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武汉大学 作者:郭永玉 页数:41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人格心理学的六大理论和三大主题为学科基本架构。六大理论 (theories)包括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三大主题包括人格表现(demonstration)、人格动力(dynamics) 和人格发展(development),合起来就是理论加“3D”(或“T&3D”)架构。三大主题不仅贯穿于六大理论中,而且体现在丰富的具体研究中。其中围绕具体人格变量展开的研究成果占本书篇幅的三分之二,反映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84)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1991)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2000) 曾任 华中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美国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rchology(ITP)访问学者。现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探新》期刊编委。主要著述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年繁体中文版。 在《心理学报》,《国外社会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8部。课题研究 主持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1)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格概述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性质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知识结构与学科体系第二章 人格研究与测评 第一节 人格研究 第二节 人格测评第一编 人格理论 第三章 特质理论 第一节 Allport的个体心理学 第二节 Cattell和Eysexack的因素分析心理学 第三节 五因素人格理论 第四章 生物学理论 第一节 生理机制 第二节 遗传基础 第三节 进化渊源 第五章 精神分析 第一节 Freud的精神分析 第二节 Jung的分析心理学和Adler的个体心理学 第三节 Anna和Erikson的自我心理学 第四节 Horney与Fromm的社会文化理论 第六章 行为主义 第一节 warson的行为主义与Paylov的条件反射 第二节 Skinner‘的行为主义 第三节 Dollard和Miller的行为主义 第七章 人本主义 第一节 Maslow的自我实现论 第二节 Rogers的以人为中心的理论 第三节 May的存在分析理论 第八章 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节 Kelly的个人建构心理学 第二节 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 第四节 Mischel的社会学习理论第二编 人格表现 第九章 认知 第一节 场独立一场依存 第二节 归因风格 第三节 乐观主义 第十章 情绪 第一节 焦虑 第二节 抑郁 第三节 孤独 第四节 幸福感 第十一章 意志 第一节 攻击性 第二节 利他主义 第三节 控制 第四节 独处第三编 人格动力 第十二章 社会性动机 第一节 追求卓越:成就动机 第二节 追求影响:权力动机 第三节 渴望亲近:亲密动机 第十三章 个人目标 第一节 当前关注 第二节 个人计划 第三节 个人奋斗 第四节 生活任务 第五节 个人目标与人格 第十四章 自我 第一节 自我概念 第二节 自尊 第三节 自我效能 第四节 自我同一性 第十五章 生活适应与健康 第一节 压力与应对机制 第二节 A型性格 第三节 完美主义 第四节 依恋关系第四编 人格发展 第十六章 人格的全程发展 第一节 人格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三节 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 人格发展的机制问题 第十七章 文化与人格 第一节 文化与人格 第二节 性别形成 第三节 中国人的人格 第十八章 人生叙事 第一节 情感与故事 第二节 认同与故事 第三节 对话与故事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