。中国经济史也有类似的困难,因为主要的作者是历史学界出身,他们关心问题的角度和经济学界很不相同,对学生既无挑战性,又没学到多少经济学的养分。西洋经济思想史就更严重了:都是英文教科书,是写给欧美学生读的,作者假设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熟知欧洲的社会经济背景,许多基本的事情就不交代了,这些对台湾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是天书。几个学期下来,同学很快就归纳出实用的判断:这三门课将来考研究所时用不上,留学时没有人会关心你这几科的成绩,工作时没有人会问你是否读过这几门课。我是靠这几门课过活的人,不能没有对策。我逐渐体会到两项要点:(1)如果用同一本教科书,从开学讲到期末,学生很快就厌倦。(2)要把这几门课教好,除了教材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表演能力。也就是在掌握教材的要旨后,举较能理解的例子作模拟,或当作切入问题的楔子;更重要的是,要穿插费心找来的故事和笑话。教了七年之后,到1992年我去哈佛进修时,我收到前几届毕业生的教师节卡和圣诞卡,说他们偶尔会回想到我在课堂上提过的人物和事情。为什么我能从被轻视的情境,转变到有些人对这几门课还有记忆?关键是找到引人兴趣的教材。那是个还没有电子邮件也没有网络的时代,我广泛翻阅中国和西洋经济史期刊,看到简单有趣的文章就印下来,同时也注意欧美同行的讲义内容。以西洋经济史为例,在美国大学教这门课,不需顾虑文字的难度和文化背景,只要挑出好文章让学生看,每星期读三篇都没问题。我们的社会条件不同,必须在好文章内,再挑出文字简单、表格众多、图形丰富的有趣题材,每次上课(90分钟)不能超过15页。在这些约制条件下,我逐渐累积出30篇这类型的文章。我的上课方式是:每周3小时分两次,每次1.5小时,读1篇15页的文章“,若超过20页,就分两次。每学期约有18周,可上35次课,扣掉期中期末考试和假日,大约可上30次,大约就可以读25至28篇。每年都会有新的好文章出现,我就汰旧换新,所以约有一半的文章是近10年发表的,有些好的老文章,还是每年都读。每次上课前,先找一位同学负责主读一篇或半篇。上课时这位同学报告15至20分钟,我讲解60分钟,最后10分钟讨论。有时其他同学会有不同见解,但大部分的情况。,是我用这10分钟解说下一篇的方向与论点,以及选定下一位报告的同学。几年下来,这种做法累积了一些口碑。西洋经济史的35人的小教室,有时还会爆满;中国经济史50人的大教室,有时还要抢座位。每学期末学生会在网络上,给各学科教师打评鉴分数,也有具体的建议汇总给教师参考。评鉴的满分是4分,3分以上就不错了;3.5分以上,教务长会写一封恭贺函,有一次我甚至还得到3.8分(上网填卷率88%)。2006年5月,我代表科技管理学院,到学校竞选杰出教学奖,结果得到一张慰勉函,可见清华有不少人教得比我更受学生欢迎。我挑文章的原则是“三项-ing”。(1)Interesting(读起来有趣),(2)Entel-taining(有娱乐效果),(3)Provoking(具有争辩性)。难得有同时符合这三项原则的文章,只要符合其中一项。故事流畅就可人选了。换句话说,我偏好故事性强、容易转述、启发性高的文章。有些文章技术性较强,故事性较低,不适合在此综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其实是我教西洋经济史的课程讲义大纲,或是“读者文摘”。选进本书的文章,我认为还是有高下之分。我依三项原则来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1)能增加某个题材的新知识,这类型的文章篇数最多;(2)能提出某项新观念,来分析旧题材而得出新意义,这种文章就少多了;(3)能改变我们对某个题材的认知与理解,这才是上品。我认为本书中有两篇符合第(3)项的高标准。第一篇为第7章介绍Fogel如何运用“反事实推论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这是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启发。他提出一项新观念:  “社会节省”(social saving),用来计算美国铁路的经济效益。结论是:美国铁路对19世纪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改变了我们对这个题材的认知。第二篇为第22章介绍John Davies对马铃薯的研究,他说明为何在爱尔兰大饥荒时期,马铃薯才有可能成为吉芬物品(Giffen goods)。简略地说,就是当马铃薯涨价后,对马铃薯的需求反而提升,产生正斜率的需求曲线,而非正常状况下的负斜率需求曲线。