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曹伟,黄长顺,陈骏萍 等主编 页数:557
内容概要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血液保护”这一全球性概念以来,血液保护理念正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而对于血液保护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也在进一步的深入发展中。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整整半个世界在血液保护上所做出的努力尽管血液安全和输血风险有所改善,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目标,血液保护的未来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书系统阐述临床安全用血,血液保护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包括血液保护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方法,如容量治疗与血浆代用品及血液稀释的临床应用,自身血液回收技术,血小板分离技术,控制性低血压和血液保护的关系,术前红细胞动员,重点介绍了不同病种的血液保护策略及人工氧载体的运用等,本书可作为临床医生,麻醉科医生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血液保护相关的生理学基础第二章 血液保护相关的病理学基础第三章 血液保护相关的药理学基础第四章 理化因素与血液保护第五章 低危鲜血者筛选技术第六章 血液筛查和检测技术第七章 血液制品的病原体灭活技术第八章 血液保护的临床检验技术第九章 合理用血与安全输血技术第十章 容量复苏及治疗技术第十一章 自体输血技术第十二章 血液稀释技术第十三章 控制性低血压技术第十四章 血液保护的外科相关技术第十五章 血液保护的麻醉相关技术第十六章 循证医学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第十七章 血液保护的临床实践及应用原则第十八章 造血系统疾病的血液保护第十九章 小儿患者的血液保护第二十章 老年患者血液保护第二十一章 妇产科疾人的血液保护第二十二章 心血管手术与血液保护第二十三章 神经外科围术期血液保护第二十四章 创伤病人的血液保护第二十五章 骨科手术的血液保护第二十六章 实体器官移植手术的血液保护第二十七章 其他专科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第二十八章 凝血病与血液保护第二十九章 输血的法律与道德问题第三十章 临床用血及血液保护的相关费用问题血液保护相关彩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血液保护相关的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血液生理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为40%~50%,成年女性为37%~48%。由于白细胞和血小板仅占血液总容积的0.15%-1%,故血液中的血细胞比容很接近红细胞压积。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降低。在心脏舒缩活动的推动下,血液沿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起着运输物质和沟通各部分组织液的作用。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成年女性较相同身高的男性稍低),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ml血液。因此,体重为60kg的人,血量为4.2~4.8L。 (一)血浆 1.血液中的晶体物质水是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浆的含水量约为93%,其中溶解有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成为血浆的基本组成成分。血浆中的无机物成分约占血浆重量的1%。由于这些溶质和水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的管壁并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所以血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的基本相同。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晶体物质是Na十和Cl-。细胞外液中的离子在维持细胞膜兴奋性、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缓冲细胞外液pH的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血浆蛋白的浓度是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所在。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用电泳法又可将球蛋白区分为a1、a2、β和γ球蛋白等,用其他办法如免疫电泳,还可以将血浆蛋白作更进一步的区别,说明血浆蛋白包含了很多分子大小和结构不相同的蛋白质。正常成人血浆中蛋白的含量为65~85g/L,其中清蛋白为40~48g/L,球蛋白为15~30g/L,清蛋白与球蛋白含量的比值(A/G)为1.5~2.5。除y球蛋白来自于浆细胞外,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血浆蛋白是血液的重要成分,具有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物质、缓冲血液pH的变化、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纤溶、防御等多种生理功能。 (二)血细胞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atelet)三类,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1.红细胞 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正常成年男性平均5.0 ×10(12)/L,成年女性较少,平均约为4.2×10(12)/L。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为7~8um。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和一定的渗透脆性。这些特性都与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状有关。红细胞保持正常双凹圆盘形状需消耗能量,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惟一途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