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心理学

出版时间:2004-9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方建移  页数:233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状、理论、研究方法、影响传媒致效的内外因素、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受众心理。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当前传播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些领域,如暴力传媒、色情传媒的心理影响、传媒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儿童与电视的关系。第三部分主要是一些专题研究,内容有新闻心理、广告心理和互联网心理等。     传媒心理学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迄今还未能建立起比较公认的学科体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传媒心理学的发展和科学体系的建立做一点添砖加瓦、抛砖引玉的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传媒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节 作为生活环境的大众传媒 第二节 心理学与大众传媒 第三节 传媒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传媒心理学研究的现状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媒理论的发展第三章 传媒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验法 第二节 调查法 第三节 观察法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 第五节 个案研究法第四章 影响传媒致效的因素 第一节 传媒致效研究的简单回顾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三节 影响传媒致效的内外因素第五章 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 第一节 传媒表征与刻板印象的含义 第二节 传媒中的性别表征与刻板印象 第三节 传媒中少数民族群体的表征 第四节 传媒中对残疾人的表征第六章 受众心理 第一节 传媒研究中的“受众” 第二节 什么是准社会交往? 第三节 狂热崇拜者第七章 传媒暴力的效果研究 第一节 对传媒暴力影响的心理学解释 第二节 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传媒暴力争议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暴力传媒使用的内部因素 第四节 未来传媒暴力研究的路径第八章 色情传媒心理影响研究 第一节 色情传媒的含义 第二节 色情传媒的心理影响:争议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 对策研究:减少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第九章 传媒影响与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的涵义及研究概述 第二节 传媒与亲社会行为:“效果”研究 第三节 传媒与亲社会行为:实际考察第十章 儿童与电视 第一节 儿童对电视的理解 第二节 传媒人物对青少年的影响 第三节 传媒对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影响第十一章 新闻心理 第一节 新闻来源 第二节 基于内容的新闻研究 第三节 基于信息加工的新闻接收 第四节 负面新闻与严肃新闻第十二章 广告心理 第一节 心理学与广告的发展 第二节 广告的认知与行为效应 第三节 广告与儿童 第四节 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第十三章 互联网心理 第一节 网络发展简史 第二节 互联网的个人属性 第三节 互联网的社会属性 第四节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与上网的行为取向附:CCTV《夕阳红》栏目与北京市六城区老年受众心理需要的应对性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传媒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我不做研究,只是想看看什么叫传媒心理学,呵呵
  •   没有来的及看呢,书得质量不错,正版
  •   觉得看这本书的人地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不容易看得懂
  •   跟80年代老教材似的,让人没有看的欲望,建议看看别的
  •     受众的信息胃口是由精英媒体决定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受众是从来就有还是托生于传媒。
      
      【准社会交往】:霍顿和沃尔 1956
      当我们将传媒人物当作真实人物做出反应时,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 简称PSI)就产生了。PSI一般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友谊,二是个人身份。肥皂剧人物常使观众想起他们知道的人,而且观众将剧中的人物情境和行为作为理解自己生活的方式。
      
      【奠定大众传播学理论基础的学科群】(大众传播学时一门多科性边缘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
      1、行为科学:社会学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政治学 宣传学 人类学 语言学 符号学等
      
      2、信息科学: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数学 统计学等
      
      3、新闻学:新闻理论 新闻历史 新闻伦理 新闻业务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