他提出新观念说:(1)收入必须逼近生存底线时;(2)在没有其他食物可选择替代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吉芬物品。吉芬物品的观念早已超过一百年,如果马铃薯是吉芬物品,为什么你还要去麦当劳排队买薯条?直到现在,大一经济学原理所教的吉芬物品,都没有提到(1)与(2)这两项必要条件。全世界有多少人读过、教过吉芬物品的观念,竟然要等这么久,才让r)avies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整体而言,这是一本推广型的读物,每章挑一篇主要文章来解说,是初阶的导引。每章最后都会列出所根据的论文出处,如果想对经济史进一步学习,请看“为什么要读经济史?”一文的附录“延伸阅读”。我心目中的读者,是大三、大四经济系和历史系的同学,以及对人文社会问题有兴趣的一般读者。如果高三同学想读,我也不反对。我希望中壮年读者,可以转述有趣的故事给家人和子女。这本书有个大缺点:我把每项主题限制在(打字稿)5页内,以简洁为主要诉求,以题材的广泛性,来弥补深度的不足,把硬涩的专业论文,改写成能吸引阅读的摘要。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写法,是要:(1)先综述整个议题的来龙去脉;(2)把焦点聚在争论点上;(3)说明新证据为何能改变我们的认知。要做好这三点,等于是要写一篇小的SUlrvey文章,篇幅必然要加三倍。我退而求其次,只要做到书名所说的“趣味”就满意了。这些文章大都是生活性的题材。大部分的经济史学者,都在研究更严肃的重要课题,例如经济增长、生产力变动、技术进步、金融制度、农业和工业的竞争力、国际贸易,这些沉重的问题在本书都不会出现,就让更高明的专家去解说吧!我在各章内所提供的,也不是每个主题的最前沿知识,我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兴趣,鼓励读者从“延伸阅读”所提供的数据库、网站、专业期刊,去追寻自己的答案。本书所挑选的文章,大都轻松有趣,这是从每年成百上千篇论文中挑出来的。我从全世界成千上万位经济史学者努力的成果中,找得出少数适合大众阅读的几篇。欧美的经济史研究,是一项重要产业,从业人口众多,鼓励发展新颖手法,故事较有趣味。台湾的经济史研究人员太少。历史学界方面,主要分布在“中研院”史语所和近史所,也有些在大学担任经济史的教研工作。经济学界方面,台大经济系有好几位专研中国台湾经济史的教授,清华也有几个人,其余分散在各大学。1992~1993年间,我常参加哈佛经济系的经济史研讨会,几乎每周都有外宾报告论文,当时哈佛经济系专研和兼研经济史的教授,我算了一下共有六位。哈佛商学院的商业史研究群,隔周有一场研讨会;邻近的MIT经济系,有两位著名的经济史教授,也常举办论文发表会。那一年我常参加这三处的研讨会,见到不少这个领域的高手。1993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芝加哥大学的RobertFogel教授,以及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的Douglass North教授,表彰他们在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1994年47卷1期的英国经济史学会的官方刊物,在卷首“编辑的话”内有一段贺词:“经济史学会的会员和本刊的读者,很高兴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给RobertW.Fogel和Douglass C.North。我们在此恭贺这两位得奖者,同时也很高兴,经济史这个学门能以这种方式被承认了。”从1993年10月起,在诺贝尔奖的光环照耀下,经济史就不再是从垃圾中制造垃圾的学科了。本书的主体,是介绍23篇他人的研究成果,书末的5篇附录(2篇导读与3篇书评),是我自己的见解,希望能有水果、甜点、咖啡的效果。依照这个学科的成长速度,这本书每5年就要增订,每10年就要新写一册,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正与建议。撰写期间得到许多修正意见,在此向诸亲友致谢。赖建诚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中文出版中,首次以深入浅出,饶富学理兴味的生活实例,勾勒并探求西洋经济史的发展图像,为一般读者开启丰富而有趣的探索途径。开放性的阅读终点,却是新的知识起点,令人回味无穷。 25短文集结,由历史事件重新解读、剖析,读起来兴味盎然。为什么计算机键盘不依ABCD排列?股市的红绿与天气晴雨有关系?为什么1866-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十万人?这些事件跟经济都有很大的关系,令人意想不到。作者以幽默感风趣的笔法,带领我们进入西洋经济史的世界。

