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武汉大学 作者:尚重生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前言
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的共识之一,就是要着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共识的形成,是以对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的理解为基础的,以对当今世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的分析为背景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任务为目标的,深刻地反映了高等教育确立“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必然要求。教育创新的首要之义就在于,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相适应,努力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达到教育创新的这些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实行教育理论和理念的创新,而且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注重学科与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完善,形成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形成既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和反映高校优秀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和办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创新的这些措施,必然提出怎样对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结构进行整合,并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通识”教育相兼容和相结合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通”关系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至于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的思想,出现得更早些。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与“自由”教育相联系的“通识”教育的思想。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曾经经历过时以“通识”教育为主、时以“专业”教育为主,或者两者并举、并立的发展时期。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早期的高等教育似倚重于“通识”教育。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也相应地细分为不同学科、专业,分别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比重不断增大。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但是在总体上,“通识”似更多地受到重视。这是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具有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和相当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仅仅依靠知识领域过窄的专业教育,是难以培养出这样的人才的。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发展迅速、进步明显、成就巨大、变化剧烈、问题较多的社会。各种社会问题盘根错节,相互渗透,极为复杂,正在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麻烦和巨大障碍。了解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不仅是把握我国国情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知晓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变革以及社会制度变迁的一个较为直接的途径。本书在对社会问题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依次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九大热点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下岗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人口生态问题、社会犯罪问题、教育危机问题、道德失范问题和婚姻家庭问题。透视这些社会问题所遵循的总体思维逻辑是:在现象描述中对社会问题进行事实认定和成因探寻,与此同时,在分析问题后果的基础上,指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性对策选择。本教材不但适用于对各类大学本科和专科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对所有关注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读者,都可提供极为有益的思想资源和思考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腐败问题 一、 我国目前腐败现象的状况和演变态势 二、 腐败的危害 三、 腐败的成因 四、 反腐败的对策选择 五、 关于腐败和反腐败的几种观点评析第二章 “三农”问题 一、“三农”的重要性 二、农业问题 三、农村问题 四、农民问题第三章 下岗失业问题 一、 下岗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其主要特征 二、 下岗失业的正面及负面效应 三、 下岗失业的成因 四、 解决下岗失业问题的对策第四章 贫富差距问题 一、 当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状况 二、 贫富差距存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三、 贫富差距的成因 四、 贫富差距问题的治理措施第五章 犯罪猖獗问题 一、 目前我国社会犯罪问题的概况及一般成因 二、 我国目前经济犯罪的类型、特征和原因 三、 目前黑社会势力的主要形态及反黑斗争的思路与对策 四、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原因和防控之策第六章 人口生态问题 一、 我国当前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 我国人口问题的风险性及其解决思路 三、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解决对策第七章 教育危机问题 一、 我国教育的困局及其原因 二、 走出教育困局的路径选择第八章 道德失范问题 一、 我国现阶段道德现状的认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二、 目前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 三、 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的对策第九章 婚姻家庭问题 一、 婚姻家庭文明的内在困境 二、 婚姻家庭问题的现状及其解决对策附一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教学大纲附二 武汉大学《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经典案例汇编附三 我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课程走过十年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竞争会导致失业。