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卢红梅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卢红梅编著的《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内容涉及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构造,汉字字谜与汉英翻译,汉字广告语与汉英翻译,汉字的楹联与汉英翻译,汉语语言及其汉英翻译等。全书不仅很好地阐释了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还用大量的例证进行了说明。
本书可用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或翻译专业本科生、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学硕士研究生或关注翻译与文化研究的博士研究生作为文化与翻译教材之用或文化与翻译研究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广大英语教师或其他文化与翻译爱好者充分了解汉语语言文化及其英译的必备参考书。

作者简介

卢红梅,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学与翻译研究、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主编参编著作18部,代表性著作有《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第三部)(独立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第二部)(独立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英语口译实务二级》(独立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第一作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独立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大学英汉汉英翻译教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东方之殊——中国香港》(第一编译者,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等,在《现代外语》、《外语教学》等核心刊物及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发表译作2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一、伏羲八卦和神农“结绳为治”
二、仓颉造字说
第二节 汉字的构造原理和发展
一、汉字的造字原理——“六书”
二、汉字的演变
第三节 汉字和中国古代文化
一、汉字体现中国古人的直觉思维
二、汉字折射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汉字反映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
四、汉字表现中国古人的辩证思维
五、汉字拆字的日常应用
第四节 汉字文化
第二章 汉字谐音及其英译
第一节 谐音的定义
第二节 汉字谐音的现象
一、谐音双关
二、取名谐音
三、歇后语谐音
四、禁忌谐音
五、祈福谐音
六、网络语言中的汉语谐音
七、广告语言中的汉语谐音
第三节 汉语谐音的文化内涵
第四节 汉语谐音的英译
一、谐音双关的英译
二、歇后语谐音的英译方法
三、祈福谐音的英译
四、汉语广告语谐音的翻译
第三章 汉语骂詈语及其英译
第一节 骂詈语的界定
第二节 骂詈语的语义分类
一、与牲畜、妖魔鬼怪或无生命物有关的骂詈语
二、与性有关的骂詈语
三、与污物有关的骂詈语
四、与不端行为有关的骂詈语
五、与驱逐、威胁、诅咒有关的骂詈语
六、与低微、卑贱的社会地位有关的骂詈语
七、与亲属关系错用有关的骂詈语
第三节 骂詈语的功能及文化内涵
一、骂詈语的功能
二、骂詈语的文化内涵
第四节 汉语骂詈语的英译
一、直译汉语骂詈语内容和形式
二、意译汉语骂詈语内容和形式
三、删去骂詈语内容不译
第四章 汉字谜语及英译
第一节 汉字谜语
一、谜语的构成
二、谜语的分类
第二节 汉字字谜的制作方法
一、利用汉字字形制作谜语
二、利用汉字同音相谐制作谜语
三、利用汉字字义制谜
四、综合法
五、利用字序变化、颠倒制谜
第三节 汉字谜语的英译
附录:汉字字谜集锦
第五章 汉语楹联及其英译
第一节 楹联的起源与历史
第二节 汉语楹联的种类
第三节 汉语楹联的语言艺术特点及常见修辞
一、汉语楹联的特点
二、汉语楹联中的对仗
三、汉语楹联中的修辞
第四节 楹联中的文字游戏
一、析字
二、联边
三、叠字和复字
四、多音法
五、巧用数字
第五节 汉语楹联的英译
一、形意兼备的英译法
二、意在形先的英译法
三、得意忘形的英译法
四、音意兼备的英译法
附录一:对偶句和对联的英译文(对联的英文摘自《中华对联研究英译初探》)
附录二:云南大观楼长联及英译文
附录三:许渊冲先生翻译“天下第一长联”的心得体会
第六章 自然词汇的文化意蕴及其英译
第一节 自然词汇“风”、“月”、“云”、“雨”、“水”的文化意蕴及英译
一、自然词汇“风”、“月”、“云”、“雨”、“水”的文化意蕴
二、汉语“风”、“月”、“云”、“雨(水)”的文化意蕴在英译文中的阐释
第二节 汉语“东风”、“西风”的文化意蕴及英译
一、“东风”、“西风”的文化意蕴
二、“东风”、“西风”的文化意蕴在英译文中的阐释
第三节 汉语“风月”、“云雨”的文化意蕴及英译
一、“风月”、“云雨”的文化意蕴
二、“风月”、“云雨”的翻译方法
第四节 汉语“春”、“秋”、“春秋”的文化意蕴及英译
一、汉语“春”、“秋”、“春秋”的文化意蕴
二、“春”、“秋”、“春秋”的文化内涵在英译文中的阐释
附录:形意兼备创而有度——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天净沙·秋思》的复译
第七章 方位词“上、下”的含义及其英译
第一节 方位词语的界定及种类
第二节 汉语“上”、“下”的含义
一、作形容词的“上”、“下”
二、作动词的“上”、“下”
三、作趋向动词的“上”、“下”
四、作方位词的“上”、“下”
五、作量词的“下”
第三节 “上下”的基本意义及引申义
一、上下的基本意义
二、“上下”的引申义
第四节 汉语“上”、“下”的引申义
一、好为上,下为坏(上等货,下等货)
二、长为上,幼为下(上有父母,下有子女)
三、先为上,后为下(上半夜,下半夜)
四、热为上,凉为下
五、硬为上,软为下(硬不起来,软了下去)
六、明为上,暗为下
七、接触为上,脱离为下
八、出现为上,消失为下
九、静变动为上,动变静为下
十、北为上,南为下——权重为上,权轻为下(表示地域概念)
第五节 汉语方位词“上”“下”的英译
一、“下”作为量词的英译
二、“上”、“下”基本义的英译
三、“上下”基本义和引申义的英译
四、“上”、“下”引申义的英译
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汉英翻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