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闻一多 页数:136
Tag标签:无
前言
百年武汉大学,走过的是学术传承、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的辉煌路程;世纪珞珈山水,承沐的是学者大师们学术风范、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的润泽。在武汉大学发展的不同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和学术大师在这里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们在学术上精品、上品纷呈,有的在继承传统中开创新论,有的集众家之说而独成一派,也有的学贯中西而独领风骚,还有的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开学术学科先河。所有这些,构成了武汉大学百年学府最深厚、最深刻的学术底蕴。 武汉大学历年累积的学术精品、上品,不仅凸现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风格和学术风范,而且也丰富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气派和学术精神;不仅深刻反映了武汉大学有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辉煌的学术成就,而且也从多方面映现了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就。高等学府,自当以学者为敬,以学术为尊,以学风为重;自当在尊重不同学术成就中增进学术繁荣,在包容不同学术观点中提升学术品质。为此,我们纵览武汉大学百年学术源流,取其上品,掬其精华,结集出版,是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根深叶茂,实大声洪。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这是董必武同志1963年11月为武汉大学校庆题写的诗句,长期以来为武汉大学师生传颂。我们以此诗句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的封面题词,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留存的那些泽被当时、惠及后人的学术精品、上品,能在现时代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扬和传承;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这一恢宏的出版工程,能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积累和当代中国学术的繁荣有所建树。
内容概要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全书站在全新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唐诗的结晶,从诗人的角度研究诗歌。内容涉及文章体裁、诗人年谱以及诗歌的翻译等,对类书与诗的优劣、官体诗的自赎、年谱的整理与考订、唐朝著名诗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文章论述精辟,用饱含情韵的语言传达出诗的哲理、情思、韵味之美,极具知识性和趣味性,是一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开拓性著作,在唐诗研究领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号友三,湖北浠水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1925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为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闻一多先生一生著作颇丰,有诗集《红烛》、《死水》,诗歌评论《冬夜草儿评论》,学术著作《楚辞校补》、《诗选与校笺》,学术论文集《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综观闻一多先生的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
书籍目录
朱自清序类书与诗宫体诗的自赎四杰孟浩然贾岛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岑嘉州系年考证杜甫英译李太白诗
章节摘录
类书与诗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地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先后诞生了,唐代文学这才扯开六朝的罩纱,露出自家的面目。所以我们要谈的这五十年,说是唐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 寻常我们提起六朝,只记得它的文学,不知道那时期对于学术的兴趣更加浓厚。唐初五十年所以像六朝,也正在这一点。这时期如果在文学史上占有任何位置,不是因为它在文学本身上有多少价值,而是因为它对于文学的研究特别热心,一方面把文学当作学术来研究,同时又用一种偏向于文学的观点来研究其余的学术。给前一方面举个例,便是曹宪、李善等的“选学”(这回文学的研究真是在学术中正式地分占了一席)。后一方面的例,最好举史学。许是因为他们有种特殊的文学观念(即《文选》所代表的文学观念),唐初的人们对于《汉书》的爱好,远在爱好《史记》之上。在研究《汉书》时,他们的对象不仅是历史,而且是记载历史的文字。便拿李善来讲,他是注过《文选》的,也撰过一部《汉书辨惑》,《文选》与《汉书》,在李善眼里,恐怕真是同样性质,具有同样功用的物件,都是给文学家供驱使的材料。他这态度可以代表那整个时代。这种现象在修史上也不是例外。只把姚思廉除开,当时修史的人们谁不是借作史书的机会来叫卖他们的文藻——尤其是《晋书》的著者!至于音韵学与文学的姻缘,更是显著,不用多讲了。
编辑推荐
1928-1930年,闻一多先生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兼国文系主任期间,开始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后来收入《唐诗杂论》的论文《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就发表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1卷1期至4期上,这是他在武汉大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