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唐皇凤 页数:51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借鉴组织社会学、转型社会学、法学、犯罪学与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试图运用政治学的学科视野、问题意识与分析框架,考察中国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的互动关系,并在转型社会秩序重建的特定背景下,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研究,充分论证了中国社会相对平稳转型的保障机制、支持力量和内在机理。既有丰富的理论支撑,又有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现实,对目前中国社会的平稳转型及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唐皇凤,1974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2000、2006年就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03年获管理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师从洪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2006年获复旦大学法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林尚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府与政治。2006年7月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中国政府与政治。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曾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社会转型与秩序建构:转型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的政治学研究”(2006年结项),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正主持42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社会网络与治理绩效:以转型中国的县级政权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工作,已在《开放时代》、《武汉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浙江社会科学》、《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以及《公共行政>>全文转载。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问题提出与理论假设 (一)综合治理:多学科的理论透视 (二)综合治理在政治学学科中的理论定位 (三)问题的历史索引:组织创新与理性化社会调控体系的建构 (四)问题意识与理论假设 二 理论综述:社会转型与组织变迁 (一)中国平稳制度转型的诸解释模式 (二)社会转型的组织支撑 (三)社会转型与“蜂窝状结构”:国家政权内卷化 (四)社会转型与组织性依附:新传统主义与网络资本主义 (五)社会转型与法团主义 三 分析概念与主要观点 (一)核心分析概念:组织化调控 (二)本书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主要研究方法 (二)基本分析工具:网络分析 (三)主要资料来源:文献与实地调研第一章 组织化调控模式的生成与演进 第一节 从权力文化网络到权力组织网络:中国国家的现代转型 第二节 分散社会的再组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治理体系确立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权力组织网络的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 (一)执政党组织网络的全面渗透 (二)国家政权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三)社会治安组织网络的构建 第四节 组织化调控的发展:政治运动与权力组织网络的互动 第五节 组织化调控的衰败:“文革”及其治安后果 (一)组织化调控的困境:动员化与制度化的悖论 (二)“文革”与司法组织体系遭全面冲击 (三)“文革”后遗症:社会治安方面的消极后果 小结:执政党主导、组织化调控与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第二章 社会转型与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构建 第一节 结束“文革”与权力组织网络的恢复与重建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秩序维系:综合治理生成的基本背景 (一)社会转型与秩序危机: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 (二)日益严峻的中国社会治安形势 (三)国家治理与犯罪控制:“严打”策略的出台与实施 (四)综合治理方略:“严打”局限性的超越 第三节 组织化调控与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构建 (一)综合治理:执政党主导的组织化调控 (二)执政党权力组织网络的拓展与完善:综合治理对社会、市场组织的吸纳 第四节 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的延续与精致化 小结:中国社会转型的时空场景与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生成逻辑第三章 执政党组织: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轴心力量 第一节 综合治理中的执政党组织 (一)中国执政党:资源整合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主体 (二)执政党组织机构及其综合治理职责 第二节 组织化调控的核心资源:执政党的权力组织网络 第三节 组织化调控的体制基础 (一)集权的治安领导机制 (二)科层体制 (三)单位体制 (四)社区体制 第四节 组织化调控的制度基础 (一)党委制和党组制 (二)人事任命制:党管干部 (三)归口管理制度和双重领导制度 (四)内部联系制度 第五节 组织化调控的运作:压力型体制 (一)治安承包制 (二)一票否决制下的政绩考核 (三)严格追究的领导责任制 小结:执政党自主性与转型中国的秩序建构第四章 国家组织: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主体力量 第一节 社会治安问题与现代国家建设 (一)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治安:西欧国家“国内绥靖”的出现 (二)治理犯罪与现代警察制度的成长 (三)西方国家的组织建设与犯罪问题治理 第二节 综合治理中的国家组织机构及其功能 (一)社会转型:国家相对自主性与公共秩序的建构 (二)国家组织机构及其综合治理功能 (三)综合治理:部门分工基础上的整体协调 第三节 国家治理的法制化进程:综合治理与法治建设 小结:国家相对自主性与转型中国的秩序建构第五章 社会组织: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辅助力量 第一节 国家治理空间的拓展:综合治理对社会、市场组织的利用 (一)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的局限性:社会治安协作生产模式的出场 (二)社会、市场组织资源的利用:转型中国国家治理空间的拓展方式 第二节 综合治理组织网络中的社会自治组织 (一)吸纳社会自治组织的历史背景 (二)综合治理中的社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三)执政党与政府对社会自治组织的调控 第三节 综合治理组织网络中的市场组织 (一)市场组织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综合治理中的市场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三)执政党与政府对市场组织的调控 小结:组织化调控与转型中国国家治理空间的拓展第六章 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的基本特点及其政治后果 第一节 综治组织网络的基本特点 (一)执政党直接参与社会治理 (二)执政党主导和组织化调控 (三)权力组织网络的完善:旧组织的利用与新组织的吸纳 第二节 综合治理组织网络构建的政治后果 (一)预期后果的基本实现:基本社会、政治秩序的维系 (二)预期的而未实现的结果:综治组织网络运作困境的展现 (三)意外后果:制度化调控模式的萌生和现代治理体系的成长 小结:中国平稳社会转型的组织支撑结语 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中国的经验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英文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二)综合治理在政治学学科中的理论定位 结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经验,在政治学学科的理论视野中,综合治理是转型中国基本而独特的国家治理方式,集中体现了转型中国国家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治安职能作为国家最为传统的核心职能之一,其实现方式集中反映了国家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国国家治理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计划经济时代政治全面主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局面开始出现松动,社会自身的自由流动资源与自主空间日益积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自主性日益彰显。中国政府对社会与经济事务的调控与治理越来越基于社会与经济自身发展的逻辑与需要,以社会成长与重建为核心的社会转型推动了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同时,在整体结构性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涌现了大量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贫富分化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等。这些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动态性的基本特点,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日益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被提上了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执政党与政府主导社会治理的格局依然得以延续。在转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效的国家治理都将是秩序维系与新型秩序建构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