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3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立敏
内容概要
社会资本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的绩效。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村改居”社区的大量出现,处理城市的新社会空间之下的“村改居”社区,由于进行“居站分设”治理模式的变革,出现了治理困境,给和谐社区的构建带来了困扰。《社会资本视阈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分析“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因素,以及在“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利用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的必要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丁煌 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立敏,女,汉族,1973年生,江西萍乡人,毕业于武汉大学,管理学博士。热爱思考,因工作关系。常与社区打交道,希望能从一线的研究中发现、寻找规律.推动社区治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国内外既有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实地的选择 五、本书的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 本书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界定 一、布迪厄:关系网络的社会资本 二、科尔曼:结构功能的社会资本 三、帕特南:治理绩效的社会资本 四、其他人的社会资本观:林南、福山及其他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社会资本的特征 二、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社会资本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契合第三章 城市化过程中的“村改居”社区:背景描述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 “村改居”社区出现的背景 一、城市与城市化 二、深圳的城市化 第二节 深圳市宝安区概况及城市化后社区分类 一、深圳市宝安区概况 二、城市化后宝安社区分类 第三节 宝安区“村改居”社区的特点 一、自然特点 二、社会特点 三、社区组织特点第四章 村民自治模式下“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第一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历史传承 第二节 “村改居”社区的村落单位化 一、单位的起源及其特点 二、村落单位化 第三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中的社会资本分析 一、熟人关系网络:社区认同的前提 二、乡土信任:互惠合作的基础 三、村规民约:彼此认同的规范 四、非制度性权威: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第四节 “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的影响 一、“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治理成本 二、“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治理效率 三、“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实现监督的日常化,降低监督费用 四、“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通过促进村民间的合作,增进社区的公共利益,促进社区发展第五章 “居站分设”模式下“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及社会资本变化 第一节 社区治理模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居站分设” 一、制度变迁的模式比较 二、宝安“村改居”社区治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利益相关者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居站分设”的过程分析 一、“盐田模式”的影响 二、宝安区“村改居”社区“居站分设”的实施过程 三、具体案例分析 第三节 “居站分设”模式下社区困境及社会资本变化分析 一、“居站分设”模式下社区治理困境 二、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困境解读第六章 深圳市宝安区“村改居”社区治理目标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目标 一、善治 二、重建社会资本 三、增进社区公共福利 第二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原则 二、政府主导原则 三、多中心原则 四、自治原则 五、渐进原则 六、政府职能转变原则 第三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比较 二、不同治理模式的治理环境分析 三、宝安区“村改居”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第四节 “村改居”社区治理路径选择 一、在治理模式上,实行社区内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多组织合作共治 二、在治理投入上,加大政府对“村改居”社区建设的扶持倾斜力度 三、在治理手段上,充分挖掘利用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 四、在治理方式上,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区工作社会化 五、在治理主体上,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加强治理网络建设 六、在治理基础上,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热情参考文献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后记
编辑推荐
黄立敏所著的《社会资本视阈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是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实证研究。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选题的缘起、意义和本书的框架;第二章是介绍本书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理论;第三章是社会变迁中的“村改居”社区,主要介绍“村改居”社区产生的背景和它的特征;第四章是村民自治模式下的“村改居”社区治理,主要解释社会资本在治理中所起的作用;第五章是“居站分设”模式下的治理困境及社会资本变化;第六章为“村改居”社区治理目标与路径选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