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关焕梅,张华,汪同庆 编  页数:316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也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和二级的备考,我们在近几年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本书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通过配合相应的上机实验,强化学生的应用技能;通过大量的习题,巩固和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全书共分7章。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特点、用途和分类,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第2章Windows:XP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文件管理、控制面板、磁盘管理,以及附件程序。  第3章Word 2003。主要包括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文混排、公式编辑,以及使用批注和修订等。  第4章Excel 2003。主要包括Excel的基本操作、工作表的格式化、图表编辑,以及数据管理等。  第5章PowerPoint 2003。主要包括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修饰幻灯片的外观、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效果,以及演示文稿的发布等。  第6章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Intemet的基本概念、Intemet接入方法,以及Intemet的常用服务等。  第7章软件技术基础。主要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以及数据库设计基础。  本书第l章由关焕梅编写,第2章由侯梦雅编写,第3章由刘瑶编写,第4章由王鹃编写,第5章由莫子军编写,第6章由张华编写,第7章由王晓笋编写;全书由关焕梅、张华统稿并担任主编,汪同庆担任主审。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和武汉大学出版社领导的大力支持,许多老师在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帮助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最新发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2003、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础、软件技术基础等。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集教程、实验和习题于一体,构思新颖,图文并茂,内容实用,通俗易懂。主要供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使用,也可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1.1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1.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新一代计算机1.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2.1 计算机的特点1.2.2 计算机的用途1.2.3 计算机的分类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3.1 进位计数制1.3.2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1.3.3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1.3.4 数值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3.5 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4 计算机硬件系统1.4.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4.3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1.5 计算机软件系统1.5.1 软件和程序的概念1.5.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1.6 多媒体技术简介1.6.1 多媒体基本概念1.6.2 多媒体信息压缩1.6.3 媒体信息的数字化1.7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7.1 计算机病毒概述1.7.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上机实验习题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2.1 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2.1.1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2.1.2 桌面简介2.1.3 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2.1.4 窗口和对话框2.1.5 剪贴板2.1.6 任务管理器2.1.7 帮助系统2.2 文件管理2.2.1 文件系统2.2.2 管理工具2.2.3 操作文件和文件夹2.2.4 快捷方式2.2.5 文件和应用程序相关联2.3 Windows XP控制面板2.3.1 显示属性设置2.3.2 添加新硬件2.3.3 添加和删除应用程序2.3.4 设置多用户环境2.3.5 中文操作处理2.4 磁盘管理2.4.1 浏览和改变磁盘的设置2.4.2 磁盘格式化2.4.3 磁盘清理2.4.4 磁盘碎片整理2.5 附件程序2.5.1 命令提示符2.5.2 画图程序2.5.3 记事本上机实验习题第3章 Word 20033.1 Word 2003的窗口及其组成3.2 Word基本操作3.2.1 文件操作3.2.2 文本输入和基本编辑3.3 Word文档排版3.3.1 字符排版3.3.2 段落排版3.3.3 创建和使用样式3.3.4 页面排版3.3.5 创建目录3.3.6 打印文档3.4 Word表格3.4.1 新建表格和输入内容3.4.2 表格的基本编辑3.4.3 设置表格格式3.4.4 数据的计算和排序3.5 Word图文混排3.5.1 插入图片及图片处理3.5.2 绘制图形3.5.3 插入其他对象3.6 Word其他功能3.6.1 公式编辑3.6.2 使用批注和修订上机实验习题第4章 Excel 20034.1 Excel 2003窗口及其组成4.2 Excel 2003基本操作4.2.1 数据输入4.2.2 公式和函数4.2.3 单元格编辑4.2.4 工作表操作4.3 工作表的格式化4.3.1 设置单元格格式4.3.2 设置列宽和行高4.3.3 设置条件格式4.3.4 使用样式4.3.5 自动套用格式4.4 图表编辑4.4.1 创建图表4.4.2 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4.5 数据的管理4.5.1 