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人生

出版时间:1900-01-0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学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格理论的科学探索第一节 人格是什么第二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第三节 个性与人格第四节 变态人格与健全人格第五节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第二章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第一节 人际交往是人生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人际交往类型的若干理论第三节 人际交往的障碍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原则第三章 成功人物的人格特质第一节 自觉铸造高尚的品德第二节 异乎寻常的勤奋第三节 善于捕捉机遇第四节 勇对挫折和失败第五节 富有创新精神 第四章 经济领域呼唤人格第一节 经济学包含着对人的关注第二节 经济活动中的义与利第三节 信誉高于一切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的道德挑战第五章 腐败:人格的蜕化第一节 腐败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三节 法德结合:促进人格完美第四节 "官德"问题的文化思考第六章 中国传统美德与人的现代化第一节 中国传统美德及其现代价值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调查报告大学生人格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关于大学生人格问题的几点思考附 录他在不停地探索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永远是开拓生命的乐章主要参考文献后 记

章节摘录

  社会不仅呼唤人格教育,而且社会催生了人格教育。人们一方面加深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对人自身状况的认识。人对自身的认识,基本上是沿着人性与人格两条线索展开的。人性,侧重研究人的共性,力图从整体的视角来探究人自身。人格’侧重研究人的个性,企望从个性的视角来解读人自身。人性与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过去我们的教育,较多地重视共性要求,强调社会本位的价值观,而比较忽视个性的差异,较少考虑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对学生往往整齐划一地统一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这种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愈来愈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现在很多教育家主张把人格的培养作为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许多学校已经实行和谐发展教育,其核心就是人格教育。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没有对人格的尊重和发展,就没有现代教育。在新世纪里’我们之所以高度重视现代人格教育,其意义就在于此。  人格教育所产生的良性效应,不仅是个体的现象,而且是集体的现象。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品质的主要动力。人格的养成是个体成熟的标志。成熟的个体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且成为维系民族、社会的巨大凝聚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高社会成员的人格水平,必然能够提升中国人的整体素质。而优良的国民素质无疑会增强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从对人格的主导作用来说,人格状态是一种细微的、原始的、隐性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是一种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个体的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思想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形成良性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过去的教育不太重视个体的人格教育,过多重视个体外在表现,比较忽视个体内在素质,因而容易出现“两面人”现象。他们的内心固定的要素往往与外在一时的表现不相一致。黑格尔曾深刻地指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①这就要求教育要塑造表里一致的人格健全的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身,同时产生了教育需要变革的内在要求。在当代,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强烈地要求教育回归到“人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直接以人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主旨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和最终目的就在于使人更像人。  人格塑造士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格实际上就是个体实现自我生存意义的模式,它既具有道德的含义,又显示着个体的人生价值,它是涉及个体的一切自我价值内涵的一种整体性的现实存在,并体现着个体的人生境界。人格决定着个体人生发展的方向。在人与社会发展的链条上,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的目标定位应以个体的发展为根本。当然,教育有责任帮助个体通过批判性思考来发现、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更好地朝着与他人共在的生存方向前进。  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社会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主体意识。过去的教育由于主体意识的缺损,造成了附和从众、安分守己的消极心态,严重地压抑了人的独立意识、进取思想、开拓精神的发展,导致了个体精神的弱化和委靡。“从最广泛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和目标相比,他应占绝对优先的地位。”我们可以说,教育应当以人为本、以人格完善与自由和谐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大学生困惑最多的问题,首先是人际交往,其次是恋爱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与人格有关。吉林大学陈秉公教授认为,我们正在推行的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他主张构建完全人格教育的体系。他们在人格教育的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的智能、人的性格、人的思想、人的道德。各方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人格的整体。每个人的人格正是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而其中人的思想和人的道德,对人格动机和行为起着主导作用,是人格的导向部分。  因此,在人格教育中既要考虑到全面,又要考虑到重点。人格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对个体的人格发展施加影响的教育实践,它对个体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是明显的。在人格教育中,需在下列几个方面重点帮助个体实行优化:  第一,优化人格意识。社会的迅速变化,使原有人格模式的稳定性和认同感发生动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整合是必然的。要帮助个体塑造理想的人格,它既体现个性,又符合社会化的要求。塑造理想人格,首先有一个对人的本质及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理解问题。帮助个体逐渐吸纳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并不断积淀内化为稳固的价值观念体系。一个人人格的高低优劣,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评价。人格的成长,是社会选择和自我选择的统一。把自我的追求与大众的事业融为一体,是人格发展的方向。  第二,优化个性品质。素质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是“人的教育”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之一。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形成了多彩多姿的人的个性。要充分肯定个体个性的多样性,这种肯定是对个性积极性和人的内在动力的一种激发。提高个体的个性素质,要求我们不能再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人。人格的核心意义是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因而人格首先是个性化问题,同时又具有群属特征。俄国著名理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认为:“教育的实质不在于压制,而在于发展个人的真正的人的品质。”个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健全的个性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时代,以创造沦价值。而创造力的大小,总是与一个人的个性素质紧密相连。个性素质又与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我们要充分重视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个体养成良好的个性修养。  ……

编辑推荐

  黄学规教授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当我看到他出版的一本又一本新作时,感到非常高兴,并为有这样一位好友而感到骄傲。  他的新作《人格与人生》将要出版,他请我为之写序,我马上想到“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这两句诗,并愿以此为题写这本书的序言。  学规教授多年以来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劳作,“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是人所共识的。在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的成员中,经常听到同志们为他唱赞歌,然而他却一直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由于他对青年教育作出突出贡献,他获得研究会最高奖项“铸魂金杯奖”。他的名字和事迹与吴运铎、孙敬修、高士其、曲啸、张海迪、郭海燕等排在一起,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的《挫折与人生》出版后,在校內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们读后称他为青年的良师益友,通过阅读黄老师的书,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在困难面前增强了信心和勇气。一位同学说:“每次取得成功时,我都会微笑地对《挫折与人生》说一声:谢谢你;而每次遇到挫折失落时,我也会微笑地对《挫折与人生》说一声:需要你!”学校领导把黄学规教授的《挫折与人生》列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教材。  在此之后,学规教授与同事又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2000年起对102O名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调查,陆续发表了系列论文。在校领导支持下,他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人格与人生》专著的写作,特别在今年寒假期间一天也没休息,甚至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他都伏案疾书,有时一天工作达15个小时,终于完成一部2O万字新著。这是《挫折与人生》的姐妹篇,也是他三年来辛勤劳动、认真思考的结晶。《人格与人生》是一本具有青春色调的贴近现实、贴近时代、贴近青年的新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哲理性、可读性。他多年以来,博览群书,广为调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般友,从理论与实践中去寻找答案,书中借助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学、美学多方面的知识,从人格与人生的角度给青年以启示,特别是在行文中能与青年平等相待,正如我在2O年前所说的:“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全书毫无说教痕迹,不仅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坚持了科学性,而且能做到语言生动,例证翔实,充分体现艺术性,所以我认为这本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的范例。  为此我愿向全国青年,特别是向大学生推荐,我坚信这本新作,一定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为了参与此一著述,我也将自己最近关于人格与人生的哲理思辨介绍如下:  一  一个力图走向成功的人,不仅要有才智,更要有人格。  人格之高下,必将左右事业的成败。它是一种资本,既是廉价的资本,也是最昂贵的资本。   二  事业最需要的是高尚的人格,其次才是丰富的学识。学识不丰,还可积累;人格低下,则难进步。人格与学识相结合,才能形成一种利于成功的魅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格与人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