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武汉大学  作者:史绍典  页数:393  

前言

  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当年秋季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不同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取代原有的《教学大纲》同时实施,不同版本的学科实验教材也相继进入实验阶段。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广大教研工作者、一线教师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到这一场基础教育领域深刻的变革中。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冲击了中国教育固有的传统观念,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今年是一个吉祥的奥运年,也是我国及我省高中学段的新课程改革承上启下、以点带面地施行学科《新课程标准》并使用新教材的年份。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大部分省市在总结实验区课程改革经验和共享资源的基础上,正式启动普及层次的课改程序。各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业务研究部门应致力于奠定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不断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创造有利于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坚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用素质教育的观念来理解和指导新课程改革;把握课程改革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教师调整知识结构,展开围绕新课程改革主题的系统教研,把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营造和谐的与课改相适应的社会环境,强化对课改的宣传力度,集合社会多种力量来支持和参与课改。在依靠中学广大一线教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师范院校、教研机构内的教授、专家和专业研究者的特殊作用,为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力量。

内容概要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探讨语文教学”低效”、“有效”、“高效”诸问题。全书共十七讲。第一讲,检讨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低效”教学的诸多方面:第二讲,反思中学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第三讲,探讨中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同时介绍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从第四讲到第六讲。分别阐释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新背帚、新理念、中学语文课堂评价和教学管理新变化,这”三新”是论述“高效创新教学”的基础:第七讲,高效创新教学意义的一般解读:从第八讲到第十二讲,探讨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分别是构建语文生态课堂、让语文课堂更加充实丰满、网络与作文教学、训练与语文教学、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等:第十三讲,论述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十四讲,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系统介绍按新课程理念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十五讲,用20多个生动的课堂教学实例。简略展开教学过程。评析教学的得失:第十六讲,系统论述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选修课程”;第十七讲,介绍美国及香港的中学语文教学;附录部分,录两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反观作文教学的诸多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试图从剖析语文教学的低效入手。找出走出低效的路径,实践有效的语文教学。引导真实的读书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走向语文教学的高效创新。

作者简介

  史绍典,湖北天门人,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特级教师。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委员,教育部中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华中师大)国家级培训导师,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湖北大学)省级培训主讲专家,武汉市中学师资培训中心(江汉大学)特聘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华中师大文学院、湖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团专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成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语文新课程推进项目组”核心成员。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学习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发表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数百篇。主要著作《高中课程教材教法改革趋势》(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语文永远是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交流沟通对话》(开明出版社,2005年)、《高中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听老典说语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等等。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讲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检讨一、泛政治化二、模式化三、功利化四、浮躁化五、去语文化六、误读第二讲 中学语文教学低效反思一、没有“读书”的“探讨”二、没有个性化解读的问答三、没有整体感知的寻章摘句四、没有积累与感悟的流程五、没有正确导向的评价六、“好课”也低效第三讲 中学语文有效教学一、关于“有效教学”二、有效教学的通常意义三、有效教学的特征四、有效教学的三层分析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第四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新背景一、培养目标新要求二、课程改革新目标三、语文性质新定位四、师生阅读新概念五、多重对话新背景第五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新理念一、改革纲要与语文教学二、新课程究竟改变了什么第六讲 中学语文课堂评价和教学管理的新变化一、关于评价的一般性描述二、课堂评价逐渐成为教师一种自觉行为三、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四、课堂评价中学生获得了参与的自由五、课堂评价越来越成为教师的教学反思第七讲 高效创新教学诠释一、关于高效教学二、关于创新教学第八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一)构建语文“生态”课堂一、教学本质解析二、创新空间拓展三、媒体运用考量四、“生态”课堂构建第九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二)让语文课堂更加充实、丰满一、经典回放二、课堂聚焦三、课例沙龙第十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三)网络与作文教学一、媒体与教学二、教学媒体的教育作用及教学功能特性三、远程教学四、来自高三实验基地的报告第十一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四)训练与语文教学一、固本的“双基训练”二、训练检讨三、训练的思考四、“训练”也需要训练第十二讲 中学语文高效创新教学(五)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一、课程资源的两种载体形式二、课程资源筛选机制的两个重要原则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四、课程资源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五、课程资源整合的案例第十三讲 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认识我们的学生二、认识我们自己三、认识我们的困境四、认识我们的出路五、发展我们自己六、发展的途径第十四讲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修系列介绍第十五讲 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第十六讲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一、选修课:“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化提升二、选修课:与必修课区分三、选修课:课程目标四、选修课:课程内容五、选修课:课程评价六、选修课:课程实施七、选修课:选课程序八、选修课:高考第十七讲 另一种学习一、美国语文教学介绍二、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初中及高中)》介绍附录 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探索作文训练的新序列面对社会、人生的思索_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评述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这里讲教师两个倾听的例子:  夏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夏瑜的什么样的信息?  学生认真地讨论了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一个学生说:夏瑜是一个“民主派人士”、是一个革命者。“民主派人士”,这是当下一个很带有点蛊惑性的概念,西方、港澳以及内地的一些人喜欢用,或作自我标榜。学生显然并不明确这个概念在现今的内涵,他可能是从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一点上,读出了夏瑜的“民主”。而夏瑜的民主与所谓“民主派人士”,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绝不可混谈!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发言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教师指出,“啊,你是想说,夏瑜是一个具有民主意识的革命者”。很巧妙地纠正了学生发言中的问题。“你是想说”,即是说,你说出来的(表达出来的)与你想说的(想要表达的)并不一致。这既是对学生“民主派人士”一说的委婉否定,同时隐含着对学生错误的纠正。这是高超的点拨艺术。一味地为学生的讲话、发言叫好,并多溢美之词,是当今课堂上常见的。  还是在讨论文中人物对夏瑜态度的时候,一个学生谈到另一位在《药》里没有出场的人物,学生称之为“义哥”。教师笑着问,这里我们该叫他“义哥”吗?文中的这位“义哥”,有几个“名字”:红眼睛阿义、红眼睛、义哥、阿义等,都是一个人。但我们的学生应该怎么叫他,是有讲究的。几个名字,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义哥”、“阿义”,是敬称、昵称;“红眼睛阿义”、“红眼睛”,是相貌特征、外号。因此,学生只可呼之为“红眼睛阿义”或“红眼睛”,而断不可叫他为“义哥”或“阿义”。教师这种在对话中倾听,在倾听中纠正,在纠正中引导,体现出了教育的智慧与机智。  这堂课的教学,诵读也是一大特色,集中表现在对《药》第三部分的研读上。  第三部分是《药》的一场重头戏,文中各色人物在茶馆纷纷登场、亮相,解读这些人物,是解读文本、领悟文本价值的关键;进入文本、走进文本中的人物,揣摩人物的语言又是关键。  教师首先布置了学生的“自由朗读”,把握基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这一部分做了分角色朗读的处理。“分角色”,是让学生进人到文中的角色里,与文中人物对话;并让自己成为文中的一个角色。这是一个揣摩、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