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开庆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名叫《中外优秀电影欣赏16讲》的书,说实话,这样的书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了,但出版社还是在不断地出,其原因当然是读者有需求。读者的广泛而大量的需求无疑说明了人们对影视艺术的普遍喜爱,这对于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的出版社和专门从事影视艺术研究与教学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机遇”和“责任”。所谓“机遇”,是指出版社可以多赚钱而写书者可以少付钱(像一般学术著作那样的出版费),甚至不付钱还可以拿版税;而“责任”则是如何保证质量、杜绝滥竽充数,真正对得起读者和自己的良心。因此,撰写这类看起来像是通俗读物的影视鉴赏书籍其实需要非常认真的态度,并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想要真正满足已被大量的作品和专业书籍培养得越来越专业的广大影视艺术爱好者日益增长的鉴赏需求的话。该书的作者汪开庆先生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虽然原来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但却长期从事影视艺术的教学和研究。
内容概要
首先,作者对书的定位非常明确,是写给看电影而不是拍电影的人读的,因此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而用非常通俗、感性因而不仅易懂而且容易接受、认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讲述和分析。这就区别于现有的许多同类书籍,那些书籍往往是既针对电影欣赏者又针对电影创作者的,定位很宽,当然出发点也不是不好,只是实际上很可能两边都不讨好:对于专业的电影创作者来说缺乏理论权威性和实际操作性,而对于业余的电影观众来说又显得太“深奥”、“难解”了。由于是写给看电影的观众读的,所以全书写得很放松,作者就像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一部部影片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虽然没有理论术语,却不乏艺术和人生感受,也有不少真知灼见,给人启发,或令人深思。 其次,作者是学美术和艺术设计的,所以在分析影片时非常注重电影的视觉元素,如颜色、人物造型、画面构图等,认真讨论导演在影片中是如何设计这些元素,并通过巧妙构思以特定的视觉元素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情感的。其实,电影本身就是视听艺术,影像语言就是一种视觉语言,镜头的拍摄和画面的剪辑都涉及美术学和艺术设计的内容,因此这样的分析和讨论既是作者所擅长的,又是电影鉴赏所需要的——在这里,电影创作和电影鉴赏的特点被同时呈现了出来。
作者简介
汪开庆,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1984至1989年在浙江省某部报役,历任侦察兵、放映员等职。1990年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系(现江南大学设计学院)。1998年北京电影 学院研究生班毕业。2007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访问学者,从事影视动漫研究。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第一讲 颜色第二讲 水果第三讲 动物第四讲 人物第五讲 孩子第六讲 成长第七讲 父子第八讲 爱情第九讲 情色第十讲 自杀第十一讲 救赎第十二讲 上帝第十三讲 设计第十四讲 换位第十五讲 功夫第十六讲 民族附 录 附录l 中国电影l00年大事记 附录2 世界电影大事记 附录3 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历届最佳影片获奖名单 附录4 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历届最佳影片获奖名单 附录5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历届最佳影片获奖名单 附录6 历届奥斯卡最佳电影获奖名单 附录7 历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获奖名单后记
章节摘录
看电影,电影是用来看的。当我们打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不是各种各样的颜色就是各种各样的形状。颜色有红有绿,形状有圆有方……我们眼睛所感觉到的颜色和形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视觉。视觉只是感觉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味道,要“看”到味道还要通过我们的嗅觉;我们不可能用眼睛估测水的温度,所以我们还有触觉;我们不可能用眼睛去欣赏音乐,所以我们还有听觉……感觉世界,需要我们动用自身所有的感官,但是我们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感觉的。盲人看不到电影,因为电影是视觉艺术。也许他们能听到电影的声音,但是欣赏的乐趣无疑已少了许多。视觉艺术除了电影以外还有绘画、雕塑、建筑、舞蹈以及书法等等。在九大艺术当中电影是最年轻的艺术,年轻得可以查到他的出生地点和出生时问,而其他的所有的艺术没有人能够查得出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后记
我讲完了!感谢“飞鱼”.没有你的“煽风”,我还不知道电影有那么多“颜色”;感谢“公主”,没有你的“点火”,我还不知道电影是越烤越有“味道”;感谢“宝贝”,没有你的“骚扰”,我还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下去……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有的电影故事梗概,包括部分附录,是从网络中下载的,但是我无法注明,因为同样的内容在很多网站中出现,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原创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电影,感谢你,感谢与这本水嘏有缘的你们!
编辑推荐
《中外优秀电影欣赏16讲》作者汪开庆先生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副教授,长期从事影视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