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

出版时间:2002-9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褚良才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         《孙子兵法》成书于2500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比欧洲克劳塞维茨 (Clausewitz)写的《战争论》(On War)还早2300年。     本书分为四部分:一是《研究篇》,是对《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前人的误训、漏训、疏训等疑难点予以阐述、考辨及发明。对那些易懂已通之处则不再赘言注释。二是《应用篇》,是把《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分门别类地加以汇总介绍,以冀以资“古为今用”。三是《论丛篇》,是选辑了十篇以往发表过的有关孙子的论文,基本反映了作者研究孙子的角度、方向和范围。四是《参引篇》,是辑录了一些相关的文献与资料,以供读者参阅引证之用。

作者简介

褚良才,山东潍坊人。1994年获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军事教研室主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孙子兵法研究会会长。

书籍目录

研究篇 一、计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二、作战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三、谋攻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四、形 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五、势 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六、虚实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七、军争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八、九变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九、行军篇  原 文  注 文  白话文  英译文 十、地形篇   ……应用篇论丛篇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火攻篇》指出,指导战争,“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就是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详审研究的。决定战争打与不打,首要是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对国家有利就打,不利就不打;  若处于战争危机非打不可时,也要使战争合利而动,不利则止;在决定战争打不打时,要求国君持慎重态度,要求将帅对战争危机保持高度警惕。这种重战、慎战的思想,对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要从两个方面把握孙子的慎战观。《孙子兵法》开篇是从战争失败可能造成灾难这一视角来讨论慎战问题。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又从战争胜利后可能给民众造成灾难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慎战思想。“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孙子兵法·火攻篇》)即使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夺取了城池,而不能够巩固胜利,也是危险不利的,这就叫做“费留”。因此,明智的国君一定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出色的将帅必须认真处理好这个问题。所以,无论战争的胜负如何,都要慎重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出色的将帅对此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由此可知,孙子的慎战思想不仅指慎重考虑战争能不能胜利的问题,而且进一步拓展了慎战的内涵——即使能够取得胜利,也要慎重对待战争。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以局部战争为战争主要形式的今天,是否仍然坚持慎战的原则,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意义。人们对待当今的战争,不仅要考虑能不能打赢的问题,更要考虑战争胜利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换言之,对于局部战争的战略思维已由一个中心环节发展到两个相连的中心环节:能不能打赢局部战争?赢得战争胜利后是不是更有利战略目标的巩固和发展?  孙子在《孙子兵法,火攻篇》还提出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一与慎战观息息相关的命题,可解释为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作为情绪化主体的“主”、“将”对战争的发动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怒而兴师的根源是看不清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首先表现为不顾利益而让非利益因素支配了战争的发动与否。孙子强调:“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里的关键是利。“合于利而动”不是说凡符合国家利益的就一定要用兵,凡国家利益就一定要靠战争去争取。“合于利而动”即是否兴师不能以国君、民众的情绪决定,而要以是否符合国家利益为根本标准。利益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复杂的概念,有时人们往往把非利益的东西作为利益来看待,并以此去发动或进行一场与利益没有更多联系的战争。其次表现为利益冲突引发的“情绪对抗”而导致战争。从利益矛盾到武装冲突和战争有一个漫长的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存在着巨大的活动空间和许多解决利益冲突的可供选择的方法。由于许多“情绪化”因素起作用,使利益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而酿成战争。这类战争并不是利益冲突不可调解的产物,而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受到“情绪化”因素影响的结果。第三表现为片面追求各自的利益而  无视共同利益的存在。从更高的战略层次考察,战争几乎是不必要的,因为战争各方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当人们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愤怒或为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兴师时,受到损害的往往是更根本的利益;人们既不能为某些利益受到损害而怒而兴师,更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兴不义之师。  孙子关于“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战争利益观引导我们不仅要把利益理解为各国的利益,也要理解为各国共同的人类利益。人们把握了各国共同的利益,才能真正把握各国自己的利益,才能实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目标,才能避免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悲剧。孙子基于利益的慎战观对古往今来尤其是对当今世界和平具有启发作用,对我们把握世界局势起了引导作用。  当西方列强为自己的利益而对非洲、亚洲人民进行掠夺时,整个世界就不安宁,到处充满着战争和战争的危险;当西方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发达不能建立在东方落后的基础上时,世界才显得比较安全些。当德国人开始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包括德国人民)带来灾难,严重破坏和损害了人类共同利益时,才抛弃了日耳曼人的傲慢和好战,认识到欧洲和世界的和平也是自己的和平。当日本把自己的利益当作亚洲人民的利益,至今仍坚持“日本是为亚洲人摆脱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战争观时,亚洲就不会有太平,世界和平也没有保证。因为有一天日本可能会因此复活军国主义,重燃侵略战火。  对我国而言,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加速而不要中止或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与世界各国利益相联系的人类共同利益所在。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富强文明的现代化中国,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任何对中国遏制乃至对抗都属于。怒而兴师”的范畴,是极不明智的。    何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句话,就是要在战争中争取主动。