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文标 页数:124
前言
我国民间年画现已申报联台国技科文组织,要求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现在以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为主帅的抢救我国民间年画活动正在神州州天地深入展开,年画收藏热方兴未艾。我们有理由相信,年画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必将绽放出更加瑰丽的光彩。说起年画,恐怕谁也不会陌生。但这一承袭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却在这一二十年里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吧!年画起源于门画。《山海经》记载;“……黄帝乃作礼,以是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而画鸡于户,则见于宗懔《荆梦岁时记》。该书叙新年活动时称:“正月一日,贴描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内容概要
我国民间年画现已申报联合国科技文组织,要求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现在以我国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为主帅的抢救我国民间年画活动正在神话大地深入展开,年画收藏热方兴未艾。我们有理由相信,年画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必将缩放出更加瑰丽的光彩。 年画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造型艺术之一,是由传统绘画所派生出的一种民间艺术。 年画反映了时代特征,贴近生活,各地的民间年画尽管形式多样,但在色彩基调上都是红红火火的。而在内容表现形式上,有的非常细腻,有的非常粗犷,并根据地域不同各具特色。 本书收录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年画、20世纪50-70年代年画(宣传画)和20世纪80年代年画,供读者朋友们欣赏。
书籍目录
前言1 清代至民国时期年画2 20世纪50-70年代年画(宣传画)3 20世纪80年代年画
章节摘录
1 清代至民国时期年画明代虽是我国年画的繁荣期,但由于历时久远,除一些国画外,遗存的年画已是寥若晨星。而到了清代,年画已发展到了鼎盛期,其题材内容也日趋扩展,从辟邪除恶的神画到民间故事、吉祥喜庆、丰收、戏剧以及娃娃戏等亦应运而生,尤其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可谓一枝独秀,风靡全中国。杨柳青年画的工艺与众不同,它先以木版印刷,后由人工着色而成,可与后来的石印画媲美!而其绘画风格上则受宋、元,明时期院体画的影响,人物神态生动,线条流畅优美。据说河北武强的木刻年画是从剪纸工艺演变而来,故其画面造型夸张,线条刚劲有力,设色鲜明。丽四川棉竹的木刻画,则风格粗犷豪放、朴实大方,往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山东杨家埠年画则笔调简练、粗犷,视觉强烈。而苏州桃花坞则有构图丰满、色泽艳丽(以紫色为主调)、装饰性强等特点。民国时期,随着石印技术与胶版印刷的推广与普及,一些绘画优美、印刷精良的石印类年画应运丽生。如上海的旧校场路(福佑路、方浜中路一带)即有不少石印年画问世,也风靡一时。而当时沪上的一些大中型企业家及中外合资企业更不惜工本聘名家绘制一些美女广告画(月份牌),如杭犀英、周柏生、金梅生等即为当时一批画坛风云人物。这些“新时代年画”大有与“传统年画”一争高下之势。当今,许多“新时代年画”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往往高于传统年画。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编辑推荐
《老年画收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