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刁斗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贇  页数:214  
Tag标签:无  

前言

  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互联网上写作,或通过互联网发表、传播文学作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以至于有人说,这种在互联网上写作,或通过互联网发表、传播的文学,将要取代传统的、在纸面写作和通过纸质的媒介发表、传播的文学。这样,网络上的文学(简称网络文学)或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学,逐渐吸引了读者的眼球,相形之下,传统的纸面的文学,或以纸质的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也便退居到了边缘地带。随之而来的是,在网上写作的作者或日网络文学作者,一旦登台,无论好孬,皆受热捧,而那些依旧默默地在纸面生存的作者,除已有文名者外,则难得青睐,甚而备遭冷落。以至于有些年轻的读者,谈及当今文学,但知有网络写手,却不知尚有“网”外作家。然则,这种新兴的以网络或其他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由当初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按指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到如今的“梨花”(按指“梨花体”诗歌)盛开,已阅十余春秋寒暑,又似乎未见有公认的足以代表当今文学水平的精品力作问世,相反,却大都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没个了结。  我无意贬低在网络上的文学写作,和以各种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学,或许在艺术和技术上,如同传统的在纸面的文学写作,和以纸质的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一样,它也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我们也可以期待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创造出无愧于人类科学智慧和文学智慧的精品力作。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似乎还没有这种迹象,甚而也没有这种可能。而且,即使是在这种以网络和其他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学领域,出现了真正的精品力作,那也是文学的另一种形态,而不是既有的文学形态的历史延续。既然如此,历史地评价当今中国文学的成败得失,瞻望中国文学的发展前途,就不能单单以网络等电子媒体上的文学为标准,而要把眼光转向由媒体营造的表面的文学繁华背后,在网络虚拟的梦幻的文学空间之下,向纸海深处、翰墨林中去寻找为我们向来所熟悉的文学样态。因为只有在这种样态的文学中,我们才能接通历史,识别新旧,评价优劣,我们才能把得住文学跳动的脉搏,跟得上文学行进的步伐。尤其是那些常常被我们称之为“新秀”的文学作者,在他们身上,既沉淀了文学的过去,又负载着文学的未来。当我们把眼光投向他们的作品,我们的心灵会从喧嚣中平静下来,我们会从困惑中看到希望,从迷茫中辨知未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和感受,我们编写了这套“当代文学新秀解读丛书”。  在阅读这些文学“新秀”作品的过程中,我经验了近三十多年来所未曾有过的一种蜕变的愉悦和欢乐。也许他们的年龄会参差不齐,经历也判然有别,不符合当今流行的某种文学的代际分类法,但在他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值得我们庆幸的东西,是他们的观念和创作,既不像三十年前那样,受制于传统的路数和诸多文学教条,又不像近三十年来的某些时候那样,亦步亦趋地跟在西方后面学步,而是择取了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就是从一己的当下的经验出发,又以适应一己的当下的经验为完美的艺术表达,并不特别顾及各种规范和讲究。所以他们的作品,无论题材的新旧,主题的深浅,艺术的雅俗,思想的丰啬,都是源于他们的生命和血肉,与诸多的主义和潮流无涉。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尽管近十余年来,有这样多的新作家“秀”出于文学之林,却无需以派别、代际、潮流、主义之名名之。唯其无名,有道是存,在他们当中,正蕴含着中国文学无限的发展前景和可能。  本丛书的写法,杂糅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不独采用文字材料,兼取与作者的对话、访谈。是所谓知人论世,物我齐一,取其切近也。文字也力求浅白随和,不作高头讲章式的论评,重在作者的阅读感受,故日“我读”,取其平易也。总之,都是为读者着想,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这套丛书,在结识这些文学“新秀”的同时,庶几也增加一点对于中国文学的感情和信心。  於可训  2007年8月30日写于京师

内容概要

  《我读刁斗:来自边缘的坚持》的写法,杂糅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不独采用文字材料,兼取与作者的对话、访谈。是所谓知人论世,物我齐一,取其切近也。文字也力求浅白随和,不作高头讲章式的论评,重在作者的阅读感受,故日“我读”,取其平易也。总之,都是为读者着想,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这套丛书,在结识这些文学“新秀”的同时,庶几也增加一点对于中国文学的感情和信心。  本书的评述对象是2006年前的刁斗和他的小说,作者从四个方面——刁斗的世相生活,刁斗的性灵生活,刁斗作品解读,刁斗作品的意义、价值等,对刁斗其人其文做了较为全面的解读,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本全面评述刁斗的著作。 本书适合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刁斗的“世相生活”一、刁斗的“履历表”二、刁斗与他的至爱亲人三、朋友孙惠芬:见面与聊天的宗教四、刁斗与柳沄五、刁斗与他的《脚印》六、刁斗的女性观第二章 刁斗的性灵生活一、写作小说的理由二、刁斗的一张答卷及由此想到的三、“轻浮”的小说四、游戏的小说五、“形式”即“内容”六、刁斗与西方文学七、刁斗与法国新小说第三章 刁斗作品解读一、真实的《初吻》二、《回家》与《尤利西斯》三、刁斗小说的“窥视”主题四、刁斗小说的“情欲”主题五、短篇小说集《实际上是呼救》概说六、塞壬的歌声与平凡人的挣扎七、刁斗小说中的魔幻世界八、刁斗的寓言小说九、刁斗的“伪侦探小说”十、想象的可能第四章 文坛上的刁斗及对其的研究一、当代文坛上的刁斗二、对刁斗研究现状的描述附录重要的刁斗研究文革我和刁斗的通信“边缘是小说最合适的位置” ——刁斗访谈录刁斗作品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刁斗的“世相生活”:  刁斗曾经把“生活”大致划分成两大块:一种叫世相生活,一种叫性灵生活。显然,世相生活更具物质性,而性灵生活更指向人的内心。一向看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刁斗自然更倾心于后者,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小说只与小说家的性灵生活有关,而与世相生活无关。”尽管刁斗的依据可能很充分,但如果我们以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考察刁斗其文就不能不对他的世相生活作一了解。  一、刁斗的“履历表”①:  刁斗有一篇以第二人称写就的长篇小说《私人档案》,它的原名曾叫《履历表》。刁斗喜欢以借用标题的方式向自己喜爱的外国小说致敬,比如他喜欢卡夫卡的《变形记》,就自己也写一篇叫《变形记》的小说,他喜欢法国画家籍里柯的油画《梅杜萨之筏》,就写了一篇叫《梅杜萨之筏》的小说,他还喜欢纪德的《伪币制造者》,就再写一篇叫《伪币制造者》的小说,这样的例子太多就不列举了。这里我想向刁斗学习,也写一篇《履历表》,一方面以此向他的《私人档案》表示敬意,另一方面是想向读者介绍作家刁斗的“履历表”是如何“填写”的。  刁斗,原名刁铁军,1960年出生在沈阳,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前面有一个姐姐。父亲一生“搞马列主义”,“先后在东北局讲师团、辽宁省委宣传部和辽宁人民出版社工作”,“文革”前即是十七级干部,母亲是教师,可以说家庭生活优越。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读刁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