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易连云 编 页数:254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当代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梳理。整个教材以对道德的概念界说为基础,强调了道德的生命基础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德育的内在要素、结构与功能。本书采用较为灵活的编写方式,突出案例教学与分析,是一本集理论性与可读性于一身、富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读本。作为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可为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教师继续教育使用。
作者简介
易连云,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变革与困惑:当代学校德育的境遇第一章 学校德育的时代背景1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社会道德第二节 冲突与融合中的价值理念第三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矛盾第二章 学校德育面临的冲突第一节 德育理想的失落第二节 德育与生活的背离第三节 德育中师生关系的失衡第四节 德育评价的失调第三章 德育原理课程建设回顾与反思第一节 德育课程建设的回顾第二节 德育课程建设的反思第二篇 谁是教育者: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与学生第四章 教师的角色审视及德育修养第一节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角色第二节 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修养第五章 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道德发展第一节 学生道德发展的生理基础与心理特征第二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观念论第三节 个体道德发展的相关理论第六章 学校德育中的师生关系第一节 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理论第二节 学校德育中师生关系的性质第三节 学校德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第三篇 “教”与“不教”:学校德育的过程、实施、管理与评价第七章 学校德育过程第一节 学校德育过程概述第二节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第三节 现代德育过程的实施第八章 学校德育的实施第一节 学校德育目标第二节 学校德育内容第三节 学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第九章 学校德育管理第一节 学校德育管理概述第二节 学校德育管理基本模式第十章 学校德育评价第一节 学校德育评价概述第二节 学校德育评价的主要原则与方法第三节 国外学校德育评价模式介绍第四篇 继承与借鉴:传统学校德育及发展第十一章 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比较第一节 中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第二节 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第三节 中西方传统学校德育的比较第十二章 传统学校德育的现代转换第一节 传统学校德育现代转型的背景第二节 传统学校德育的继承与创新
章节摘录
自1992年起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执教《德育原理》这门课程,迄今已经整整18个年头,期间多次萌生编写教材的念头,终因诸多原因未能如愿。一则因为自己经验尚不够丰富,所作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少问题总是在困扰着自己,且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再则因为编写上的困难,特别是对德育自身理解上的模糊,尤其是对学校德育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甚难厘清,故而使得我们很难一以贯之地找到一个准确的逻辑起点或基石使得整个教材的体系得以完整而不至于落入不能自圆其说之境。 出于理论探究与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大胆地开始了编写《德育原理》教材的尝试。我们试图在梳理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成果与学校德育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我们这些年来所作的德育课题研究,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力争在学校德育的理解上有所创新。结合教材编写的特点与要求,同时也为了体现这些年来国内外同行们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此,我们在以下方面作了努力: 第一,试图确立一种以“大道德”为基础的“大德育”观。与过去人们所主张的包罗万象的大德育观有所不同,我们所主张的大德育观实际上是基于传统道德精神之上的大道德观,以“大道德”界定与限定“大德育”,即:我们认为,传统道德中所主张的道与德的动态意义及其所具有的不同道德层次涵括了自然、社会与人生,特别是人的道德实践与领悟活动方面的广泛内容,由此,以道德为基础的学校德育自然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与内容,并依据不同的领悟水平体现为不同的类型与程度。 第二,强调建立以“生命·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体系。道德是人对世界的一种精神把握方式。个体是作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道德生活与实践之中的,这种以生命活动为基础的道德实践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自觉性、主体性与实践性。个体对道德的领悟与个体的道德发展无不与其生活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而学生的生活世界也正是学生生命实践的展开与张扬,离开了对生命意义领悟的道德活动是枯燥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这些年来几所参与我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学校德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注重对传统道德精神的挖掘与开发。自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到“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和同事及学生们一直致力于传统道德的课程资源开发,其初衷是缘于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道德精神的迷失,也看到了学校德育在培养传统精神方面的失效,此事关乎中华民族之未来,故而,整个教材的中心思想便是力图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第四,强调了学校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特征,特别分析了新的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新型关系的构建,突出了德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他既是德育中道德的施教者,同时也是教育与生活中的道德学习者的双重社会角色的内涵与意义。 除上述之外,我们在编写体例上也力图有所新意,以便于引导学生的拓展学习和自主学习。本书每一章正文之前增加了内容提要与问题导入,主要章节中均加入了实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的部分教师们的经典案例,而在每章节结束后,则增加了问题思考与拓展阅读,一方面供学生思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学生对中外经典的广泛阅读。 整个教材由我设计编写提纲并对全书进行修改与统稿,邓达博士、李清雁博士协助我设计与统稿。 本书的内容框架具体如下: 前言部分 第一部分 变革与困惑:当代学校德育的境遇。分3章进行论述, 第二部分 谁是教育者:学校德育中的教师与学生。分3章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 “教”与“不教”:学校德育的实施、管理与评价。分4章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 继承与借鉴:传统学校德育及发展。分2章进行论述。 具体分工如下: 李 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撰写第一、第二章; 邓 达(四川乐山师范学院)撰写第三章和第九章; 李清雁(吉林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撰写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 易连云、兰英(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撰写第七章; 邱永琼(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撰写第八章; 白 勤(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撰写第十章; 于洪燕(重庆教育学院)撰写第十一、第十二章。 教材中的部分案例由参与本课题的实验学校提供,它们分别是: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遵义县三中、重庆市巴川中学、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四中学、重庆市渝北区五星路小学、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 教材的编写是一件复杂而又艰难的事情,既要做到向学生传递相对稳定的知识,同时又要通过教材向学生们介绍新的观点和精神,这一平衡的把握既需要水平又需要智慧,基于此,本教材中,难免瑕疵或可商榷之处,敬请同仁与使用该教材的学生们批评指正。 最后,作为本书的主编者,我代表全体编写成员向支持出版了本教材的武汉大学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具体负责本书联系与编辑的梁艳女士;感谢本教材编写中所涉及的所有参考资料的作者,你们的成果给了我们编写本教材丰富的智慧,同时这些资料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也成为本教材坚实的学术基础,此外,还要感谢几年来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友情合作与大力支持的各实验学校领导与教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