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状元趣话

出版时间:1994-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邹绍志,桂胜  页数:432  

内容概要

  状元,是我国科举制度确立后所出现的特有名词,即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的称谓。在长达1280余年的时间里,状元作为士人学子的最高追求,不仅成为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且也成为各个阶段及其阶层所艳羡的荣誉。  状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最高标帜,不但受到各朝各代统治者的青睐和旌表,成为士人学子所憧憬和追逐的目标,而且也成为社会各个阶级、阶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所仰慕和钦羡的对象。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一种尊崇状元的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核心和本质,是对士人学子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刻苦攻读、锐意进取的精神的肯定,我们将这种文化现象称之为状元文化。作者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以“趣闻”、“轶事”为主,对野史和民间传说的相关资料予以采录,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通过对状元的趣闻、轶事和民间传说的记录,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特有的状元文化现象的深远影响。

书籍目录

状元及状元文化刍议(代序)中国第一个状元孙伏迦李昂堵后门遭讥讽王维粉墨登场求状元场外应试得状元古稀之年自点状元落榜举子,重榜状元以质朴见知得状元“一生负看花心”伏势强带硬要的状元穷苦自励登榜首广东的第一个状元莫宣卿孔氏昆仲三状元武功卓绝的文状元卢郢唐宣宗与“桂里状元”邹松垣宋代第一对父子状元“大丈夫应自树功名取富贵”手搏状元王嗣宗《三字经》中的状元梁灏 ”一叶落而天下秋“”三元“宰相王文正文思迟钝、最后交卷的状元兄弟状元同一榜“为状元者当衣此”“七字舍人”吕溱“不叫二郎人压却”生事不足难行志“顽石在上”也夺魁瞒天过海摘桂冠科场“假手”终为魁状元和尚无垢子 “三绝状元”张地祥一代名臣邹应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代之宝”的辽国状元张俭宋朝探花,金国状元明代状元趣事胡广侥幸成状元“酒状元”曾记“姓名状元”邢宽连中“三元”的商辂及第一年便参大政的状元彭时被老百姓神化的状元罗伦六十花甲戴金花“为争长媳失佳偶”才高貌丑真状元因名“吴情”丢状元“状元不足喜,儒业费登攀”“廷试决不让一人”御笔滴出来的状元孝子状元史大成……

