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斐 页数:327
Tag标签:无
前言
对中国文化之“道”与“艺”的思考,代不乏人,但是艺海无边,难穷其境;而小道易求,大道难觌,只好借助语言,也许,“道”在“言”中。沉迷于“周行不殆”的道之动,确乎感到“惟恍惟惚”。《老子》使我悟着点“道”的精神,将其放在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和中国艺术的文化精神中去考察,更感到“艺”与“道”的关系紧密。就中国文化精神而言,哲学是诗学之魂,而诗学是哲学之灵。通过广义的文化诗学视域去看哲性诗学精神,进而在新世纪对中国文化逐渐加以世界化,确乎是一件有大文化意义的工作。将艺术问题置人文化视野中加以探究,可使思路更灵活通透。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感悟,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艺术是人的艺术,而人是文化的人。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写意达情的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是自由生命之“道”的本体活动。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标志着传统中国艺术对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重塑,而且也标志着现代人的开放性使中国艺术成为走向世界和进行文化对话的当代话语。在中国艺术的当代历史文化建构和创造性转型问题上,那种认为只有走向西方才是唯一出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观点,早已不合时宜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时性”文化抉择,置换成各种文化间的“历时性”追逐。西方文化较其他文化先一步迈入了现代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连同其精神生产、价值观念、艺术趣味乃至人格心灵就成为唯一正确并值得夸耀的目标,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文明的衰落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永恒的威胁,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中国文化和艺术逐渐世界化正在成为可能。文化是不止息的精神生态创造过程,行进在新世纪的路途上,中西思想家和艺术家在互相对话和互相理解中获得全景性视界,并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闭目塞听而无视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不从“他者”的文化语境去看待和反思自身的文化精神。因为,了解并理解他人是对自身了解和理解的一种深化。中西艺术文化和哲学美学都只能由自由精神的拓展和生命意识的弘扬这一文化内核层面上去反思自己的文化,发现自己并重新确证自己的文化身份,开启自己民族精神的新维度。20世纪一次次中外文化诗学的论争,并没有解决或终结中国艺术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定位问题,而是开启了重新审视、重新阐释、重新定位的文化思想大门。在这里,一切终极性和权威性话语都将让位于新世纪中西文化开放性话语对话。中国哲学精神的开放性使得中国艺术精神成为一个生命体,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宇宙论、生死论、功利观、意义论的价值整体。在中国精神与西方精神的对比中,一般是提出“道中心主义”进行言述。事实上,中国精神的来源相当复杂,内涵颇为多元。中国文化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即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实用文化。思想文化主要是儒道释三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佛家文化主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除思想文化以外,还有艺术文化,主要是琴棋书画。另外,还有实用文化,包括饮食、服装、民俗、节日等各个方面的实用文化。这种文化形态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紧密相关。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命脉,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幽妙境界,展现出中国文化的自由精神。中国人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本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把握自己的本真精神,获得自己的本质特征。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分别形成中国思想文化的三个维度。儒家强调的是“和谐之境”,道家强调的是“妙道之境”,佛家强调的是“圆融之境”。因此,和谐、妙道、圆融之境是三家的最高境界。“和”即中和。“中和”强调中国人意识中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讲求消除心与物的对立,达到心物合一,知行合一,使宇宙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具有了和谐之美。因此,诉之仁爱中庸、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人格修养。中国文化张扬一种和谐的精神,使人正直而不傲慢,行动而不放纵,欢乐而不迷狂,平静而不呆板,达到一种均衡、稳定、平和、典雅之美。道家强调“妙”。妙是一种化境,是生命空灵之道。也就是说,是以生命为美、以生命为善的精神升华。妙与精神的“虚实”紧密相关,即既重视物质又超越物质,既把握现实又超越现实之上,与事物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相联系,因而能够实中见虚,虚中见实,虚实结合,进而抵达玄妙之道。