数据记录单4.5.2 数据排序4.5.3 数据筛选4.5.4 分类汇总4.5.5 数据透视表4.6 工作表打印4.6.1 页面设置4.6.2 打印预览4.6.3 打印上机实验习题第5章 Powerpoint 20035.1 Powerpoint 2003窗口及其组成5.2 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5.2.1 创建演示文稿5.2.2 编辑演示文稿5.3 修饰幻灯片的外观5.3.1 应用设计模板5.3.2 应用幻灯片版式5.3.3 应用配色方案5.3.4 应用母版5.4 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效果5.4.1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5.4.2 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5.4.3 交互式演示文稿5.5 演示文稿的发布5.5.1 幻灯片放映5.5.2 演示文稿打包和安装5.5.3 演示文稿的Web发布上机实验习题第6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6.1 计算机网络6.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6.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6.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6.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6.1.6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6.1.7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6.1.8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设备6.2 局域网6.2.1 局域网技术概述6.2.2 以太网6.2.3 无线局域网6.2.4 局域网组网之硬件架构6.2.5 局域网组网之软件设置6.2.6 局域网组网之网络测试6.2.7 局域网的典型应用6.3 Internet6.3.1 Internet的发展6.3.2 IP地址6.3.3 域名地址6.4 接入Internet6.4.1 拨号接入6.4.2 局域网接入6.4.3 无线接入6.5 万维网和信息搜索6.5.1 万维网简介6.5.2 Internet Explorer6.5.3 搜索引擎6.6 电子邮件6.6.1 电子邮件简介6.6.2 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6.7 文件传输6.7.1 文件传输简介6.7.2 FTP客户端软件的使用6.7.3 P2P方式的文件传输上机实验习题第7章 软件技术基础7.1 数据结构与算法7.1.1 算法7.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7.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7.1.4 栈和队列7.1.5 线性链表7.1.6 树和二叉树7.1.7 查找技术7.1.8 排序技术7.2 程序设计基础7.2.1 程序设计的方法和风格7.2.2 结构化程序设计7.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7.3 软件工程基础7.3.1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7.3.2 结构化分析方法7.3.3 结构化设计方法7.3.4 软件测试7.3.5 程序的调试7.4 数据库设计基础7.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7.4.2 数据模型7.4.3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习题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通常,一个消息由下述三部分组成:  ①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  ②消息标志符(也称为消息名)。  ③零个或多个参数。  (4)继承(inh耐tallce)  继承是面向对象的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使用已有的类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类的技术。已有的类可当做基类来引用,新类相应的可当做派生类来引用。  广义地说,继承是指直接获得已有的特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它们。  面向对象方法的许多强有力的功能和突出的优点,都来源于把类组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父类,下层可以有子类。这种层次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继承性,一个类直接继承其父类的描述或特性,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  继承具有传递性。如果类c继承类b,类b继承类a,则类c继承类a。因此,一个类实际上继承了它上层的全部基类的特性。也就是说,属于某类的对象除了具有该类所定义的特性外,还具有该类上层全部基类定义的特性。  继承分为单继承与多重继承。单继承是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即类等级为树形结构。多重继承是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多重继承的类可以组合多个父类的性质构成所需要的性质,因此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但是,使用多重继承时要注意避免二义性。  继承性的优点是,相似的对象可以共享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从而大幅减少了程序中的沉余信息,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便于软件的修改和维护。另外,继承性使得用户在开发新的应用系统时不必完全从零开始,可以继承原有的相似系统的功能或者从类库中选取需要的类,再派生出新的类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5)多态性(polymorphism)  对象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收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称为多态性。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多态性是指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多态性机制不仅增加了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灵活性,进一步减少了信息沉余,而且显著地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当扩充系统功能增加新的实体类型时,只需派生出与新实体类相应的新的子类,完全无须修改原有的程序代码,甚至不需要重新编译原有的程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