作者简介

赖建诚(lai@mx.nthu.edu.tw,www.econ.nthu.edu.tw),1952年生,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学术著作:《近代中国的合作经济运动:1912—1949》(1990)、Adam Smith across Nations: Translations and Reception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2000,Oxford UP,主编)、《亚当•斯密与严复:与中国》(2002)、Braudel’s Historiography Reconsidered(2004)、《梁启超的经济面向》(2006)、《边镇粮饷:明代中后期的边防经费与国家财政危机,1531—1602》(2008)。半学术性的文集:《重商主义的窘境》(1992)、《年鉴学派管窥》(译着,1996,2003)、《绿野仙踪与中国》(1998)、《西洋经济史的趣味》(2008)。译有雷蒙•阿隆《入戏的观众》(1987,1992,2000,2006)、西蒙•波娃《波娃的告别:与沙特的对话》(2002,2006)、《波娃的告别:再见,沙特!》(2002,2006)。

书籍目录

绪论  为什么要读经济史?1  为什么电脑键盘不依ABCD排列?2 为什么国际标准轨宽是143.5厘米?3 环境与身高4 天气晴雨和股市红绿5 法老王的怪梦解析    6 为什么1866~1868年芬兰饥荒会饿死10万人?7 铁路对美国早期的经济发展帮助不大?8 蒸汽机对英国的工业革命帮助不大?9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龙头?10 为什么欧洲要杀害巫者?11 为什么欧洲的教堂要盖这么大这么久?12 罪与赎:天主教炼狱说的经济诠释13 经济闭关自守能撑多久?14 1918年流行感冒的深远影响15 战争与国家的形成16 有用的战争    17 扩大内需是日本经济成长的关键?18 为什么犹太人会被抄家?19 为什么阿米什人的经济表现较差?20 金本位是传递大萧条的元凶?21 谣言·盲从·挤兑22 马铃薯是吉芬物品吗?23 经济增长对英文的影响附录 郁金香情结 黄金的魔力 布罗代尔的《地中海》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导读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