章节摘录

  复试,源于唐至五代以来的“详复”。然而“详复”皆在放榜前,而非放榜后。若榜后复试,一般是因有人检举知贡举取士不公。而复试的对象又多为所取的权要子弟。清代则是举人放榜后必须复试。经复试,取在一、二、三等者,方准予会试,而且不变易原来名次。四等者,则罚停会试一科或二科,不列者黜革察究。  会试始于唐,宋、元因行不废。明、清时明文规定秋闱举人,必须集中北京,先行复试,中式者方准会试。会试因在乡试后的次年春天举行,又称之为春闱。  会试中式者的试卷亦有磨勘。磨勘后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殿试。会试试卷的磨勘和复试,较之乡试更严,对犯过试卷及主考官的处罚亦重。  殿试真正开始于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开始不分甲,只分一等和二等。乾德八年(972年),始分甲,而一甲不止3人。只是进呈唱第卷子,限于一甲前3名。当时分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同进士及第;三甲、四甲赐进士出身;五甲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因有进士过省赴殿试而被黜落者,路远贫寒不能归,致客死他乡。仁宗悯之,因令殿试不黜落。自此之后,遂为永制,不管何朝何代,殿试均不黜落。明、清时期,殿试只分三甲,一甲仅3人,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殿试顾名思义,即在皇帝宫殿策试进士(确切地说是会试中式者——贡士,因殿试无黜落,故亦称进士),并由皇帝临轩发策。无疑,殿试便是科举系统中级别最高、形式最隆、规格最严、待遇最荣的考试。考试所在地宋代为讲武殿,明代在奉天殿,清初沿明制,亦在奉天殿,顺治十四年(1657年)试于太和殿之东西阁阶下。雍正元年,因天气寒甚,故命试于殿内。乾隆四十五年,始试于保和殿。殿试时间一般在春天,从乾隆二十六年始,遂定为四月二十一日殿试。是日黎明,新贡士袍服冠靴于丹陛(亦称丹墀。因宫殿前的石阶以红色涂饰,故名)排立,按中式名次,单数名东,双数名西。王公百官朝服分立丹陛内外。皇帝升殿,作乐呜鞭。大学士就殿内黄案捧策题,出授礼部官置丹陛黄案上,读卷执事各官及贡士行礼。礼部官散题纸,贡士跪受,乃就殿内试桌对策。殿试执事各官,派王大臣监试,护军统领稽查中左、中右两门,侍卫护军巡逻。又派御史4人随同王大臣监试,用礼部尚书为提调,其余受卷4人、弥封6人、印卷2人于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给事中、礼部司官内分别选派,填榜12人由内阁中书充任。  殿试读卷官明代为17人,清初为14人,乾隆二十五年减为8人,由大学士2人、部院大臣6人充任。三五日内始将试卷进呈。四月二十六日,读卷大臣进呈前10本,帝于养心殿西暖阁或西苑勤政殿阅毕钦定名次,召读卷官人拆弥封,即于御前用朱笔填写一甲3名次序,二甲7名亦依钦定名次书之。交下即缮写绿头笺,传前10名引见,谓之小传胪。凡应试进士,皆须往候听宣。如传呼不到,皆置三甲末。  明代艾南英,久困科场,饱尝艰辛,曾作应试文,述其一生的辛酸,足以佐证状元之路攀登之难。其文日:  余以童试……迄万历已末,为诸生(即生员、廪生、增生、监生等)者二十年,试于乡闱者七年,饩(饩,音xi,意为活着的牲口,此处指饩廪,即按月享受薪资)于二十人中者,十有四年。所受知郡太守凡三人,所受知督学使者凡六人,于是先后应试之文积若干卷。既删其不足存者.而其可存者,不独虑其亡佚散乱,无以自考,又重其皆出于勤苦忧患惊怖束缚之中,而且以存知己之感也……备尝诸生之苦,未有如予者也。旧制诸生于郡县有司,按季课程,名季考。及所部御史入境,取其士什之一(即十分之一)而校人(即面试),名为观风。二者既非诸生黜陟(音chu zhi,黜陟,即降升)之所系,而予又以懒慢成癣,辄(音zhe哲,即经常之意)不与试。独督学试者于诸生为职掌,其岁考,则诸生之黜陟之所系焉,非患病及内外艰无不与试者。其科考,则三岁大比,县升其秀以达于郡,郡升其秀以达于督学,督学又升其秀以达于乡闱。不及是者,又于遗才大收以尽其长,非是涂(涂,通“途”,即路也)也,虽孔、孟无由而进。故予先后试卷,尽出二者。试之日,衙鼓三通.虽冰霜冻结,诸生露立门外,督学衣徘(徘疑绯字之误。绯者,大红也)坐堂上,灯烛围炉轻寊(寞同暖)自如。诸生解衣露立,左手执笔砚,右手持布袜,听郡、县有司唱名,以次立甬道,至督学前。每诸生一名,搜检军二名,上穷发际,下至膝踵,倮(倮同裸)腹赤踝,至漏(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滴水流入受水壶,壶中立有刻度的箭,以标示时间长短)数箭而后毕,虽壮者无不齿震悚*,大都寒冱(冱,音hu,意为冻)不知为体肤所在。遇暑酷烈,督学轻绮阴凉,饮茗挥钰(钰,音she,即扇子)自如。诸生什佰(什佰,即成十成百之意,十人为什,百人为佰)为群,拥尘坌(坌,音ben,翻起的土)中,法既不敢扇,又衣大布厚。比至就席,数百人夹坐,蒸薰腥杂,汗流浃背。勺浆不入口。虽设有供茶吏,然率不敢饮,饮必朱钤其牍,疑以为弊。文虽工,降一等。盖受困于寒暑者如此。既就席命题,一以教官宣读,便(便,方便也)短视(短视,即近视也)者。一书牌上,吏执而下巡,便重听(重听,即听力差)者。近废宣读,独以牌书某学某题,一日数学,则数吏执牌而下,而予目短视,不能咫尺。必屏气询旁余生问所目。而督学又望视台上。东西立珰望军四名,诸生无敢仰视.四顾离立倚语者,有则又朱钤(朱,红色也。钤,钤记也。此处为记号解)其牍,以越规论,文虽工,降一等。用是腰脊拘困,虽溲溺不得自由。盖所以挚其手足便利者又如此。所置坐席,取给工吏,吏大半浸渔(浸渔之浸,应为侵,笔误矣。侵渔,印为盗窃、侵夺公众财物之意)所费,仓卒取办,临时规制,狭迫不能舒左右肱。又薄脆疏缝,据坐稍重,所恐折仆。而同坐诸生常十余人,虑有更号,率十余坐以竹联之,手足稍动,则诸坐皆动,竟日无安境。且自闽中一二督学,重怀挟之禁,诸生并不得执砚。砚又取给工吏。率皆青*(*,wa完,剜刻之意也)顽石,滑不受墨,虽一事足以围其手力。不幸坐漏痕承籍所在,霖雨倾注,以衣复卷,疾书而毕。其受困于胥吏之不谨者又如此。比阅卷,大率督学以一人阅数千人之文,文有平奇虚实繁简浓淡之异,而督学之好尚亦如入,取必于一流之材,则虽宿学不能以无恐。高下既定,督学复衣徘坐堂上,郡县有司候视外,教官立阶下,诸生俛(俛,俯的异体字)行以次至几案前,跪而受教,噤不敢发声。视所试优劣,分从甬道西角而出。当是时,其面目不可以语妻孥(孥,儿女之谓也)。盖所为拘牵文法,以田折其气者又如此。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状元趣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