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永祥 编 页数:303 字数:50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近五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民办高校、二级分校和高职高专发展之快、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形势下,针对这类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编写合适的教材成了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民办高校、二级分校和高职高专的目标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培养多层次的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就要使培养的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从事开发和应用的能力。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我们组织多所高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联合编写了面向民办高校、二级分校和高职高专学生的计算机系列教材,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本系列教材的特点是:(1)兼顾了系统性和先进性。教材既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以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一门课程,同时对于专业课,瞄准当前技术发展的动向,力求介绍当前最新的技术,以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可用性,在毕业后能够适应最新的开发环境。(2)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阐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了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学而能用。大部分教材编写了配套的上机和实训教程,阐述了实训方法、步骤,给出了大量的实例和习题,以保证实训和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应用的能力。(3)大部分教材制作了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4)教材结构合理,内容翔实,力求通俗易懂,重点突出,便于讲解和学习。诚恳希望读者对本系列教材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的意见。
内容概要
面对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为了适应独立院校本科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运用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我们组织编写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本教材。
全书共分为7章,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文字处理、Excel
2003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Access数据库、
Internet及其应用,特别加强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数据库概念以及Excel函数应用实例等知识点。
本书内容丰富,表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在每章节后还附有练习题,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书既可以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适合作为成人教育以及自学教材。
作者简介
刘永祥,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高校长期从事计算机教学,主要讲授软件工程、数据库、VB程序设计、信息化、电子政务等课程。出版了“电子政务”、“软件工程”等7部著作,发表了16篇科研论文。近几年来主要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并承担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研究课题,通过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认识计算机
1.1.1 计算机发展史
1.1.2 计算机系统组成
1.2计 算机硬件组成
1.2.1 中央处理器
1.2.2 主板
1.2.3 存储器
1.2.4 输入/输出设备
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3.1 系统软件
1.3.2 应用软件
1.3.3 工具软件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1.4.1 进位计数制
1.4.2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1.4.3 数及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5 计算机安全
1.5.1 计算机的用环境
1.5.2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习题1
第2章 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计算机操作系统
2.1.1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2.1.2 操作系统的分类
2.1.3 操作系统的功能
2.1.4 常见的操作系统
2.2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2.1 基本界面元素
2.2.2 窗口环境
2.2.3 系统设置
2.3 Windows XP文件管理
2.3.1 文件与文件夹
2.3.2 资源管理器
2.4 汉字输入法
2.4.1 键盘布局与指法规则
2.4.2 几种常用的输入法
2.4.3 五笔字型输入法及其操作训练
习题2
第3章 Word 2003
3.1 Wbrd 2003的概述
3.1.1 Word 2003的主要功能
3.1.2 Word 2003的启动与运行
3.1.3 Word 2003的操作界面
3.1.4 Word 2003的不同视图工作方式
3.1.5 Word 2003的不同显示方式
3.2 文档的编辑
3.2.1 文档的新建与文字输入
3.2.2 文档的保存、打开与关闭
3.2.3 文档的一般编辑
3.3 设置文档的格式
3.3.1 字符格式
3.3.2 段落格式
3.3.3 边框和底纹
3.3.4 页面格式
3.3.5 分栏
3.3.6 项目符号与编号
3.3.7 制表位
3.3.8 特殊格式
3.4 表格
3.4.1 创建表格
3.4.2 表格的操作
3.4.3 插入与删除
3.4.4 合并与拆分
3.4.5 修改表格外观
3.4.6 排序与计算
3.5 图片与自选图形
3.5.1 图片
3.5.2 “绘图”工具栏
3.5.3 自选图形
3.5.4 简单三维图形制作
3.6 艺术字
3.6.1 插入艺术字
3.6.2 “艺术字”工具栏
3.6.3 艺术字的制作示例
3.7 公式
3.7.1 公式编辑器
3.7.2 插入和编辑公式
3.8 文档的打印
3.8.1 选择打印机