章节摘录

插图:2  为什么国际标准轨宽是143.5厘米?我读中学时,住家离台糖小火车铁道很近,每天看到同学从各乡镇搭火车上学,40年后仍历历在目。我对台糖铁路还有一个深刻的记忆。这种火车的主要功能,是把台糖在各地区契约耕作的甘蔗,采集后运到糖厂加工成各种正产品(各式各样的糖)和副产品(例如健素糖、蔗板)。这种白色制糖用的甘蔗,和街上或市场看到的黑色甘蔗(口嚼或榨汁)不同:黑蔗的甜度低、皮薄、肉脆,白蔗相反。20世纪60年代国际糖价高,那时台湾经济尚未成长.铁路沿途有不少人偷白蔗。我在小学高年级时,跟同学去看青少年的英勇作为。蔗农把15~20根甘蔗,用蔗叶绑成一大捆,放在运货物的平台式车厢上。如果最下层是南北方向置放,上一层就东西方向置放,再上一层又换成南北向,让甘蔗之间的摩擦力互相牵制,只要火车速度不太快,就不会在运送途中掉落。蔗农绑甘蔗时,因为甘蔗的长短不一,有几根会较突出。较有力气的青少年,不难从慢速行驶的火车抽下甘蔗。一次没抽出来也没关系,他们约间隔15~20米站列,前面没抽下的,下一位继续,经过3~5人一定抽下来。第二种方法更狠:有些空军眷村子弟,家里有降落伞用的尼龙绳(这是买不到的高档货),他们在绳头绑上铁钩,抛向最上层的甘蔗,整捆拖下来,或吃或送或卖。台糖受不了这种损失,就在车厢之间不规则地穿插空车,上面坐人,手里拿着催泪枪,朝这些偷甘蔗的青少年发射。我没有上场的资格,但和其他人被催泪枪射过.还记得泪涕纵横的滋味。我那时知道台糖火车的车厢比台铁的小,铁轨也较窄。听人说台糖火车叫做“五分车”,不明白是什么意思。1970年到台北读大学,那时以坐平快车为主,知道台湾的纵贯铁路是日本占领时期修造的,听人家说这叫做“七分车”。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看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看到洋人的火车竟然有包厢,厢外有通道,觉得洋火车比台湾的火车宽敞。1979年到巴黎第一次坐有包厢的火车,感觉台湾的火车还真窄。1992~1993年在美国,更确定台湾的轨宽有点奇怪。很惭愧,我一直没去弄清楚五分车、七分车、欧洲车、美国铁轨的宽度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采用这么不同的规格。这件事拖到2001年初,我读到Douglas Puffert(2000)的论文后,才把整个事情弄清楚。1995年夏,我在慕尼黑大学三个月,在经济史研讨会上认识:Puffert,是个温文儒雅的年轻学者,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论文(1991),就是以北美铁轨的宽度为主题,在主要的经济史期刊上发表好几篇论文。我从“维基百科”(Wikipedia)查“轨距”,得到许多具体的数字,摘述如下。维基百科说,1937年制定的国际标准轨距(143.5厘米=4英尺8英寸半)是英国提出的,这个说法不够正确,稍后详说。现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使用标准轨距,但也有例外:爱尔兰与北爱尔兰(160厘米)、西班牙(167.4厘米,正在改为标准轨距)、葡萄牙(166.5厘米)。阿根廷与智利的轨距是167.6厘米;俄罗斯及邻近国家’,以及蒙古、芬兰都是152厘米。日本的轨距是106.7厘米(3英尺6英寸),台湾地区在日本占领时期修筑的轨距也是106.7厘米,这是国际标准轨(143.5厘米)的74%,称为“七分车”。台湾的糖业铁路和阿里山的森林铁路,是76.2厘米的窄轨,是143.5厘米的53%.简称“五分车”。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新干线(高速铁路)时,采用143.5厘米的国际宽轨,提高行驶的稳定性。台湾地区高铁、台北和高雄的捷运,都采用143.5厘米的标准轨。清朝末年中国的铁道,由英国和比利时承建,采用143.5厘米标准轨。我在想:现在以电力带动的火车头,牵引力比20世纪初期的蒸汽机火车头大许多,为何不把轨距扩大为200厘米.不是更宽敞又可载更多货物吗?维基百科说:以现代的角度来看,(1)宽轨不一定可以载更重更多;(2)宽轨车不一定较快;(3)建造标准轨与建造窄轨的成本相差不大;(4)窄轨也可以达到和标准轨一样的负载量。我觉得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有兴趣的读者,请在维基百科查“轨距”,内有丰富的资料,文末的“外部连结”(科普铁路馆),提供丰富的相关信息。其实1937年制定的国际标准143.5厘米轨距,是沿用美国1835年就存在的规格。Puffert(2000)的论文重点,是要分析为什么143.5厘米的轨距,会在诸多规格的激烈竞争下脱颖而出。这篇文章的主题,可说是美国轨距的发展与竞争史。

编辑推荐

  要辩护经济史是否有用,基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有效的经济学理,是根据事实来提炼出有用的概念,那么现代的经济学理视野,必然会受到观察样本的限制。历史的重要功能,就是开阔认知的可能性,历史提供许多过去的精彩现象,是眼前所不易观察到或想象的。  ——赖建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洋经济史的趣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枯燥的经济史,也能让作者写的很有趣,很了不起。
  •   阿三参考书
  •   正品书,价格实惠,快递比较快!
  •   初读《经济史的趣味》,感觉很好,于是买了他写的西洋经济史的趣味,可惜自己不够仔细,并未详读本书的目录,拿到手一看,只是经济史的趣味上篇的一多半,文章尚属有趣。我个人失之于重复购买,对于好书的同侪,提个醒,莫重蹈覆辙。
  •   经济史的另类解读,有意思,有兴趣不妨读一读。
  •   一篇篇小文章组成的,趣味性很强,也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对一些经济史(如国际标准轨距)的问题不仅给出了观点还罗列了相关作者的文献,真棒
  •   書中提及的事件都很有趣味,具一定的啟發性,不會令人沉悶,但似青蜻蜓點水,略欠深度。
  •   可能是专业的趣味,我这样的门外汉不大懂的,不过看看也不错啊
  •   挺好看,挺有趣的
  •   不错,但作者应该还能写的更好
  •   压痕明显,绉了
  •   内容有新意,但个人不喜欢看,看完就转手了!
  •   第一次看这类型的书,也是别人推荐这本不错的。当当的速度很快
  •   一本经济史入门小册子,看起来很轻松。
  •   深度也不够
  •   有点新意,但不惊喜。
  •   标题可以,内容不太有趣,
  •   包装很干净!!!!这是我最喜欢的
  •   总体不错,不过看到后面有点闷。觉得《牛奶可乐经济学》比这本更有趣味性
  •   看了经济史,能知其所以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