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4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项红专 页数:180
内容概要
《中学教研论文写作指导》是浙江省中学一级教师岗位职务培训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笔者长期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到,由于绝大多数中学教师未经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对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如何选题,如何查阅文献,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如何进行写作等知之甚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讲稿基础上逐渐积累形成此书稿,力求做到简明、实用,为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中学教研论文写作指导》共分六章,系统地介绍了教研论文的选题、教育文献的查阅以及教研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教研论文的评价标准。 《中学教研论文写作指导》内容全面,讲解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中学教师在论文写作时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一 教育科研论文的概念二 教育科研论文的作用第二章 教研论文的选题一 选题的原则二 选题的策略三 选题的途径四 选题的范围五 选题举例第三章 教育文献的查阅一 教育文献的种类二 如何查阅教育文献第四章 教育科研方法简介一 观察法二 调查法三 实验法四 经验总结法五 文献法六 统计法七 行动研究法八 教育科研方法的比较与选择九 教育科研的新取向第五章 教研论文的写作一 教研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二 撰写教研论文的基本步骤第六章 教研论文的评价一 教研论文评价的标准二 教研论文评价例举三 教研论文中的常见弊病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调查表。调查表和问卷一样,都是调查人员用书面或通讯形式收集资料的一种手段。两者的区别在于:调查表偏重于事实及数字材料的搜集,而问卷侧重于意见和态度的征询。 调查表有“单一表”和“一览表”两种类型。调查表的通常结构是:(1)名称;(2)填表说明;(3)序号;(4)表身;(5)表尾附注。 3.测试题。测试题是从心理与教育的角度,编制一组标准化测试题,按规定程度去测定某些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的一种调查手段。与问卷不同的是,测试题是一种更加标准化的问卷形式;同时,它的测试形式多样,可采用文字形式、非文字形式或操作形式来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诸如考试和选拔学生,诊断学习困难与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提供咨询与个别指导等都需要使用测试。 4.访问。访问又称谈话或面谈,是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地谈话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方法。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正式的访问,它要求严格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其优点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材料,但被访者往往会存有戒心,从而影响材料的真实程度。二是非正式访问,它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在自然气氛中进行的谈话。通过这种形式的谈话常常能获得宝贵材料。 访问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事实的调查,二是意见的征询,三是了解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动机。 进行正式访问应事先写好访问提纲,其内容一般有以下四项:(1)目的;(2)步骤(包括时间、地点、人员);(3)内容与问题;(4)为了便于速记而设定的内容与问题的代码系统。 (五)调查法的步骤 教育调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就调查过程顺序而言,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调查课题。调查课题的确定需遵循:(1)实用性原则。即针对教育现实中确实需要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来确定课题,以便从大量的调查研究中得出带规律性的结论,指导教育实践。(2)创新性原则。选题要有新意,独辟蹊径,不落俗套。(3)价值性原则。要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际价值。(4)可行性原则。考虑是否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2.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计划是调查工作的程序安排,是调查研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切实保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和目的;(2)对象;(3)时间及地点;(4)方式方法;(5)步骤及目的;(6)组织分工;(7)经费预算。 3.拟定调查提纲、问卷和表格。拟定调查提纲,就是拟定调查的项目。调查提纲是收集资料的依据,也是调查报告的梗概,其内容必须符合调查课题的需要。调查提纲拟定以后,还要根据提纲的要求,拟定调查问卷、调查表、测验题目等。 4.收集调查资料。收集材料是调查的关键环节,是调查计划的实施阶段。调查资料有两类,一类是书面资料,如调查表、测试卷等;另一类是口述资料及由调查者观察所得的有关教育现象的事实材料等。搜集资料要力求全面、系统,要注意资料的典型性、客观性和真实性,调查者要善于辨别资料真伪,做到实事求是。 5.整理调查资料。用各种方法搜集得来的资料,必须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整理资料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性资料,要用明白流畅的文字加以整理;另一类是数量化的资料,要用统计法、列表法和图示法等加以整理。如果数据数量很大,还可用计算机加工处理。 6.撰写调查报告。调查资料整理完毕后,应就所调查的事实加以分析,探寻产生某种特定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提出改进意见或措施,写成文字报告。 三 实验法 实验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实验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兴起,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科学化、精确化、数量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实验法能够表明事物的因果关系,有利于揭示教育规律,因此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什么是实验法 所谓实验法,就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设想,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分析教育措施(实验因子、自变量)与教育效果(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方法。 (二)实验法的特点 1.主动性。观察法和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法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可控性。实验法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科学性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3.因果性。实验法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为直接宗旨和主要任务,本质上是按因果推论逻辑设计与实施的。它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重复性。实验法由于强调控制条件,每一项具体的教育实验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如何观测因果变量都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对已经完成的教育实验可以重复进行,并通过重复实验对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这就增强了教育实验的科学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学教研论文写作指导”是浙江省中学一级教师岗位职务培训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笔者长期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深深地感到,由于绝大多数中学教师未经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对如何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如何选题,如何查阅文献,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如何进行写作等知之甚少。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讲稿基础上逐渐积累形成此书稿,力求做到简明、实用,为中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再加上成书时间较为仓促,书中一定存在着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学教师批评指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