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锋 著 页数:702 字数:63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作11章:第一章,作为导论,主要探讨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揭示政策的变异及其在不同情势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二章,作为学术史的回顾,对前此学者有关清代财政史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第三章,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考察王朝建立之初财政政策的特征。第四章,通过对赋役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考察,揭示清代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轨迹。第五章,试图通过对人口政策的研究,揭示人丁编审以及移民政策与国家财政的某些联系。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考察财政收入、支出结构与收入、支出政策的变动。第八章,通过对钱粮征解与奏销的考察,分析在不同的政策导向下这一重要财政制度的变化。第九章,从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着眼,探讨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与调整。第十章、第十一章,则是对有关货币政策的探讨。在重点论述清代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的前提下,兼顾到政策与制度、体制与吏治、财政与经济、财政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历时性与共时性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可供财政史、经济史、清史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陈锋,1955年3月生,山东莱芜市人。历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财政政策及相关问题 一、引言: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二、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三、财政政策与社会经济第二章 学术史回顾:20世纪的清代财政研究 一、清代财政研究综论 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三、财政收人研究 四、财政支出研究 五、财政思想研究第三章 开国时期的财政政策 一、清廷入主中原与社会经济的凋敝 二、“轻徭薄赋”的政策实质 三、蠲免与除荒 四、招徕流民与鼓励垦荒第四章 赋役、财政制度的整顿改革与政策导向 一、赋役全书的编撰及其他 二、田赋征收原则的确立与田赋征收的货币化 三、均平赋役 四、“康乾盛世”时期的赋税蠲免 五、摊丁入地 六、耗羡归公与养廉银支发 七、清查亏空第五章 人丁编审与移民政策 一、人丁编审 二、人口迁移的动因与类型 三、移民政策之一:向四川的人口迁移 四、移民政策之二:向西南的人口迁移 五、移民政策之三:向西北的人口迁移 六、移民政策之四:向内蒙、东北的人口迁移 七、移民政策之五:向台湾的人口迁移第六章 财政收入政策与收入结构的变动 一、清代前期的财政收入结构及岁人辨析 二、清代前期的财政收入政策 三、清代后期的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收人结构第七章 财政支出政策与支出结构的变动 一、清代前期的财政支出问题 二、清代后期的财政支出问题第八章 钱粮的征解与奏销 一、钱粮征解的相关问题 二、奏销行政组织职能与奏销程序 三、常规奏销制度及政策演变 四、战时奏销制度及政策演变 五、晚清预算的酝酿与实施第九章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一、起运、存留比例的变动 二、耗羡的存留与兵饷的协拨 三、晚清的财权下移第十章 银钱比价的波动与对策 一、银、钱平行本位制概说 二、“银贱钱贵”及其对策 三、“银贵钱贱”及其对策第十一章 新币的发行及相关问题 一、大钱、票钞的发行与通货膨胀 二、银元与铜元的铸造附表目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财政政策及相关问题 一、引言: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列宁在《论国家》中曾经指出:“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只要国家存在,每个社会就总有一个集团进行管理,发号施令,实行统治,并且为了维持政权而把实力强制机构、暴力机构、适合于每个时代的技术水平的武器把持在自己手中。”国家在设官分职之后所体现出来的管理或统治特征,从表面上看是各级官僚直接行使或大或小的政治权力的结果,但事实上在这背后,正常权力的行使(当然排除了权力的滥用)则受制于一系列的政策或法令。换句话说,正是在政策、法令的规范下,各级官僚藉以发挥各自的行政职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抑或说随着时势的变化而颁布的政策或法令也可以视作是把持在统治集团手中的“武器”,并不断地采取进行调节的“新手段”。因此,我们探讨国家职能以及由国家职能直接衍化出来的政治权力对财政经济的干预,也就需要在政策、法令的研究上花气力。 传统社会的国家财政,从总体上体现着国家政权为实现其职能,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的简明形式就是国家对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把握,其实质则是国家凭藉权力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和重新分配。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家财政具有不同的性质,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本质(社会性质)的变化而变化,但其主要职能并不因社会制度的变化或朝代的更替而改变。在清代,为了实现国家的财政职能,形成了一套沿袭自前代并不断完善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由户部及各“清吏司”衙门主管全国及某一门类、某一区域的财政事务,地方上则由布政使司衙门主管一省的财政,下至各府州县,也有相应的财政管理职能。在这套财政管理体制的运作下,以保证财政收入与支出程式的贯彻与协调。同时,对赋税钱粮的征解与奏销,清朝统治者又制定有各种制度,以便于官吏的遵循和有关事项的规范。
编辑推荐
本书对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作11章,书中在重点论述清代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的前提下,兼顾到政策与制度、体制与吏治、财政与经济、财政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历时性与共时性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可供财政史、经济史、清史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