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武汉大学 作者:杨刚//冯杰 页数:464
Tag标签:无
前言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力拼搏,从几近亡国的颓势下扭转乾坤、重新崛起于强国之林的一个世纪,近百年的积贫积弱,列强的几番蹂躏,都没有使中国人丧失自豪与信心。在历史的尘埃纷纷扬扬的迷雾里,一代代人努力探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倾自己的一切力量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和平安宁的日子,是无数先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确实,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以硝烟和热血书写的屈辱史和奋斗史。 当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更加觉得中华民族的辛酸,她沉重的脚步有时不免蹒跚,她伟岸的身躯有时不免伛偻,但她总能坚强地挺过来,总能在她的子孙的帮助下,重新焕发出年轻和强壮的声音。即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黑暗笼罩世界,连一丝阳光都看不到的时候,她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在苦斗,在自强。正如当时的诗人田间那首著名的诗:“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不能屈辱地活着,也不能屈辱地死去。” 她做到了。在抗日战争的烽烟终于消逝在天际的时候,人们发现,她瘦了,但却更加结实和成熟了,无数死难烈士的尸骨撑起了她的脊梁。在欢庆胜利、万众沸腾的时刻,不知有多少家庭正在啜泣,因为伴随着无边无际的锣鼓鞭炮声,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各个角落,无数已成为幽灵的面孔正在亲人心里泛起,带来阵阵难以言表的酸楚。 本书讲述的是,1942年到1945年间,中日两国围绕滇缅公路所进行的殊死搏斗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力求把这一场伟大战略胜利的整个战斗过程表现出来,让今天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60多年前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日日夜夜,永远记住那些在亚热带丛林里合生忘死奋斗乃至为国捐躯的人们。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的是,1942年到1945年间,中日两国围绕滇缅公路所进行的殊死搏斗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瞬间,力求把这一场伟大战略胜利的整个战斗过程表现出来,让今天的读者真切地感受到60多年前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日日夜夜,永远记住那些在亚热带丛林中舍生忘死奋斗乃至为国捐躯的人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南方战火
第二章 铁血远征
第三章 凄苦艰难的大撤退
第四章 曲折的反攻决策
第五章 异域雄兵
第六章 激战胡康谷地
第七章 孟拱谷地追穷寇
第八章 漫漫归来路
第九章 滇西烽火
第十章 整训反攻
第十一章 腾冲国殇
第十二章 血战松山
第十三章 龙芒决阵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大动脉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中国进行了坚决抵抗,虽然由于国力、科技经济实力和人口素质相差过大,大片国土相继丧失,但全国人民不分民族和党派,联合在了一起,依靠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和民族意识觉醒的优势,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呓。战争逐渐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日军尽管不断取得胜利,但前进的脚步却越来越慢,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以战养战”的思想在中国顽强的抵抗和中国贫瘠的工业基础面前变得十分可笑,日本只能在中国部分沦陷区获得农作物和一些原材料,石油、有色金属等大部分战略资源依旧无法解决,这使得日本高层忧心忡忡,被迫开始重新制定国策。在日本军方看来,出路有两个,一个是北上,一个是南下。北上就必须要与苏联强大的陆军直接对抗,南下则肯定要与英美等国的强大海军决战,但日本陆军和海军都自认为能够打垮苏联陆军和英美海军,于是陆军海军之间争持了许久都没有定论。从1937年到1940年,日本在这两条路线之间一直摇摆不定,直到1939年夏秋之际日本陆军在中蒙边界的哈拉哈河地区招惹了苏联而遭到惨败之后(即“诺门坎事件”),才真正放弃了北迸战略,转而准备南进。而中国坚强不屈的抵抗,则是使日本定下这个后来导致其全面失败的国策的最核心因素,旷日持久、伤亡巨大的对华战争对于日本是个灾难,从中国获得的益处远远不能弥补所失。正是中国人民的苦斗,拖住了日本,虽然日本在此期间的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可是巨大的损失毕竟无法回避,这种消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眼看西方那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复苏的脚步逐渐加快,而日本却深陷泥潭,任谁都看得出在未来的岁月里日本将重新被列强甩在身居。
编辑推荐
《铁血远征:滇缅会战》由我社独家引进台湾知兵堂版本,其中大量珍贵图片和资料首次在大陆公开出版。此系列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昔日沙场鏖战的惨烈,以及人类为自由、和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军事史知识和历史教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