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杰舜 页数:590 字数:54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民族发展史》由徐杰舜所著,《汉民族发展史》以汉民族发展源流为研究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性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汉民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汉民族研究概况
第三章 关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 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分期
第二编 起 源
第一章 主源——炎黄和东夷
第一节 主源之一——炎黄
第二节 主源之二——东夷
第二章 支源——苗蛮、百越和戎狄
第一节 支源之一——苗蛮
第二节 支源之二——百越
第三节 支源之三——戎狄
第三编 形成
第一章 黄河和长江流域诸民族的崛起
第一节 夏民族的形成
第二节 商民族的形成
第三节 周民族的形成
第四节 楚民族的形成
第五节 越民族的形成
第二章 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育成
第一节 周王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第二节 民族大融合潮流的涌起
第三节 华夏民族从初型到定型的发育过程
第三章 汉民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第一节 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向汉民族发展、转化
第二节 汉民族族称的确定
第四编 发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民族的大发展
第一节 北方民族同化风起云涌
第二节 南方民族同化如火如荼
第三节 民族大同化的产物和民族文化大融会的结晶
——唐文化
第二章 宋辽夏金元至明清时期汉民族的大发展
第一节 宋辽夏金元时期民族同化风云的再起
第二节 从两宋到明清汉民族自我意识的增长
第三章 近现代史时期汉民族的新发展
第一节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汉民族
第二节 社会主义汉民族的形成
第五编 特征
第一章 汉民族共同语言的特征
第一节 汉语是古今相承的古老语言
第二节 汉语是风格独特的发达语言
第三节 汉字对汉民族的内聚作用
第二章 汉民族共同地域的特征
第一节 黄河和长江是汉民族的摇篮
第二节 “编户齐民”的纽带作用
第三节 系统的行政区划所铸成的统一性
第三章汉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特征
第一节 男耕女织的经济结构
第二节 中央集权制下的经济联系性
第三节 封建商品经济发达的民族市场
第四章 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
第一节儒家思想筑成的心理长城
第二节道、佛思想在共同心理上的积淀
第三节 宗法思想在共同心理上的烙印
第四节 民族性格面面观
第六编 文化
第一章 琴、棋、书、画
——汉民族文化的代表
第一节 琴
第二节 棋
第三节 书
第四节 画
第二章 吃、穿、住、用
——汉民族文化的反映
第一节 汉民族的吃
第二节 汉民族的穿
第三节 汉民族的住
第四节 汉民族的用
第三章 民族礼仪
第一节 从“红白喜事”谈起
第二节 汉民族的生礼
第三节 汉民族的寿礼
第四节 汉民族的婚礼
第五节 汉民族的葬礼
第四章 民族节日
第一节 春节
第二节 清明节
第三节 端午节
第四节 中秋节
第五节 汉民族节日的文化特点
第五章 民族戏曲
第一节 戏曲是汉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第二节 解剖麻雀:以京剧为例
第六章 民族武术
第一节 武术是汉民族文化的一枝奇葩
第二节 武术与汉民族的性格
第七章 民族医药
第一节 中医、中药是汉民族文化的结晶体
第二节 “神针”和“神功”
第八章 民族工艺
第一节 传统民族工艺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品
第二节 民间工艺美术是汉民族文化的珍品
第九章 泰山、长城、大运河
——汉民族文化的象征
结语
附 录
主要参考论著目录
主要参考论文目录
1900—1985中国八十五年来汉民族研究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本来,在中国南方,经过两汉以及孙吴的经营和开发,直到两晋时,汉族及汉族文化的发展,还只是限于长江流域的沿岸,限于从荆州南下,经湘州越五岭至广州的交通线上,限于沿海以广州为中心的一些点线。而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山区,都是由蛮、俚、僚、傒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或部族(甚至还有氏族、部落)居住着。汉族的地狭人少,与少数民族的地广人多形成对照。但是,经过南朝宋、齐、梁、陈四代,从北方南迁的大批汉族人民,与土著的汉族人民汇合在一起,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在广大的地区内犬牙交错地杂居在一起了。除今江西西南部沿赣江流域,四川中部和北部沿嘉陵江和岷江流域,长江以北的淮河、汉水流域外,还从长江中游向南,沿湘水、赣水、郁水流域,向两岸地区伸延扩展;并波及钱塘江、瓯江、闽江流域,汉族及汉族文化的发展在南方出现了由点、线联结成面的新局面。 汉族同化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与北方有着不同的特点。北方的民族同化,是在汉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崩溃以后,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纷纷建立割据政权,汉族处于被征服、被统治地位的形势下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明程度较高的被征服民族同化了文明程度较低的征服民族。南方则相反,魏晋南北朝时期,局处南方的汉族封建王朝,特别是南朝时,由于土宇日蹙,人口日少,为了巩固和扩大统治区域,扩大劳力来源,增加财富,必然对居腹心地带,人口众多,对封建政权征收赋役,提供人力、物力有重要意义的南方各少数民族加强统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明程度较高的统治民族同化了文明程度较低的被统治民族。 蛮族,在南方少数民族中还是比较先进的,但其乘西晋之乱,从湖南、湖北扩展而出时,仍处于奴隶制社会。至刘宋时还是“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虎皮衣檐,便弩射,皆暴悍”,而且“言语不一”①。而俚族在东汉时代,由于汉族封建官吏“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才“始知婚娶,建立学校,导之以礼义”①。有的在刘宋时还“皆巢居鸟语”②。可见俚族最早在东汉时才进入阶级社会。向居山险,少与汉族人民交往的僚族则过着“略无氏姓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③的原始社会生活。晋、宋时才进入“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的奴隶社会。④显然,与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相比,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或部族是大大落后了。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民族同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生产方式之间斗争的过程。一般说来,由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总是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战胜代表落后生产方式的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因此,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把蛮、俚、僚、侯等族吸引到自己的周围,故西晋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和大明中期,先后有蛮、俚、僚诸族自愿“归化”,编入汉族州郡县。南朝时,在汉族的影响和帮助下,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逐渐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再以蛮族为例,首先,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蛮族与汉族一样已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其农业方面生产米谷,手工业方面生产布绢,南朝政府对属郡县的蛮族征收的资费与汉族完全相同。其次,南朝蛮族逐渐归州郡县统辖,直接变为汉族封建政权的编户齐民,服役纳赋。正如《宋书·荆雍州蛮传》所说:“蛮民顺附者”都输赋税。再次,蛮族上层有的拥有大量的部曲,刘宋末以功封为征虏将军的蛮帅田益宗有部曲4000余户;南新郡蛮帅田彦生有部曲6000余户。梁代沔东太守蛮帅田清喜、定州刺史蛮帅田超秀等,都有一批部曲。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