在非垄断的充分竞争行业和产业,企业面临着日益残酷的生存竞争,是做大做强,还是破产倒闭;是蒸蒸日上,还是日渐凋敝;成王败寇,市场绝不留情。因此,企业不但要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使劳动力尽可能地与生产资料达到最佳的结合,而且会对劳动者提出越来越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如果劳动者知识和技能老化,不能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只有选择下岗失业。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企业,它的员工自然面临着失业的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的构建,一方面延续了革命战争年代战时经济建设的模式,另一方面,深受前苏联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的濡染。重重工业,轻轻工业;重积累,轻消费;重计划,轻市场;重领导人指示,轻经济规律。一切以“准备打仗、准备打大仗”为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才发现大量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使许多产业趋同、工艺老化、布局不合理,与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背道而驰。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新塑造,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领域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不断与发达的世界经济逐渐接轨,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的压力越来越大。该死的企业必须促其速死,以免死的拖住活的。在推进国家产业发展新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逐步落实一系列的国家产业政策的过程中,一些产业甚至行业都会面临关、停、并、转,这一举措必然带来一波接一波的下岗失业。国有企业决策、经营管理失误,企业负责人的腐败,也是造成现阶段下岗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一个十分特殊、复杂的经济政治组织,由于委托代理链条长、环节多、产权虚置、党企、政企关系模糊混乱,企业负责人既是厂长经理、股东、董事、董事长,又是党委书记和国家干部。亦即既是“商”,又是“官”。你说他是商人,他是官员;你说他是官员,他实际上是商人。他可以“不官”“不商”,也可以亦官亦商。这种魔术般的角色身份,使这些人拥有魔幻一样的权力。在难以消解的强官弱民、重官轻民的“官本位”体制下,在对绝对权力的虚监、弱监和漏监的制度安排下,如果这些官商们没有道德的自律和良心的底线,国有企业事实上就成为这些人的私人领地和独立王国,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通过办“厂中厂”、厂外厂,安插直系、旁系亲属进入要害关键部门,或高价买进、低价卖出,千方百计地把国有资产变成自己的银行钱柜。这些洗劫国有资产的高手,压根儿就没有把企业搞好,使员工过上好日子的想法。结果是轻则造成企业连年亏损,职工们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重则导致企业破产倒闭,职工大规模下岗失业。现在,有一个不合常规、令人困惑的连宏观经济学都解释不了的问题: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为什么没能带来高就业呢?我国经济2006年上半年增长率达到10.9%,而就业增长率似乎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统计表明,我国“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比“九五”时期少了56万人。除了统计的误差以外,我国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有相当一部分被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所占有。农民工们不挑肥,不拣瘦,脏、累、险、难、苦,只要有活就干,在城镇就业统计还没有考虑他们的时候,他们却静悄悄地找到了由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就业岗位。
后记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问世已经快4年了。近4年来,本书曾多次印刷,供不应求,可见人们对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趁现在修订再版之机,我想把这些年来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以及《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和读者朋友们分享。本次修订,在大的框架和具体的章节结构上并没有调整和重构。原文中所引用的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也没有被置换。这是因为除了要保持原作的基本面貌外,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虽然是变化着的,叙述和描述社会问题的案例材料越来越多,故事层出不穷甚至扑朔迷离,但是,每一种社会问题的成因和本质以及理论上和愿景上解决它的对策选择并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我们总认为理论不联系实际不对,殊不知,错误的实际若不符合正确的理论,要改变的恰恰是实际,而不是理论。改变实际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有效的行动力的。当然,对原作的一些统计数据作了适时的必要修订。此外,还增加了部分近几年的试题,对所选的案例材料进行了说明,特别增加了“我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这门课走过十年”心路历程的大段文字,使读者知道,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为什么早有准备地并决绝地要进入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个领域和开出一门看似另类的课程。13年过去了,我不想对许多知音对我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所取得的成就、所给予的褒奖表现出过多的喜悦,也不想对一些在背后说三道四的自私自利的机会主义者予以驳斥,只是坚信,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有人说话,需要有人说真话!我经常说,人生如此短暂,说真话都来不及,还说假话?当然,说真话肯定冒风险会吃些亏,这可能是说真话的代价。生活在一个问题很多的社会,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社会、研究社会问题。因为任何对社会问题躲躲闪闪或者机会主义的态度,都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问题不治理、不解决,其存在本身和它演变的后果,总会使一些生命的个体付出代价,甚至是惨重的代价,他们实际上成为社会问题或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社会公正就会遭到毁损,社会生活的安全性就会越来越差。在一个难以确保安全的紧张型、高风险社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再高,占有的财富再多,生活也很难美好。因为一个问题充斥的社会,多半是一个既有直接利益冲突又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仇富”甚至“仇官”的社会。就社会问题本身而言,现在腐败仍然“前腐后继”,愈演愈烈,腐败这一社会毒瘤已经成为执政党的心头之患!腐败果真难以治理吗?我们可以学学新加坡怎样反腐败、美国怎样反腐败。以权力制约权力,使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不能、不敢、不愿以权谋私,即使谋私了也没用。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第2版)》: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