妙道与悟性有关,对生命世界有所领悟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可以说,禅宗强调境由心悟,只有达到生命的瞬间感悟,才能使人生产生高远的意义,才能对空间的无限、有限加以超越,对瞬间永恒加以把握。佛家强调“圆融”之境,强调生命的圆满和慈悲。圆就是禅,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是圆融一体的,只有将自己的生命悟性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待人、接物、处世中体现宽博慈爱,才真正具有活生生的生命体验,才能把握自己的本心,直观自己生命的内在光辉,使生命充实而有意义。中国艺术文化主要表现在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之中。它们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诗歌讲求境界,有境界则为高妙,无境界则流于低俗。境界的高下,不仅是生命人格高下问题,也是艺术价值高下的关键。诗人骚客那深厚绵邈的情思,通过非常贴切的语言表现出对宇宙家园的爱心,升华出一种寻找家园的深切情愫。中国音乐特别重视音乐自身的魅力和人的心灵境界,强调音乐陶冶人的性情、改变人的心灵结构的作用。《二泉映月》那飘缈的琴音如泣如诉,将听者心灵荡涤得格外透明。中国音乐除了主要表现的线性结构的民族性以外,还以琴心对应的方式作用于人的精神,不管是古琴、古筝、二胡、埙、箫,都直接影响并生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灵宇宙。同样,中国的书法绘画对中国人的心性有极大的影响。中国书法绘画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其极简略的笔墨、精粹的徒手线去表现人对万物的情思,用线条的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去传达书画家的精神人格襟抱。中国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同样值得关注,它们已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的多元特性。一般而言,中国人往往注重强调智慧并淡化技术精神,更重视直觉而不太重视逻辑关系。中国人往往注重朋友日常间的信赖,只有经过长时间深切了解后才有可能成为可信赖的同仁。因此,中国人在接人待物上又显出重现实轻理想的实在性一面。中国文化制约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瑕瑜互见而呈现出:独善其身与公共精神的淡化;社会平等思想与特权意识并行;自由观念与浪漫逍遥共在;时间观念弱而办事效率缓;法律意识薄弱而心灵冲突巨大。武汉大学出版社在新世纪海内外新一波的中国文化热中,适时推出这套“中国文化”丛书,无疑具有跨文化眼光。其中第一辑收有五本艺术方面的专著,显示出青年学者们徜徉于中国诗意文化中所做出的努力。这套丛书犹如一块精美的文化翡翠,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纹理。沿着充满意蕴的文化心理踪迹,我们得以走近经典并重新发现东方文化精神,在守正创新中感受新世纪大国崛起的“正大气象”。是为序。2008年12月29日于北京大学 回忆历历,仿佛如昨,写这本书的那段时间我能清晰地说出北京的天是几点亮的,能准确描绘那时天变幻的颜色,才发现北京的天亮得比我想象的要早,大约凌晨4:30左右就泛白了,而天空呈现出的蓝灰色也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真实的一幕就是这样:曼妙的梵音在耳边萦绕,桌上袅袅的茶香中禅带给我的感动在默默曼延,起身朗声吟诵,感受那禅的清远,抬眼望去,氤氲的水墨中竟能感受到那颗禅心,我常常就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一直写到天亮。每一部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情境,这就构成了唯一性,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写书稿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是很难言说的,我爱灵动的艺术,多年的痴迷似乎有了宣泄的途径。我爱禅宗的智慧,它让人在苦难彷徨之中也能会心一笑。禅与艺术的契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限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晓风残月,云淡风轻,有从容淡定,笑看云起。我常常觉得内心是安详平静的,有时候觉得是幸福满溢的。我意识到,幸福是一种知足。禅宗教给我们太多人生道理,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禅,生活中也处处都是艺术。书稿已结束,我只希望读者能和我一样依然能被禅与艺术的博大幽远、灵动活泼浸润着,一生都如此。为了阅读的轻松,本书选用了一些精美的图片,但由于部分图片来自于日常网络的收集,无法联系到图片作者,在此,特向这些图片作者表示歉意及感谢。如有冒犯,请与本人联系(E-mail:wfei03@163.com)。我还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一直以来是我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也是我人生道路坚定的支持者。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清平教授,平时点滴的言谈都给了我很多启发。还有崔树强、曾诚师兄,感谢他们对我写作的鼓励和支持。衷心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为此书的编辑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还有那么多关心爱护我的朋友,谢谢你们。
内容概要
禅是一种心灵之道,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审美感受;禅是一杯茶,一首诗,一幅画,一本书…… 禅是一种当下的美妙存在。 《心哉美矣》为您解读中国艺术里的道悟禅韵!会让你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安详平静与幸福。 读禅,解读诗与禅,林泉禅心,空山潭影;看禅,欣赏画与禅,疏林雪霁,画里痴僧;品禅,品味茶与禅,千古茶香,茶禅一味;听禅,聆听音乐与禅,空谷幽音,琴箫空落;舞禅,书法与禅同舞,翰墨真如,禅书妙契;悟禅,镜花水月,明镜自清净,处处莲花开!