3.8.2 设置打印机
3.8.3 设置打印选项
3.8.4 预览文档
3.8.5 打印文档
3.9 高级排版应用
3.9.1 用样式设置格式
3.9.2 模板与向导
3.9.3 自动功能
3.9.4 保护文档
3.9.5 制作Web页
习题3
第4章 Excel 2003
4.1 Excel 2003概述
4.1.1 Excel的主要功能
4.1.2 Excd窗口环境
4.1.3 定位操作
4.2 数据输入和编辑
4.2.1 输入数据
4.2.2 输入公式
4.2.3 编辑数据
4.2.4 数据的填充
4.3 函数
4.3.1 函数的格式及输入
4.3.2 相对引用与绝对引用
4.3.3 常用函数
4.3.4 公式和函数的填充操作
4.3.5 数学和财务函数应用举例
4.4 设置工作表格式
4.4.1 常规格式
4.4.2 边框和颜色
4.4.3 行高和列宽
4.4.4 条件格式
4.4.5 数据的隐藏与保护
4.5 工作表操作
4.5.1 工作表重命名
4.5.2 插入、删除工作表
4.5.3 移动、复制工作表
4.5.4 工作表窗口管理
4.6 图表
4.6.1 创建图表
4.6.2 修改图表数据
4.6.3 修改图表
4.7 数据管理
4.7.1 数据的查找
4.7.2 排序
4.7.3 筛选
4.7.4 分类与汇总
4.7.5 表问运算与合并计算
4.8 页面设置与打印预览
4.8.1 页而设置
4.8.2 分页预览
4.9 表格制作实例
习题4
第5章 PowerPoint 2003幻灯片
5.1 PowerPoint 2003基本操作
5.1.1 窗口环境
5.1.2 创建与保存演示文稿
5.1.3 PowerPoint 2003的视图方式
5.2 PowerPoint 2003内容编排
5.2.1 设置版式
5.2.2 输入文木及设置格式
5.2.3 插入图片及相关对象
5.2.4 演示文稿的编辑
5.3 设置演示效果
5.3.1 设置动画
5.3.2 设置切换方式
5.3.3 添加动作按钮
5.3.4 在幻灯片巾设置超级链接
5.3.5 幻灯片的放映
5.3.6 幻灯片的打包与打印
习题5
第6章 Access 2003
6.1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
6.2 Access2003的窗口环境
6.2.1 Access的基本特点
6.2.2 Access的窗口界面
6.3 数据库操作
6.3.1 创建数据库
6.3.2 打开、关闭数据库
6.3.3 备份数据库
6.4 表的操作
6.4.1 表的创建与维护
6.4.2 表数据的输入
6.4.3 表问关系的建立与修改
6.4.4 数据的管理
6.5 创建查询
6.5.1 使用向导创建查询
6.5.2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
6.5.3 建立交叉表查询
习题6
第7章 Internet及其应用
7.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7.1.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7.1.2 因特网(Internet)基本功能及服务
7.2 连接Intemet网络
7.2.1 入网方式
7.2.2 网络连接的硬件条件
7.2.3 安装TCP/IP协议
7.2.4 设置IP地址
7.2.5 创建连接
7.2.6 测试网络连接
7.3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
7.3.1 浏览Web页
7.3.2 搜索Web
7.3.3 收藏夹的使用
7.3.4 用历史记录再次访问Web页
7.4 文件下载
7.4.1 浏览时直接下载
7.4.2 使用FlashGet下载软件
7.5 使用Outlook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7.5.1 启动Outlook Express
7.5.2 创建和发送邮件
7.5.3 编排邮件正文
7.5.4 在邮件中插入图片
7.5.5 在邮件中附加文件
7.5.6 管理通讯簿
习题7
附录 ASCII码表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6.我国计算机发展概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我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正式成立。1956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制定了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把开创我国的计算技术事业项目列为四大紧急措施之一,奠定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远景。1958年在中科院研制了103计算机。在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已在水坝应力分析、天气预测、大地测量、石油勘探以及卫星、火箭及核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许多复杂计算问题,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跨入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1974年由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联合设计的DJS.130小型计算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了批量生产。70年代中后期,我国又相继研制出了多种每秒运算数达百万次的大型计算机。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1983年,每秒运算1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问世,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又踏上了一个新台阶。银河机的问世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打破了少数国家对我国实行的高新技术垄断。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在巨型机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本质性的突破,而且在微型机的生产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成绩。1985年联想汉字微机系统LXPC研制成功,长城0520CH微机投产。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表现在硬件方面,而且表现在软件方面。1987年北大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印出了第一张报纸,对印刷业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技术革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计算机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的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完善,信息产业正在我国悄然形成并日益兴旺发达,见表1.1。50多年以来,我国计算机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自主创新不够,主要还是跟在国外技术后面走。并且,由于没有重视技术成果的产业化问题,很多产品开发了却没有市场,最终导致在该领域中技术相对落后,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编辑推荐
《计算机系列教材:计算机文化基础(第3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