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与重建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凌  页数:160  

内容概要

  “Change the world”与“The World is changing”,前者是美国人面对世界时不断凸显和膨胀的雄心,而后者则是东方智慧在面对变革时蕴含的淡定和一种诗意的从容,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世界自在变化,我自安然应对。  思维模式的如此巨大差异,使得我们在谈论创新与变革这个话题时,始终无法忽视“文化”这一主题。《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与重建》即以塑造创新型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剖析创新型文化在企业微观层面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构成,尝试探讨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企业子文化(subculture)在构成企业创新环境时的特征及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平台。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与重建》首先通过对宏微观案例的评述指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内涵状况不佳。这种情形不仅将严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亦将间接地影响企业作为国家的技术创新主体所应尽的创新职责。因此,开篇伊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与重建》即提出了两层次矛盾问题,并结合理论发现和实践分析指出:两层次矛盾问题的解决应聚焦于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地传播创新意识、提升企业文化的创新度,并进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上。

书籍目录

01 我国企业文化问题的严重性1.1 两个矛盾的凸显矛盾一:国家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技术创新主体创新意识的淡薄矛盾二:企业高管对创新的重视和企业整体创新观念的淡薄两个矛盾引发的思考1.2 企业文化建设: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软肋成功企业里的文化要素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改革现状针对创新型企业文化的考察02 子文化现象:制约企业创新意识整体性的根源2.1 企业文化研究概述企业文化是什么管理者如何审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模式比较2.2 企业子亚文化的重要制约企业子亚文化研究溯源企业子文化的定义企业子文化有哪些类型企业子文化之间如何协调本书的企业子文化研究边界企业子文化理论研究的综合评述2.3 组织、沟通理论对子文化研究的启示组织理论沟通理论2.4 本章小结03 企业文化的有效解构:基于层级与职能的界定3.1 他山之石:已有研究的启示创新型企业文化研究的不足及其对本研究的贡献战略、组织和沟通理论对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的启示3.2 “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概念模型初始的企业子文化创新图谱概念模型中的战略、组织要素介绍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概念模型04 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的实证考察4.1 问卷调研简介两阶段的问卷设计过程问卷内容设计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描述性数据统计结果4.2 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中的关键因子及路径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绩效”中的关键因子战略要素中的关键因子组织要素中的关键因子企业子文化创新度量表中的关键因子企业子文化平等度量表中的关键因子企业子文化互动度量表中的关键因子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整体模型的作用路径分析……05 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的模式分析——中外案例借鉴06 企业子文化创新协调机制的理论拓展——与TIM的融合07 结语:重构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创新环境附录一:企业文化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01 我国企业文化问题的严重性  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的命题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最强音。从1912年美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国家/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就在实践发展和理论发现的交替过程中不断为人们所惊叹。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兴衰的标志也越来越体现为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回收及不久即将升空的“神舟七号”非常有力地向全球宣告了我国工业领域和尖端科技的高水平。  但综观全球,一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国家对尖端科技的掌握上,更体现在每个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例如,发达国家的发达程度多由其众多具有较强创新实力的企业来展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不断深化,社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从高效率、高质量、灵活性逐渐过渡为对创新性的关注上(Kumpe,Bolwiin,1994)。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其管理也就在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中成为研究热点。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上逐渐强化创新意识,希冀在最高阶层引领下的创新理念可以在培育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上施以重要影响。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在逐渐接纳市场竞争焦点向创新的转变及感受到国家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及强烈需求的过程中,也在逐渐转变着对企业发展路径的设计理念,开始尝试以技术创新来构筑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但在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均对创新发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两个矛盾也随之凸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结构与重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