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锷 编 页数:273 字数:1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被喻为中国十大兵书之一,是名将蔡锷辑录、蒋介石增补的曾国藩与胡林翼治军作战的语录体兵书,分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全面展现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谋略,总结了兵家计谋的治兵经验,是两公数十载为人处世人生精髓所在。
作者简介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
书籍目录
前言
蔡锷序
梁启超序
蒋中正序
卷一将材
卷二用人
卷三尚志
卷四诚实
卷五勇毅
卷六严明
卷七公明
卷八仁爱
卷九勤劳
卷十和辑
卷十一兵机
卷十二战守
卷十三治心
章节摘录
蔡锷将军为国操劳而病逝已经一年了,国人将他的遗著《曾胡治兵语录》出版,公诸于世。世人已经了解蔡将军建立的丰功伟绩,而读了这本书,就会知道他所建立的功勋之由来。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最初未必都刻意追求创立一番功业,让美名流传。不过是他们的精神品格凝结在身上,成就昭显在外,被世人认为是其建立的事业功勋罢了。经历数代人,时隔多年后,他们的丰功伟绩可能已经被人遗忘,为岁月所磨灭,但是他们伟大的精神品格永远不会消失,逢到后世的风云际会之时,这种精神便会重新彰显出力量,转化成功勋业绩。蔡将军论及曾国藩、胡林翼二公的治兵思想,认为他们是被良心、血性所驱使,其实蔡将军自己建立的功业,也是为良心、血性所驱使。曾、胡二公一生孜孜追求心胸坦诚,祛除伪饰,蔡将军对此尤其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二公多次提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将军也多次论述。二公的言论,教导着蔡将军,激励其为国家出生入死,不畏万难,为纠正天下的虚伪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赤诚。所以蔡将军建立的事业功勋,也可以说成是二公的事业功勋。蔡将军曾说自己任职军界,如果不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以救国为目的,不惧身死,就不能解救同胞出苦海,使国家走上平顺的坦途。现在蔡将军已死得其所,但他救国的志愿,还远远谈不上达成。他所领导的护国军讨伐袁世凯虽然成功,但仅仅是使中华民国死而复生,就像大病初愈,元气已经大伤,需要调养扶持,留待建立的事业功勋是无限的。未来事态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预见的,唯有依仗这耿耿的忠心,让它存留在我国民众的内心深处,才可以使曾、胡复活,使蔡将军不死,以解除日后的重重苦难,超度苍生出苦海,使国家走上康庄大道。这本十多章的语录,实实在在地展现了我国国民的伟大精神,昭示后辈,可以用来引导、激励他们奋发图强。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 ——毛泽东 “胡公功在天下”、“润之(胡林翼)才力过国藩十倍” ——曾国藩 带兵之人,第-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曾国藩 兵事不外“奇正”二字,而将材不外“智勇”二字。有正无奇,遇险而覆;有奇无正,势极即阻。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 ——胡林翼
编辑推荐
《曾胡治兵语录》采用的是由蒋介石增补、批注的版本,是黄埔军校历届指定教材,浓缩了曾国藩、胡林翼,以及蔡锷人生经验,是用人、辨才、管理、领导之纲领。曾国藩治兵思想同时受到蒋介石、毛泽东地推崇,此书中包含的曾国藩的治兵语录,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一代儒将的兵家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