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元刚 著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运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和对比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系统对比研究。首先,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构建自己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主要限于研究词和部分短语的文化意义,因而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
书籍目录
1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1.1认知语言观的本质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1.1.3认知语言观和民族文化精神1.1.4语言的多维属性和语言本质的探索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1.2.1文化的词源含义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1.2.3本书对文化的定义1.2.4文化的本质特征1.2.5文化要素的分层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1.3.1思维能力、思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1.3.3语言、思维与文化的互动关系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1.4本书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1.4.1词语的界定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1.4.3词语文化语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1.5本书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1.5.1本书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5.2研究目标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2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2.1.2本书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2.2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申的语义研究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2.2.3形式语义学vs认知语义学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2.3.1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3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3.1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3.1.1语音与语境3.1.2语音与审美3.1.3语音与语法3.1.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3.1.5结论3.2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3.2.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3.2.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3.2.3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3.2.4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3.2.5结论3.3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3.3.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3.3.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3.3.3国内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与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3.3.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3.3.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3.3.6结论4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4.2.2语境、关联与翻译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4.3跨文化传播申的语境意义研究4.3.1语境分类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阐释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4.4.2比喻意义4.4.3情感意义4.4.4修辞意义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4.5.1习语的定义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入神观对比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5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5.1.2紫色与SCARLET文化语义对比5.1.3黄色与cREEN文化语义对比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5.2.3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相异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5.4.3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5.4.4青色与BLUE、BIACK文化语义对比5.5英汉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5.5.1英汉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5.5.2英汉文化语义的相互渗透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5.6英汉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6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6.1.1理性思维与悟性思维的内涵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7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7.1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7.1.3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7.2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阐释7.2.2形态区别与词义褒贬7.2.3文化语义的阐释与文化背景7.3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结语后记后记二附件:27个图表清单参考文献
媒体关注与评论
《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编辑推荐
《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运用对比语言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从认知语义观和交际翻译观的角度研究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总结了英汉文化语义的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和五种类型,分析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剖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从表层概念信息、语用内涵信息、修辞审美信息探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方法,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者主张从客观现实棗语义认知媒介棗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这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全书既有深刻的哲理思辨,又有丰富的例证阐释。作者将理论性和实用性、描述性和解释性融为一体,力图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热点、英汉互译中的疑点、外语教学中的盲点,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中西文化差异的品鉴能力,培养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本书的读者对象为英语专业研究生、从事语言和文化教学的高校英语教师以及从事翻译工作和旅游翻译工作的职业人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