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失去了主动,就意味着失去了行动自由,就意味着失败。因此,作战双方无不把主动权视为军队的命脉,并千方百计地夺取它。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围绕主动权的归属所展开的斗争,始终是作战指导的核心问题。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目的的坚决性,作战手段的残酷性,作战进程的快速性,作战形式的多样性,战场情况的多变性,使得争夺主动权的斗争空前复杂和激烈。  如何争取“主动”呢?其一,孙子为此提出了著名的“诡道十二法”:“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计篇》)其根本点在于隐蔽真相,制造混乱,使敌迷惑,疏于设防,从而乘而胜之。  其二,造“形”任“势”。善于作战者,当先造就一支不可战胜的“胜兵”,“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战,主动权在我。与胜兵相对的是“败兵”,“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既无胜机而又鲁莽作战,故只能是求侥幸。在实战中,造形任势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是集中优势兵力,避实而击虚。孙子认为:“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孙子兵法·行军篇》)打仗并不是兵力愈多愈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就足以战胜敌人了。  其三,避实击虚,出奇制胜。这是把握主动权的关键。孙子对虚实奇正极为注重,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椴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兵法·势篇》)虚实可理解为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敌人的弱点;奇正则指的是善于出奇制胜。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兵法·势篇》)临敌出奇,攻其不备。奇正相生,变化繁复。所以孙子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为此,必须着眼于整体效益,审时度势,巧妙造势,通过牵制、调动敌人和实施机动,科学地分布和配置自己的力量,造成形散力聚、全局协调之势,使各点互为犄角,互为支援,进退自如,能攻能防。必须着眼整体,通过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人的兵力,形成合众击寡之势。在现代条件下,合众,不仅仅是数量的集中,更重要的是质量的集中;不是兵力兵器在狭小空间的集中部署,而是战斗力的整体凝聚。合众,绝不是多多益善,而是量敌用兵,形成合理优势。击寡,也和过去大不相。由于现代军队配置兵力和转移火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战场上出现的弱;势往往是短暂的,动作慢了,弱敌就会得到支援而成为强敌,所以击寡必须速战速决,一战而胜,再及其余。  其四,善于调动敌人。要争取主动就必须善于调动敌人。在具体的战斗中,“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善于打仗者,当以逸待劳。如果敌人逸安而待战,则要设法敌人,使之疲于奔命,其法是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还可以利诱敌,使敌自至,而我逸而待之。  其五,践墨随敌,因敌变化。战场形势总是瞬息万变,执一而求,即是致败之原。造形任势固然重要,但临敌变化,运用才是根本。不可胜之形无恒形,不可挡之势无成势,只有“践墨随敌”(《孙子兵法·九地篇》),因敌变化,才能破敌制胜。  现代战争对主动权的争夺更为激烈,争取和保持主动不易,从被动中寻求主动更难。作战指导必须以夺取和保持主动权为核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造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有利形势。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古代兵学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份最为瑰丽的宝藏,《孙子兵法》则是这份宝藏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饱经战火磨砺,历尽大浪淘沙,荡涤历史尘埃,积淀下来的兵学智慧,已经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利用这一财富,服务当代,造福人类,是历史赋予我们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即将付梓出版的这部《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就是在开发和利用《孙子兵法》这一宝贵财富中,奉献给广大读者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可喜可贺。该书是由浙江大学褚良才博士,在积长期潜心研究孙子文献、考察孙子遗事、教授孙子理念的基础上,通视古今,彰往察来,从一个新的视角、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而写成的。  方法的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推动《孙子兵法》研究深入发展的关键。《孙子兵法》研究源远流长,历久不衰,真可谓名家辈出,新著纷呈。然而,纵观《孙子兵法》研究的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既经历过“士大夫耻言兵”而带来的应景浮躁、成果寥落的萧条,也幸逢过“诸子竞相言兵”而形成的百花竞放、著述丰厚的兴盛;既有因观念陈旧、方法保守而造成的多著述而少创新的平庸,又有因史论结合、相互为用而带来的多见解而少因循的标新。掩卷而思,除了“逢乱而兴,遇治而衰”这一规律在起作用外,研究方法的创新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成就而进步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我们面前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加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良才同志的《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创新研究方法的不懈努力。  作者采用纵向和横向计量的研究方法,对孙子文献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纵横比较研究;在对文字的校勘、训诂,文献版本的辨伪、辑佚中,先构建一个古兵书字词索引,然后做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使一些难训、疏训、漏训、误训的字词,一目了然,迎刃而解。这种全新的研究方法带来的不仅仅是在字词的训释方面提出了独到可信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为《孙子兵法》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让战争智慧走出战争,成为人类的共识,是新时期《孙子兵法》研究所面临的新课题。战争智慧是人类最古老的永恒话题,也是最有刺激并最具魅力的人生追求。翻开人类战争的史册,无数战争精英所导演的精彩绝伦的战争活剧,无一不是战争智慧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在中华民族的观念中,人们膜拜的不是手持丈八长矛、一声怒吼吓退百万大军的张飞,也不是碧眼苍髯、手持两把板斧有进无退的李逵,而是羽扇纶巾、布衣草履的诸葛亮、张良,因为前者被视为…介武夫,后者才是智慧的化身。古往今来的实践证明,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兵学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经天纬地的治国和制胜的科学智慧,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子兵法研究与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我听过褚良才老师的这堂课,讲得比较有限,故买他的书,仔细阅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孙子兵法的哲学理念,战略思维,对自己的人生都有帮助,并已经把核心思想“智、信、仁、勇、严”作为自己的价值观。
  •   应用篇很不错
  •   书的质量和内容都挺满意,是老师推荐的,正在阅读。
  •   very good! very good!
  •   暂时未阅读
  •   感受古人智慧
  •   在学校图书馆看过了,特买来收藏,再学习
  •   包装不错,价格便宜,送货及时
  •   选修课 老师在讲
  •   帮别人买的,不是很清楚
  •   作者对《孙子兵法》的内容和思想做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列举了很多例子。
    不失为一本详细了解《孙子兵法》的好书。
    不过作者在考察《孙子兵法》内容翻译为现代文时,太过学究。我基本上是掠过其考究部分不看。
    推荐阅读!
  •   还可以吧,只是作为研究的一个方面来看
  •   质量好,适合收藏!
  •   权威之作,不乏新意,赞一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