书籍目录
开启中国艺术里的千古禅心读禅 诗与禅 林泉禅心 空山潭影 雪泥鸿爪 春在枝头看禅 画与禅 疏林雪霁 画里痴僧 寒江归渡 瞬间永恒品禅 茶与禅 千古茶香 茶禅一味 浮生若茶 清茗余香听禅 音乐与禅 空谷幽音 琴箫空落 琵琶韵长 余韵袅绕舞禅 书法与禅 翰墨真如 禅书妙契 无声之乐 墨影清韵悟禅 镜花水月 明镜自清净 处处莲花开 水清万象现 明月照心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巨然的《雪景图》的意境可以用“高松飘白雪,深寺掩香灯”来描述。巨然是南唐至宋初著名的僧人画家。他的《雪景图》,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水墨,画的是深山雪霁之景。白雪皑皑的深山中,古寺庙宇半隐半露,巨然以浑厚的线条向上画出远山,既有奇崛之感,又有宁静超脱的冷逸之感。近处是古松与寒水清溪相映的明净世界。整个画面就是一个静净的世界,山净,树净,溪水净,古寺静。这是一个超尘宁静的世界。我们看到行旅几人,沿着雪后的溪桥、山道轻盈走来,走向掩映在半山中的寺院,那个明净、超尘的世界就是他们的目的地,这里可以远离尘世的纷扰,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表达的是一种对佛的向往和信念。王维生平也非常喜欢画雪,他的雪景图,仅见宋徽宗朝《宣和画谱》的著录,就有26幅。《雪溪图》据说是王维的作品。《雪溪图》可以称得上运用这种墨法的杰作。《雪溪图》右上角有宋徽宗题的“王维雪溪图”五字,原藏于清宫。这幅画是一幅乡村雪景图,表现的是一个宁静安逸的雪的世界,这个世界清净得凡尘不染。一座白雪覆盖的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雪的世界,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问,参差的老树枝干上也染上了白色。溪中有一叶篷船,篷面上覆盖着皑皑的雪,两个打鱼人撑篙而行。画家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衬两岸之白雪,坡石有渍染,似无勾皴,情景有些冷漠萧瑟。全图采用俯视法,整幅图沉浸在深深的雪的安宁之中,安宁之中还是显出些许孤独。这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王维仕途受挫,对现实政治的黑暗感到失望。
后记
回忆历历,仿佛如昨,写这本书的那段时问我能清晰地说出北京的天是几点亮的,能准确描绘那时天变幻的颜色,才发现北京的天亮得比我想象的要早,大约凌晨4:30左右就泛白了,而天空呈现出的蓝灰色也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真实的一幕就是这样:曼妙的梵音在耳边萦绕,桌上袅袅的茶香中禅带给我的感动在默默曼延,起身朗声吟诵,感受那禅的清远,抬眼望去,氤氲的水墨中竟能感受到那颗禅心,我常常就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知不觉一直写到天亮。每一部作品都有属于它的情境,这就构成了唯一性,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不可复制的。写书稿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是很难言说的,我爱灵动的艺术,多年的痴迷似乎有了宣泄的途径。我爱禅宗的智慧,它让人在苦难彷徨之中也能会心一笑。禅与艺术的契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限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晓风残月,云淡风轻,有从容淡定,笑看云起。我常常觉得内心是安详平静的,有时候觉得是幸福满溢的。我意识到,幸福是一种知足。禅宗教给我们太多人生道理,生活之中处处都是禅,生活中也处处都是艺术。书稿已结束,我只希望读者能和我一样依然能被禅与艺术的博大幽远、灵动活泼浸润着,一生都如此。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